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作为“想象理性”的隐喻——自博纳富瓦的诗意聆听辨析莱柯夫的隐喻理论(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外国文学》2015年第201 姜宇辉 参加讨论

    “尾声”:肉身,在场,与“地点”(lieu)
    经由序幕的宏大铺陈,声音在随后两组诗中逐渐成为主导线索:我的声音、杜弗的声音以及种种别样的声音(“一个声音”、“另一个声音”)彼此交错、回响、渗透、萦绕在字里行间,袅袅不绝。⑦在我们这篇短论中自然无暇细致展现其中堂奥,但确实应该跟随莱柯夫的启示进一步探寻第二类基本隐喻即“本体隐喻”(entity and substance metaphors))的踪迹。
    基于莱柯夫与约翰逊的阐释,本体隐喻实际上要比空间方位隐喻更为根本,因为肉体与空间之间的本质关联仍要以其自身的实体存在为基本前提:“我们是实在的,皮肤的表层划定了区分我们自身与世界其余部分之间的边界。”(29)包裹着我们的皮肤区分开内与外、自我与世界,由此进一步形成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个体性的分化。这就是我们最基本的在世经验。
    然而,当莱柯夫等将空间隐喻和本体隐喻如此明确地分别加以论述之时,似乎也无意中将读者引向一个可能的误解,即将个体的肉身存在和空间场所之间进行明确区分(distinction)。实际上,他们对本体隐喻的论述虽然细致入微,但恰恰忽视了个体和空间之间的原始关联。而对于博纳富瓦,此种关联却始终是他关注的要点。换言之,“地点”、“场所”作为自我—肉身—世界的际遇,始终是他诗歌的一个核心主题。当然,一旦我们将场所视作这样的汇聚之所,那它也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位置,而变成了事件和行动发生之地。(Lawall:411-17)这也是《杜弗的动与静》尾声的标题“真正的地点”的用意所在。
    同样,场所也呼应着前文的一个主导概念,即“在场”。“在场”是博纳富瓦诗歌中的另一个关键主题。他1981年在法兰西学院的开讲辞的标题正是《意象与在场》(“Image and Presence”),其中他首先坦承自己受到巴特所谓“客观诗歌”观念的深刻影响,并强调从符号转向存在(大地、世界、他者)的必要性,这一点贯穿于他日后的诗歌创作之中。很多论者都将此种倾向归结于他对于纯粹的“物”本身的关注,根据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反-柏拉图》(ANTI-PLATON)的开篇第一个重要词汇:cet objet(这个对象)。诚如文思博(Steven Winspur)所言,运用ce(cet)这样的指示形容词正是为了拒斥既有的概念和命名体系,以策略性的手法来切近、呈现事物本身的那种本原性的存在。(45-46)但实际上,cet并非仅仅指向物,而同时也指向我们与物或他人相照面的场所。简言之,“这个对象”与“这处场所”(this place)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下面就让我们结合《杜弗的动与静》尾声的文本深切体会“真正地点”的奥义。
    序幕中以“消逝的脸”和聆听为主导的基本隐喻结构将我们带向一个流动、多变、渗透、碎裂的生成—微观(devenir-micro)的世界,但这并非全然无形无迹的一团混沌。相反,彼此呼应、穿透、回响的声音仍然引领“你”和“我”汇聚于际遇的“地点”(“给走近的人空出一个位子”)。而“这个”地点,正是锚定存在的流转而又散布的中心。这里,皮肤所划定的内/外的隐喻结构不再有效:那个走近的人“没有房屋”,失去了包裹内在自我的表层和界限,变为在黑夜大地上游荡的个体,“吸引”(tenter)他的只有暗弱的“一盏灯的声音”。这个通感意象奠定了尾声部分的基本隐喻框架。