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俄罗斯文学 >

近十年俄罗斯肖洛霍夫学回顾(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 刘亚丁 参加讨论

    呈现事实,略加点评,这是集体版《肖洛霍夫百科全书》的文体风格。作为作者群体创作的百科全书,其总体风格是藏而不露,略似我国史传中的“春秋笔法”。这一点,与前面的佩捷林写的百科全书形成对比,佩氏则是指点臧否,直言不讳。比如,同样谈及谢曼诺夫的肖洛霍夫与斯大林作交易说,这本百科全书如此写道:“90年代他常常强调И.В.斯大林在《静静的顿河》出版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假设:肖洛霍夫与斯大林之间为了出版《静静的顿河》而达成协议,作为交换作家在《被开垦的处女地》中支持农村改造。这样的假设没有得到材料的支持,且受到一些研究者驳难。”[3](759)关于叶夫图申科与肖洛霍夫的过节,作者采取了客观直叙的方法:讲述了1961年叶夫图申科因为发表《娘子谷》受到批评,他去维申斯克向肖洛霍夫求救。1965年肖洛霍夫在斯德哥尔摩谈及对叶夫图申科的看法时,对其评价不高。然后引用了叶夫图申科纪念肖洛霍夫的文章《铿锵有力的话语》,也谈及叶夫图申科“反肖洛霍夫的”文章《同粪堆斗剑》,并说该文“引起了读者的一系列否定评价”。[3](218-219)基本上是平铺直叙,并不多加评骘。
    这本集体版的《肖洛霍夫百科全书》对肖洛霍夫在中国的出版和研究状况有所涉及。该百科全书有鲁迅的词条,介绍了鲁迅生平和他对译介《静静的顿河》所做的工作。[3](436)在“《静静的顿河》在国外:出版、接受、影响”这一词条的“中国”部分里,介绍了1931年上海出版《静静的顿河》第一部、第二部的情况,提及鲁迅的后记;50年代、80年代的出版和研究状况,提及了孙美玲、李树森、徐家荣、何云波和刘亚丁的研究。从该词条后的参考文献看,该词条作者参考了我本人发表在《21世纪小说杂志》(Роман-журнал XXI века)上的《米·肖洛霍夫在中国的生命三境》(Три жизни М.Шолохова в Китае),以及孙越(Сунь Юэ)、谢波(Се Бо)等的文章。[3](916)在“《被开垦的处女地》在国外:出版、接受、影响”这一词条的“中国”部分里,介绍了1936年周立波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的翻译和他写的译后记;50年代中国的报纸上大量发表的学习《被开垦的处女地》的文章;关于80年代的情况,《肖洛霍夫百科全书》写道:“鲁迅、戈宝权所开辟的中国肖洛霍夫学获得了孙美玲、李树森和刘亚丁等才华卓越的继承人。”[3](632),接下来还引用了笔者的专著《顿河激流——解读肖洛霍夫》中的一段话:“肖洛霍夫的创作的价值在于,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带着同情所描写的戏剧性事件成了当代作家、当代社会反思历史的对象。肖洛霍夫不同于盲目信仰的人,他保持着理性反思和批判的能力。”[3](632)百科全书还介绍了2000年北京出版8卷本《肖洛霍夫文集》的情况。[3](632)
    对话性依然是这个时期肖洛霍夫学的突出特征。从各种期刊发表的肖洛霍夫研究论文来看,逐渐结束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贬低肖洛霍夫的趋势。但有关争论还在继续,维护肖洛霍夫声誉的研究者们还在同“反肖洛霍夫学家”们争论。“反肖洛霍夫”或“反肖洛霍夫学家”是由费·库兹涅佐夫提出来的。[4]如尤·德沃利亚申在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和葛利高里·麦列霍夫:作者和主人公统一的当代阐释》一文中指出,利用肖洛霍夫在苏共23大抨击达尼埃尔和西尼亚夫斯基等事实,反肖洛霍夫学形成了这样一种假设:“有这样的伟大的艺术作品,其作者的个性特征因其道德状况而与作品完全不相称”;“显然,对于反肖洛霍夫学的支持者来说,污名化的形式不能做的过于明显和露骨”。[5]驳斥这样的假设,成了德沃利亚申这篇文章的逻辑起点之一。当《静静的顿河》手稿排印版出版时(下文详叙此书),评论它的文章的标题径直就是《对反肖洛霍夫学的回击》。[6]
