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作为“想象理性”的隐喻——自博纳富瓦的诗意聆听辨析莱柯夫的隐喻理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外国文学》2015年第201 姜宇辉 参加讨论

    博纳富瓦的诗意聆听
    海德格尔在《理由律》中已经将“聆听”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隐喻:“思想就是倾听和观看。”(利科:391)①而考虑到“看”与视觉隐喻在柏拉图传统中的核心地位,“听”作为基本隐喻的重要的启示性作用就更为明显了。下面我们即结合当代法国诗坛上最着意于诗意聆听的博纳富瓦的代表作《杜弗的动与静》(Du mouvement et de l'immobilité de Douve,1953)②来进一步阐发这个基本隐喻的哲学张力。诚如很多学者指出,此诗凝聚着博纳富瓦对于诗歌的最为核心的观念。(Kalb:525)限于篇幅,本文无法涵盖全诗内容,我们仅选取首尾呼应的两段来进行细致分析。
    “序幕”:聆听,肉体与空间
    让我们先来领略一番《杜弗的动与静》的震撼序幕中所描绘的声音风景中的种种“意象”(images)。根据莱柯夫的提示,虽然诗歌中吸引我们的往往首先是意象,但它们至多只能起到引向或推进隐喻的功用,而不能等同于后者。隐喻所揭示的是概念之间的根本关系,这是单纯意象所无法实现的。
    全诗首尾贯穿,由视觉的“戏剧”始,终结于声音之“真正地点”。开篇即奠立了这出戏剧的基调:“我”与“你”之间的一场对话。“你”首先以视觉(看见)展现在“我”的面前,带着所有那些剧烈的运动(奔跑、搏斗)和浓重的色彩(白色、血)。看似这是一场充满生命活力的表演,但却骤然引入了另一个主题,或真正的主题——“死亡”。全诗标题中的“动与静”,实际上指向的正是更为根本性的生与死的主题。从表象上看,死是生之否定(第2节中大量使用否定词)和中断(折断、裂开)。然而,死并非彻底的空无,更不是异于生的彼岸(生之终结即是死之开端),相反,在诗人的笔下,死与生紧密纠缠在一起,诗歌开始处所引用的黑格尔的原文已鲜明指出这一要点。死如无处不在的穿越着、渗透着(pénètre)的风,将本来浓重、窒闷、充塞、“没有出路”(sans issue)的“在场”化为虚幻的“表皮”(robes),恰似那缠绕着夜之石的藤蔓幻化出“没有根的脸”。由此,在第4小节中,作者肯定了生与死的同时性,在“每一个时刻(à chaque instant)”,我们都既在出生,又在死亡。
    然而,这并非怎样抽象深奥的哲学命题,恰恰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生存体验:当我们出生时即已经开始迈向死亡,当我们茁壮成长时即已隐含着衰退的痕迹,正如在生命力达致接近顶点的盛夏亦已然隐约奏响衰颓的节奏(“衰老的夏天”)。死如隐形的风,首先渗透、“清空着”(démeubler)身体,再不断侵蚀、动摇、“驱赶”(pousser)着仍然沉重的“头颅”。这里,躯体的下(腿、地下河)和上(头)明显构成了身与心的隐喻。③死亡从侵蚀肉身开始,逐渐动摇、瓦解着身/心之间的等级结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肉体是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生死纠葛的戏剧的“真正地点”。破裂的血管、燃烧的手臂,最终导致的是最能标志主体和意识的“脸”之“退却”(reculer)。消逝的脸④这个隐喻在前文藤蔓幻化的图案中已经埋下伏笔,在后文还将不断衍生出变奏:如“树枝在她的脸上激战”、“脸这个字不再有意义”、“你的脸为不在场”等等。而迄今为止我们所点出的种种令人惊叹的意象都汇聚在这个意象之中,凝结成全诗序篇的第一个基本隐喻:死就是消逝的脸。诚如《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详尽解析的那个经典隐喻“爱是旅程”(LOVE IS A JOURNEY),本来含义丰富但又一言难尽的抽象概念“爱”,在向着具象概念“旅程”的映射和推演之中顿然间衍生出种种具体可行的理解途径。在这里,死亡这个令人焦虑惶惑但又晦涩深奥的终极概念在脸这个极为明晰而具体的意象概念之中亦启示出蕴含无尽的思索空间。脸作为器官,作为轮廓,作为内在心灵的可见表达等等,都在“消逝”的微妙运动之中引发读者进一步探问生死之谜。