灯的声音似乎是难以听闻的,即便是怎样宁谧的夜里,但那“一点点火”的意象却激发出更为悠远绵长的声音意境。围绕灯的意象可以展开多种隐喻途径,但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在《火的精神分析》中基于想象现象学的阐释带给我们当下的讨论更多灵感——博纳富瓦自己亦曾认真聆听巴什拉授课。在专论《灯之光》的一章中,他敏锐地揭示出,灯光意象的最深刻含义正在于其独特的时间性隐喻:“缓慢流驶中思考的时光。一位诗人,火苗的遐想者懂得把这缓慢的绵延置于表达灯的存在的句子本身之中。”(217)这里,绵延的时间、深邃的思索和言语的声音都汇聚在这个浓缩的视一听通感的隐喻之中,这也是为何巴什拉随后援引的诗句都将灯光和声音关联在一起:“合奏”、“讲话”乃至“沉默”,都开启着不同的声音意境。同样,在博纳富瓦的笔下,真正给游荡的个体带来慰藉的也正是“词语”,这样的词语不仅是有形的“象征”或“符号”,更是与声音和气息密切相关的“祈祷”(oraison)。祈祷,无论是否发声,都带着声音的韵律,涌现自肉体的最深处,趋向超越的境界。第二节标题给出的具体地点“布朗卡西小教堂”(Brancacci)似乎明确限定了这里的宗教氛围,然而通观尾声部分乃至整部诗章,最根本的关系首先仍然是个体(“我”与“你”)之间的关联与对话,而非个体与超越的神明之间的互通。正如第一节最后“隐约”(因为视觉已然退却)看到的“桌子”,将灯火、话语都聚集于会晤和攀谈的场所。
    第二节是一个明显的转折,之前的主题“死”与“脸”再度呈现,但却笼罩在浓重的宗教氛围之中。不过,追寻“不朽”和“永恒”的旅程注定是一条“徒然之路”,因为最终朝圣者所“紧紧握住的”只能是一个苍白的“影子”。即便是那些描绘着救赎和希望的伟大寓言的宏伟“壁画”,最终也只能沉陷于浓重的夜色之中。在这夜里,我们所能听到的唯有一个个朝圣者那孤独的脚步,最终汇聚在一起,消逝在声音的汪洋之中。正是这“大水的声音”将“我”从神圣的梦境中唤醒,再度继续对生死之谜的遐想(songe)。这亦是一场“战斗”,试图从时时处处纠缠着生的死亡之浓夜中“重新赢得”(reconquis)“在场”:“阴影必须复活,会是在夜里并通过夜。”即便我在“源头”和“绝壁”上所探寻到的都只是死之幻影,是那张消逝的面孔(“败北的夜的脸”、“被抛弃的面孔”),但在融化于“泥土”的肉身之中,仍有生命的蓬勃的欲望“开花”。那源自“死亡世界”的最深处的声音,无论是绝望的“喊叫”,还是微弱的“抽泣”(sangloter),都向“我”启示着另一种“永恒在场”的可能性。只不过,这里的在场不再仅仅是物之实在,也不再指向超越的神显,而更是我们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隐秘幽灵”(mon démon secret)——那个隐约出没于整部诗篇中的独白的声音、杜弗的声音、一个声音、另一个声音。
    在接近终结之处(“蝾螈的地点”),诗人总括了自己的思路,由此回归到“更深邃的源头”。在生—死—复活的辩证循环之中,经由死这个中介的否定环节,思索探寻到肉身与大地乃至整个宇宙相互联结的真正源始的起点:“通过全部身体的迟钝整体与星辰连接”,意识和精神正是从这最原始的物质之中涌现。因而无论是在坚硬的石头上,还是在如石头般凝滞的蝾螈的目光之中,我们都能聆听到“心永远跳动”。这才是诗人从巴特的“客观诗歌”的宣言之中所真正领悟到的哲理。“纯粹物的寓意”,正在于我、你,以及宇宙间万物在肉身的原始层次之上的真正相通。消逝的脸、一盏灯的声音,所有这些隐喻都在揭示这一番关于大地意义的深刻哲理。诚如斯塔罗宾斯基(Jean Starobinsky)的精彩点评:“需要重新‘有’一个世界,一个可以居住的住所;这个住所既不是‘别处’,也不是‘地狱’,而是‘这里’。”(博纳富瓦:10)由此,让我们欢庆“白昼跨过夜晚”的胜利,在回响着脚步和话语声音的“真正的场所”之中痛饮“白日之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