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道德教育之瓶颈 柏拉图为我们设想了一个道德教育的模式,道德教育真能如柏拉图所言,按其设想来发展吗? 柏拉图设想心灵是积极的,但道德教育不是把美好的事物和对象呈现给心灵,而是要把心灵导向那些美好的事物和对象,特别是“善的理念”之类的对象。这种转向是需要环境,尤其是健康而美好的环境,需要一个品德端正的施教者,因为心灵是通过接触所有过往的心灵产物而得到发展的。这一切诚如巴克(Ernest Barker)所言:在心灵通过其环境而决定自身的意义上,环境塑造心灵。想让自己的心灵优美的人,必须把心灵放在一片美丽的草原上,美在这里飒飒低语: 美 发出呢喃 掠过她的脸。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人性有恶的成分、惰的因素,并非完美无暇,且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也亦非尽善尽美,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能力将自我搁置在一个惟美纯善的环境,我们不可避免会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会直接间接受到那些“恶”的影响,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道德教育的现实环境障碍。那么,我们在苦恼困惑之后,必须充分去发挥理性的作用,既然无法逃避,只能面对,而理性的作用发挥的大小,除自身修养外,更重要的是教育。 可以肯定的是,诸如“父慈子孝”等伦理道德,自古至今大家已熟知于诵,也都知道这样的道德风气是善的、对的,但这只是一种客观的知识,与情感、意志、行为等是无关的、不相联的。我知道这个社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但有的只是认知,如果没有情感、意志作为认知的基础,那是不会影响到行为的,真正的道德知识是具有能动性的,应与情感、意志、行为是直接相关的。 试想,一个没有真正认知道德知识的民族,如何可以真正作到真正的有德行为。一个好的教育者是有着道德知识的人,是一个能以一些准则来要求与校准自己的人,从而达到自身德性的提升,同时,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教育他的后代,感同身受地传达着他对“德性”、“善”等观念的理解与认同。但我们也不可忽视另外一种情形,假如我们的教育者只是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他只是把那些道德知识看成是仅仅一些规则,不需要去理解与信服,感觉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幸福生活的追求,跟这些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以这样的教育者来传道授业,我们的受教育者将会是什么样?——认为道德是没有任何权威的东西,只是一种外表华丽的信条而已。任其发展,道德教育就失去了目的,变成了规则,变成了所谓的“教育技巧学”,当这种状况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势必会把这当成虚伪的一套抛弃。这并非耸人听闻,而是一个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理想国》里柏拉图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完美的道德教育蓝图,我们在考查“人性”的基础上,深究其现实的意义与实现途径。可以用朱熹的话做以总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所以,人若想正确地行走在大道上,从而获得一个本真的生存状态,其着手处便应该是用心体会自己这种内在情感,体会自己的“善”。孔子强调人应克己以复于礼,亦即节制个体主观情欲,培养自己对“人道”的自觉意识,从而仁义礼智便既非外在“天”的绝对命令,亦非人为制定的法律条文,而是人自身内在情感的自然体现。只有如此,外在的道德教育才可能真正发挥其对主体的感化引导作用,才有可能达到《理想国》中那样秩序井然、和谐的城邦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