    死虽然具有终结的强力,但它穿透肉身和头脑的步调却总是隐约的、难以洞察的,正如“缓缓”逼近的阴影之“崖岸”(falaise)。正是在这里,引入了声音的契机。死之侵蚀,正如风之渗透,或“升腾的雾”,逐渐抹去生之形迹,也逐渐使得视觉让步给听觉:“扯掉目光”。这个动机只隔了短短一节便再度奏响,这时死之隐喻合着“稀奇古怪的音乐”翩翩起舞:即便死亡穿透了我们的肉体,抹去了我们的面容(“透入脸的地下部分”),但“我们扯掉目光”,哪怕“眼睛正在腐烂”,“眼睛塞满石膏”,仍然可以彼此倾听。或者说,此种回响着死之韵律的倾听才是“我”和“你”之间的本真沟通?“那一声喊叫打破了你守夜的恐惧”,这“一声”既是肉体内部的毁灭力量的强烈爆发,又是突破死亡的浓重包围和锁闭的绝望呐喊和“搏斗”(lutte)。这一声,无论怎样微弱——“我听见她发出响声(bruire)⑤——但仍由你传达到我,并形成共鸣和交响。由此,为死亡所不断侵蚀的“溃败的生命”重新凝聚(rassemble、ressaisie)为在场。
    然而,重现的在场已然经受了死之渗透,并在声音的媒介之中展现自身(“重新找回的躯体”),这个世界已然与目光主导的世界迥然有别。首先,声音的运作与象征死亡的风与雾颇为相似,皆以无形、遍在的穿越和渗透为特征,由此与形体消释的肉身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在肉身空间的最高处”:这里的“高处”已不再指示头部及其所标示的主体和意识,而更是指示肉体内在的强度汇聚之所,即“无声的极限处”,因为后文所描绘的都是肉体的瓦解和碎裂。其次,目光操控的世界有着明确的边界和秩序,而声音笼罩的世界则呈现出融合、蔓延和交织的面貌(“苔藓”、“蜘蛛的光线”)。况且,声音的运动更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们在空间中不断散射、折射,逐渐碎裂为无限微小的声音碎片(“沙子的命运”)。在如此的声音世界之中,以往由主体和自我所掌握的普遍必然的“知识”不再有效,由此敞开了一个向着不同方向发散的“隐秘知识”的空间。视觉首先捕捉和呈现的是明确的“意象”,但死亡之回声穿透你我的肉身,直达那冰冷浩瀚的“内在的海”。在那里,“意象不再出现”(où les images ne prennent plus⑥),但我们彼此归属。这种种线索皆将我们引向声音和空间的本质关系,而所有这些复杂多变的关系又都是围绕着已然经历“变形”的肉体所展开。
    这里所涉及的明显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所论述的第一种基本的概念隐喻,即基于肉体的原初空间感知的方位隐喻,只不过作者集中描述的“上/下”的基本方位在博纳富瓦笔下逐渐消释,转换为由聆听所主导的开放、多元的——借用德勒兹等的术语——“平滑空间”(le lisse)。这并未从根本上削弱莱柯夫隐喻理论的深刻性,而只是提示我们,即便是“基本”隐喻亦已经体现出不可还原和简化的多元性。《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亦明确提示我们,对概念及其结构的研究一定要回溯到感性经验的“自然维度”:“颜色、形状、质地、声音,等等。”(235)但显然,作者们唯一关注的上/下的空间方位是难以涵盖所有这些基本维度的无可穷尽的隐喻潜能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