    也许在其他作家的评论史上未必会有这样的奇观:肖洛霍夫评论史似乎伴随着一个重要“出场人物”——索尔仁尼琴。这两位俄罗斯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去世多年后,他们各自的学术粉丝依然相互仇视,掐架不休,愤怒的火星甚至喷溅到了文学场域之外。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闭幕式有个令人炫目的文学桥段:演员扮演的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屠格涅夫、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布罗茨基、布尔加科夫和索尔仁尼琴等作家出现在体育场中间的书房里。肖洛霍夫只以肖像的形式在空中漂浮了片刻。《文学报》过去一直“扬索抑肖”,可是该报2014年第8期(2月26-3月4日)以类似于社评的方式对这个文学桥段表达了自己的激愤(考察该报倾向的演变不是本文的任务):“在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在那些给俄罗斯文学带来世界声誉的作家队伍中,几亿观众没有看到肖洛霍夫。但是却看到另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面孔,他是攻击《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毫无缘由地指摘他剽窃的始作俑者之一。行事方式似乎有意为之,留在索契的俄罗斯客人,尤其是外国客人心目中的,是反对这个国家(奥运会的主人)的作家,而不是为它忠实效劳的作家。”[7]
    2010年《涅瓦》杂志发表了已故作家费·阿勃拉莫夫写于上世纪70年代的札记《时间属于谁。肖洛霍夫与索尔仁尼琴》。在本文中,曾经与维·古拉共同编撰《肖洛霍夫:课堂讨论提纲》的费·阿勃拉莫夫,对肖洛霍夫和索尔仁尼琴作为作家的命运作了比较:“两个最高奖的荣获者。也被认为是处于对称状态的对立者:一个是支柱,正统思想、党性、社会艺术的标杆(尽管有人说,在捷克斯洛伐克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问题时,他说:谁知道呢?),体制的支柱,各届领袖的红人:另一个则相反,是最决绝的敌人。造反的天使,国内外反对势力的支柱。”[8]阿勃拉莫夫高度赞扬了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认为这是人类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但对肖的政论文则表示颇为不屑,进而指出“肖洛霍夫的命运再一次提醒人们:哪怕是最强大的才能也会毁灭,假如他不被真正的人性的光辉所照亮。由于缺乏真正的精神韧力以及自我的道德支撑,肖洛霍夫无力抵抗自己时代的攻击,无力抗拒时代粗暴的使人腐化的力量和诱惑。成就肖洛霍夫的力量也毁了他。”这个时代需要另外的作家,这个作家就是索尔仁尼琴。“作为一个人,索尔仁尼琴的公民功勋对我们的时代具有特殊意义。一个普普通通人同整个体制决斗,仅仅凭借鹅毛笔的挥洒就描绘出了整个民族的命运。索尔仁尼琴会取胜吗?他取胜了,靠什么?就靠语言。……在他的语言中汇集了我们社会在50年来所累积的恶毒和仇恨。”[8]阿勃拉莫夫认为,索尔仁尼琴同样有缺陷:他陷入狂热的弥赛亚意识中,这使他盲目过于高傲,剥夺了他的理智和客观性,使他走极端,而这正是缺乏深刻的道德文化的结果。阿勃拉莫夫对这两位在世的大作家作了严厉的道德审判。札记当时没有发表,2010年发表,自然成了当今肖洛霍夫学的新收获。现在依然有不少比较肖洛霍夫和索尔仁尼琴的论文。比如,瓦·奥西波夫的指出,Л.萨拉斯金娜写的《索尔仁尼琴传》涉及到肖索关系时每有不实之词。[9]
    《静静的顿河》手稿的整理出版与对肖洛霍夫著作权的质疑,依然是肖洛霍夫研究的对立景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