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土生子”:空间意识形态的牺牲品(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 刘彬 参加讨论

    2.别格:空间意识形态生产的寄居者
    排他性地理空间意识生产的“洞穴体验”以具体的和抽象的方式在别格身上延续。小说伊始的那只老鼠极具象征意味,因为别格的命便是鼠命:住在洞穴,“越界”只有死亡。
    别格一家四口住在城南八平方米的斗室。其间摆着两张床,一张睡着他和弟弟,一张睡着妈妈和妹妹,几乎没有多余的过道。别格“代表着千万憎恨自己家园的土生子”(Olympia 2005:61-80)。对这个家,他充满了厌恶。确切地说,在别格眼里,这不是家,因为“家园是这一地方:我们怀着爱念叨它,在那里扎下根,在那里收藏爱,乃至每一次说起它的时候,都是以情人絮语的方式,用寄托着乡愁的歌,用充满着欲望的诗”(巴什拉2009:61)。都市的家宅是“无根的家宅”,那些如同层层叠叠的盒子似的房子就仿佛一个“惯常的洞穴”(同上:27)。
    同时,别格在心理上经历着“洞穴体验”。走出家,别格看见那张巨大的巴克利广告牌,“画上一张白人的严峻的脸,一只手高高举起,食指指向街上每一个过往行人。招贴画是那种常见的脸,只要你去看它,它就直勾勾地看你,你一路走着,只要回过头去看它,它仍目不转睛地盯着你,直到你走远了,望不见了……招贴画的上方写着红色大字:违法的人不会赢”(14)。这段广告牌的描写不仅让人疑惑:为何这张广告画以如此醒目的方式矗立在黑人聚居区?这个颐指气使的白人究竟代表什么?在直勾勾地看谁?抑或是他在监视谁?观察谁?谁将是那违法的人?
    随即,别格看见一架正在飞翔的飞机。他无限神往,心想着:“上帝,我真想在那边天上飞。”(19)飞翔在黑人民族文化中代表着自由。但是,别格是被断然排除在这个职业之外的。而到“那边天上”,即越界到白人的领地飞行,则表明了别格意欲“破”白人设立的“界”,即有重新“设界”的企图。自由翱翔的飞机暗示着飞机主人对空间的无限权力,因而,飞机这一意象更加重了别格的无场所感。
    白人广告牌、小飞机、街道上飞驰而过的黑色豪华轿车构成了别格所在南区的城市景观。这些代表白人思想体系的价值符号像一双“权力的眼睛”,以无所不在却又难以觉察的方式弥散渗透到这片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一张强大、隐蔽而又复杂的微观权利网络,对其间的个体实施持久的规训和警戒。置身这个全景式敞开式的圆形监狱,别格清楚,“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白人]的”(24),而黑人只能滞留在“城市的一个角落里”(22)。这个矗立在眼前的巨大白人世界像“悬在头顶的阴暗的天空”(20),将黑人紧紧包裹在其中。
    显然,广告牌等代表着来自白人权力的一种统治性的,无所不在的凝视。基于此,黑人女性作家安·帕特瑞(Ann Petry,1908~1997)质问道:为何让我们产生如此幻觉:在我们事实上仍被监禁时,却错以为我们自由了?这些街道和种植园相差无几,唯一区别在于:那时的许多奴隶并不能理解他们是奴隶这一事实(参见Christian 1980:67)。
    监禁在“洞穴”中,别格罹患了“幽闭恐惧症”(Howe 1963:356)。这种病症的诱因之一便是过分粗暴或压抑的环境。患者一旦在封闭的空间就会感到呼吸困难,产生恐慌。别格呈现出这一恐惧症的各种症候并贯穿小说始终。小说伊始,别格和黑人同伴策划抢劫白人店铺,这令他“渴望”,同时令他“害怕”(15)得以至于“胃里的肌肉都揪紧了,浑身发热……他的神经绷紧了,牙齿咬得紧紧的。他觉得身体里有什么东西马上要拆断了”(28)。面对白人,别格只剩下“恐惧和空虚”。初登白人雇主道尔顿家,他“怯生生”(49)地拉开门,连门铃声都“让他不由得吓了一跳”。见到这家的白人女仆,他“屏住呼吸”,感觉“周围好像没什么空隙”,令他窒息。站在灯光柔和的门厅,“不知所措”(50)。坐在柔软的沙发上,他“害怕得腾身而起……又提心吊胆地再次坐下”。和道尔顿先生说话,他“低声,意识到自己呼吸很吃力”(53)。和白人姑娘玛丽及白人共产主义者简在一起时,他觉得自己掉进了“一个黑洞洞的陷阱,四壁的阴影就像笼罩在他头上的夜色那样黑”(82)。坐在他俩中间,别格“仿佛坐在两堵隐隐约约的白色大墙之间”(77)。他知道自己不该这样紧张焦虑,但他身不由己,无法控制。长期的焦虑让别格选择了暴力作为发泄的途径,他残忍地杀死了白人姑娘玛丽和自己的黑人女朋友。他的犯罪背后隐含着深刻的空间意识形态根源。
    法庭上,别格的代理律师与道尔顿之间的对话表明,白人拒绝将其他地区的房屋租给黑人,这是典型“排他性地理”的空间意识形态,这也是黑人歧视法中对房屋限制的具体表现,是白人中产阶级“对自己所在的封闭的住所和社区的一种保护性的加固”(Soja 2000:320)。律师还进一步质问道尔顿:“您认不认为,托马斯家住在您的一所房子里,那样可怕的生活条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与您女儿的死有关?”(367)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犯罪与空间及洞穴体验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极不公正的空间分配带来了洞穴般的可怕生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诱发了别格的犯罪。
    作为定居人群赖以繁衍生息的居所,场所和情感的安全感之间有直接关联。良好的环境能够赋予其居住者情感上的安全感,这样他便能在自己和外在世界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Lynch 1960:16)。那些弥漫着专属自己家什气味的场所,作为共同记忆有可能将人们联结起来,推动彼此交流(同上:127)。别格缺少这样一个积淀着共同记忆的场所,一个让情绪得以缓冲的场所,一个能与外在世界建立和谐关系的场所。长期的焦虑和恐惧郁积在心中,铸就了可怕的爆发。
    别格如此陈述了自己的犯罪原因:“我曾经想当飞行员。可他们不让我进那个我可以学到飞行技术的学校。他们盖了一所很大的学校,随后在它周围画了一道线,说什么只有住在线内的人才能进学校。他们把所有的黑孩子关在门外。”他“想参加陆军,但在那个种族歧视的军队,黑人只能挖沟壕,在海军里,黑人只能洗盘子、擦甲板”。他“还曾经想做生意,但很快意识到,黑人不拥有厂矿、铁路”。人生的多次挫折让别格清醒地意识到,有一条“线”将他们划定在“一小块地方”,对这样的地方,别格明确地坚定地表示:“我不愿意。”(394-395)别格的述说进一步指向排他性的空间意识形态。这种排他性不仅体现在空间分配上,还渗透到教育,职业等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条不可逾越的“界”人为的造成了边界内外“我者—他者”的对立,造成黑人极度禁锢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