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气象万千的别样文学风景——2012年法国文学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译林》2013年3期 金龙格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金龙格,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引子
    法国文学的复兴得益于新一代作家“富有魔力”,他们的作品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安妮·埃尔诺、埃玛纽艾尔·卡雷尔、弗雷德里克·贝格伯德就属于这一类作家。文学大奖也是推动法国文学繁荣并走出国门的强有力助推器,每年的龚古尔奖获奖作品几乎可以卖出所有的文字版权。法国文学在世界范围的成功也受益于法国积极的文化传播政策,文化部每年斥资1000万欧元帮助法国图书在国外出版,外交部每年也会资助500部到1000部法国图书在国外翻译出版。法国的积极文化传播政策使得法国图书出口额高达6.65亿欧元,在文化出口领域位居第二(仅次于艺术收藏品出口)。法国积极的文化传播政策也为法国文学的持续繁荣提供了保障,以至于年复一年,法国文学总能给全世界读者带来惊喜,2012年的法国文学也再次呈现出气象万千的景象。
    两次大潮与浪尖上的作家
    法国的文学图书主要在每年春季和秋季集中推出。2012年春季书潮因受法国大选的影响,只有480部小说问世,比2011年少了30部,但这场开年大戏中,诸如弗朗索瓦·威尔冈、达尼埃尔·佩纳克、雷吉·若福来、雷吉娜·德福尔热、安娜·维亚泽姆斯基、迪迪埃·达厄宁克思等知名作家的作品还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花了7年时间写出的《在我母亲家的三天》(2005年龚古尔奖)出版7年后,弗朗索瓦·威尔冈终于在3月22日推出了新作《皇家罗曼司》(书名源自作品中女主人公爱喝的一种鸡尾酒的名字),写的是50岁的作家达尼埃尔·弗拉姆与远在蒙特利尔的年轻演员朱丝蒂娜跨越大西洋、持续数年通过鸿雁传书维系感情、追求地久天长爱情的浪漫故事。作者被誉为最负盛名的“离题艺术大师”,《在我母亲家的三天》曾颇受争议,这部作品也一样,因为主题随意变换、思维混乱、东拉西扯而被人诟病,被认为是作者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之后创作的最无趣的小说。有人甚至诘问:难道法兰西学院会给作家带来灾难,难道他们只会遴选作家当中最差的当院士吗?
    威尔冈的作品引发争议,达尼埃尔·佩纳克的新作《身体日记》却备受好评。佩纳克曾因《上学的烦恼》获雷诺多奖,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功底的作家。首印12万册的《身体日记》记录了主人公从12岁到87岁对于每天陪伴自己、“跟自己亲密无间却又那么陌生”的身体的观察、发现与惊喜,是一本“不知羞耻的,没有任何忌讳”的日记,写童年的恐惧、男孩子撒尿的三种方式、抠鼻孔的乐趣、自慰的令人震撼的快感、青少年时期的感情萌动、失去童贞后机体发生过的“革命”、身体在一生中的进化,以及住在身体里的灵魂的感受,等等。“我们走到人生尽头时依然是我们身体的孩子”,作品通过展示一个男人的身体里永远也挖掘不完的秘密,既写出了一个男人一生的故事,也探讨了人和身体,身体和住在身体里的灵魂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意义。作品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故事风趣,被认为是“作者迄今最成功的作品”。
    与佩纳克一样,雷吉·若福来也属于实力派作家,曾分别以《世界啊,世界》和《疯人院》荣获法国“十二月奖”和费米娜奖。他认为写作就是“为了向所有那些被社会压抑过或正在被压抑的人致意”,所以他的作品常常从社会新闻题材中汲取灵感,笔触深入到许多极度敏感的社会问题,以360度的全景视角描绘社会现实,让读者看到哈哈镜照出的这个矫揉造作的时代和这个疯狂而又虚幻、光怪陆离、支离破碎的社会。其新作《囚地利》的出版被认为是法国文坛的重要事件。书名Claustria是囚禁(claustration)和奥地利(Austria)两个单词的缩合词,该书以被生父囚禁、性虐了24年的奥地利女子伊丽莎白·弗里兹尔的真实故事为题材,描述了该女子所遭受的骇人听闻的炼狱般的苦难,被认为是继埃玛纽艾尔·卡雷尔的《对面的撒旦》之后最令人惊愕的“恶魔小说”。小说文字活泼、丰富、明晰、尖刻,具有强烈的叙述冲击力和震撼人心的阅读效果。
