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理想国》的“秘索思”(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外国文学网 李川 参加讨论

    1. 作为“假故事”的“秘索思”:好还是坏?
    《理想国》卷二苏格拉底和格劳孔对话,否定了“猪仔的城邦”(372D),从而提出真正善的城邦里,在护卫者爱学习和爱智慧的天性基础之上对护卫者的教育问题,苏格拉底对阿得曼托斯说:
    那么,让我们来讨论怎么教育这些护卫者的问题吧,我们不妨象讲故事那样从容不迫地来谈(郭、张译)( 376D9-E.1)
    “讲故事”的原文是ὥσπερ ἐν μύθωι μυθολογοῦντές τε ……λόγωι,英译“as if we were telling stories or fables”,郭斌和、王晓朝翻译为“不妨象讲故事”,王太庆译为“就像讲一个故事”。对照原文和英译,汉译没有突出“秘索思”“逻各斯”之间的不同,而将二者混同地译为“故事”。首先,这一翻译当然并无根本上的错误,问题在于苏格拉底的言谈一再地提出过M-L的问题,这意味着这两者意义上应当有所分别。如何理解这个分别?仅从字面意义难以有所发现,语境分析的办法是一条可行路线。既然苏氏谈论的是教育问题,我们不妨结合教育这个语境予以理解。英译者在σχολὴν后加注,根据《泰阿泰德》篇,柏拉图喜欢将哲学生活的“闲适”(σχολὴ)和法律与事业的“紧张”对立 ,而作为研讨学问阵地的school便来源于σχολὴ一词,“学校”也正是教育的地方。这启发我们思考“闲适”之于教化的意义,而“讲故事”就是一种闲适,从而也就是一种教育方式。不过,这里突出的是哲思和闲谈之间的对立,却不能径直将其看作M-L之间的差别,要解答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追随苏格拉底的思路。
    苏格拉底对阿得曼托斯说,城邦护卫者的教育应该以体操磨练身体,以音乐陶冶性情,而音乐教育就包括“逻各斯”,为直观起见,将其原文引录如下:
    苏:你把故事包括在音乐里,对吗?阿:对。苏:故事有两种,一种是真的,一种是假的,是吧?阿:是的。苏:我们在教育中应该两种都用,先用假的,是吗?阿:我不理解你的意思。苏:你不懂吗?我们对儿童讲故事,故事从整体看是假的,但是其中也有真实。在教体操之前,我们先用故事教育孩子们。(郭、张译)(Μουσικῆς δ’, εἶπων, τιθής λόγους, ἢ οὔ;Ἔγωγε.Λόγων δὲ διττὸν εἶδος, τὸ μὲν ἀληθές, ψεῦδος δ’ ἕτερον;Ναί.Παιδευτέον δ’ ἐν ἀμφοτέροις, πρότερον δ’ ἐν τοῖς ψευδέσιν;Οὐ μανθάνω, ἔφη, πῶς λέγεις.Οὐ μανθάνεις, ἦν δ’ ἐγώ, ὅτι πρῶτον τοῖς παιδίοις μύθους λέγομεν; τοῦτο δέ που ὡς τὸ ὅλον εἰπεῖν ψεῦδος, ἔνι δὲ καὶ ἀληθῆ. πρότερον δὲ μύθοις πρὸς τὰ παιδία ἢ γυμνασίοις χρώμεθα. (377E.8—377A.6)
    以上翻译中,前两个“故事”的原文是“逻各斯”,后二者是“秘索思”。逻各斯包括两种类型,真的和假的,从而表明它可能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指。而给儿童讲的是假的,在讲到假的故事时,苏格拉底换用“秘索思”指称,但是又说故事整体看来是假的,里面包含着真实。这也就是说,“秘索思”是有别于“逻各斯”的不同的“故事”(如果我们乐意保留“故事”这一汉译的话)。这里,苏氏提出了一个真假的标准,以此标准,M-L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逻各斯”在“符合调查实证精神”这一意义上讲,既包括真的类型,又包括假的类型;尽管“秘索思”属于假的类型,但是其中包含“真实”,所以也可以混称为“逻各斯”。这与赫西俄德“逻各斯”作为“假(言辞)”转义为包含真假在内的“故事”,其标准都是一个同样的真假问题,故事只是言辞的特殊形式,因此“言辞”“故事”之间的含义差别并非是第一位的,倒是“真”“假”问题更为本质。就整体而言,“秘索思”是假故事,这是苏格拉底赋予其重要的特征。
    由于故事对儿童的陶冶作用,要审查“秘索思”的编者(τοῖς μυθοποιοῖς,tois mythopoiois ,377C.1),接受好故事,拒斥坏故事。母亲和保姆应讲述好的故事,用好的故事塑造心灵(πλάττειν τὰς ψυχὰς ,pláttein tàs psuxàs,377C.1),而有些故事必须抛弃。因其类型相同,比照大故事可以评判小故事。大的故事便是赫西俄德和荷马的诗篇。
    阿:……但是我不知道所谓大的故事是指的那些?苏:指赫西俄德和荷马以及其他诗人所讲的那些故事,我们过去听讲过,现在还在听讲着他们所编的那些假故事。(郭、张译文,377D)
    尽管“秘索思”是包含真实在内的假故事,在讲给儿童时,也要确立标准,就是好与坏的标准——也就是说,“秘索思”既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坏的故事当然应当拒斥,但是如何看待好的假故事?苏格拉底接着提出“大故事”的问题,大故事和小故事都是“秘索思”,大、小的“秘索思”当然也有好、坏之分,所以通过大故事分析所得的结论同样适用于小的“秘索思”。显然,大或小而坏的“秘索思”应当排斥,但大或小而好的“秘索思”如何处理呢?苏格拉底的辩论里埋下了伏笔。
    以下接续指出赫西俄德和荷马诗篇描写神灵的“恶”,比如克若诺斯阉割乌拉诺斯的行为,诸神明争暗斗,神灵随意变形,等等。由此看来,苏格拉底“删诗”之举原出于“美教化、正人伦”的政治目的。讨论至此,好故事与坏故事的矛盾取代了真故事与假故事的矛盾,意即,M-L之间的真假之争被“秘索思”的好坏问题所替代,对价值意义的关注超过了对真实问题的辨析。赫西俄德和荷马之所以受到谴责,并非首先由于它是“假的”,而是由于因其“丑恶”而给人以假的印象。换言之,荷马和赫西俄德的故事之所以应该排斥并非因其为假故事,而是由于它是坏的假故事;诗人的罪状首先不在于撒谎,而在于它们连谎都撒不圆。苏格拉底攻击诗歌的“假”,在于它经不起盘查,经不起辩证法的检验。换言之,大故事中的神灵不能为世俗人生的行事提供价值基础。这逐渐触及到争论的实质——苏格拉底是否真的认为诗人的“秘索思”一无是处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