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穆卡若夫斯基诗学述略(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外国文学网 杜常婧 参加讨论

    四
    结构,系统,部分,整体,功能,规范,价值等概念居于穆氏思想的核心地位。贯穿整个二十世纪,这些概念在诸多学科,以多种形态构筑着西方的哲学、理论、方法论的观念和思潮。相形穆卡若夫斯基著述的那个年代,今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局面已迥然不同,而文学理论的研究历经激烈的变迁,发生一轮又一轮的颠覆,这是穆卡若夫斯基本人也无法可想的吧。在捷克,“结构主义时代”并未真正终结,结构主义思想在文学,心理学,认知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始终在场,并且具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捷克的理论家依然在思索“后结构主义之后的捷克结构主义” 将何去何从的疑虑,更加注重对穆卡若夫斯基以及捷克结构主义文化遗产的评判与重建,亦在期许世界从历史的语境下,以另一种目光重新审视穆卡若夫斯基,乃至整个布拉格学派的理论,继而兴起全新的阐发。
    穆氏诗学具有动态的发展的观念,它分为两个互为关联的理论领域:其一为结构问题,首先在1926年得到讨论。自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穆卡若夫斯基明确文学发展的结构主义观念起,他便将注意力聚焦于文学结构变化的内在成因。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学文本的价值取决于它与当下文学结构态势的关联。单一文本成为发展的积极动因,它与时下的规范相背离的成分,促其持续变化。对于结构主义的文学理论而言,结构语言学不仅仅是其激发理论灵感的动力和源泉,还是一种将结构主义原本各行其是的种种设想统一起来的方法论模式。其二为文学的符号观,于1934年提出。从三十年代后期起,穆卡若夫斯基与语言学和符号学两门理论渐行渐远。《艺术中的意向性与非意向性》(1943)一文,完善了符号的概念,将意向性同非意向性联系起来。意向性指的是作品涵义的统一,亦即文本的自主性,因而,文学文本的主体既非创作者,也非欣赏者,然而作者的个性及读者的个性均能投射于其上,艺术作品从而成为自足的符号;非意向性指的是文本内一切破坏涵义统一的成分。于是一部艺术作品与现实没有直接的关系。文学文本的文字,并不具备文献资料的价值,仅仅为集体(体验文学文本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媒介。一旦创作完成之时,便可将文学文本独立出来进行考察,因为一切语义构造过程存在于文本自身,那么必然要在文本内部进行勘察,从而外缘研究(文学史或传记批评)的意义是微乎其微的。文本的一致涵义于读者的接受过程中得以实现,从这一意义着眼,文本是永无完形的。处理文学文本远非消极的解码,而是接受者对来自创作者之信息的积极再生。
    穆卡若夫斯基将文学视作一个系统,其内的所有组成成分都在传达意义,参与文本的语义建构,使文本自身与文本之外的世界建立关联。穆氏诗学针对文本意义的生成,而非意义本身的研究。他将“审美”引入诗学范畴,其学理基础是文学的本质具有审美性。用于文学艺术的符号、指示等符号学术语仅仅为一种辅助方法,并非穆氏思想的全部内涵,但他亦提升了符号学思想在艺术理论中的优越性。考虑到符号在艺术中的审美特质,理论家可不再仅只将文学文本视作形式构造,作家心理倾向的直接镜像,某种真实的信息,意识形态、经济、社会抑或其他文化方面的再现。穆氏诗学致力于捕捉文学文本的读解随时光的流转,随社会语境的变化而映射出的多样性,其功能说的提出在文学研究领域不啻为独树一帜的一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