    跟雷吉·若福来一样,另一位生于1949年、已出版40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的著名作家迪迪埃·达厄宁克思也喜欢从社会新闻中提取素材。他的新作《走私希望》(2012年度龚古尔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用21个短篇小说带领读者去周游世界。故事中的人物多种多样,有神职人员、摇滚乐队偶像、警察培训学校的考生、企业主、意大利议会的前议长、烧炭工、西班牙前共和党人、警察、流氓、混蛋、失业者、恩爱情侣以及反抗者等,写他们的紧张、痛苦、激动的时刻、人生遭遇、在现实面前的无能为力和妥协。他还喜欢把真实的人物放进小说,从贝卢斯科尼到墨索里尼、约翰·列侬、甘地、戴高乐等名人都可以在他的小说中见到身影,从而在虚构与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天桥,使故事更具真实性,但也给作者本人带来诸多麻烦,致使他多次被控诽谤。
    在春潮涌动中,雷吉娜·德福尔热和安娜·维亚泽姆斯基两位女作家的作品也引起了媒体和读者的关注。现年77岁的雷吉娜·德福尔热曾担任法国作家协会主席、费米娜奖评委,被认为是“法国色情文学女权威”,曾两度被评为“世界上最性感的女作家”,她的《莱娜》三部曲曾震动法国文坛。她新推出的这部《所有的女人都叫玛丽》,写一个年轻貌美的母亲为解决聪明英俊但有智力障碍的儿子成年后越来越迫切的生理需要而做出自我牺牲的故事,涉及到如何解决智障者的生理需求问题,是一部冲破道德底线的作品,也是一部“介入作品”。
    安娜·维亚泽姆斯基是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外孙女,演员、导演和作家,曾因小说《一小撮人》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和雷诺多奖,她新出版的《勤奋的一年》,写主人公安娜19岁时邂逅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人物让-吕克·戈达尔、出演电影《中国女子》、嫁给戈达尔之后,人生发生的巨大转折,还原了一个迷情、嫉妒、淘气、有趣、容易走极端、令人难以忍受的电影艺术家的形象,再现了经历政治、意识形态的动荡和变革的上世纪60年代的风云变幻。这部充满智慧和生气的自传作品出版后获圣西蒙奖和法国“《快报》读者大奖”。
    在秋季书潮期间有646部小说出版,包括426部原创作品和220部翻译作品,总数远低于2011年的704种和2010年的714种。但像春季书潮一样,很多重量级作家推出了新作,其中就包括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让-克里斯托夫·吕芬、帕斯卡尔·基尼亚尔、埃里克-埃玛纽艾尔·施米特、菲利普·克洛岱尔、洛朗·戈德、让·艾什诺兹、奥利维尔·亚当和克里斯蒂娜·安戈等。
    奥利维尔·亚当的《边缘》写的是一个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作家离婚之后被逼回社会和生活边缘的故事,深受读者推崇。13年前曾因小说《乱伦》引起轩然大波的安戈,今年出版的《一周的假期》似是《乱伦》的补充,像是把那部作品中删节的部分全部添加上了,在《乱伦》中只是偶尔穿插的女儿与父亲的性爱场面却贯穿了整个“假期”。菲利普·克洛岱尔出版的《香味》是一本奇怪的书,每一章讲述一种日常香味,按照字母表顺序排列,包括刺槐、大蒜、恋人的芳香、须后水等,作者通过气味回忆自己的童年、青年时代,以流畅的文笔描写细微得难以描述的感受,被认为是一部值得久久品味的书。诺冬的第20部小说《蓝胡子》讲述蓝胡子住在巴黎左岸一栋房子里,通过小广告寻找合租的房客,然后把他们杀死的故事,作品幽默诙谐,想象丰富,诗意浓厚,充满对于爱和死亡的思考。埃里克-埃玛纽艾尔·施米特的《布鲁塞尔的两位先生》收录了作者的5个短篇,写到各种各样的爱:夫妻之爱,同性恋,三角恋,偷情,父爱,孝心,还有对艺术的爱,对人类的爱,这些爱的故事构思精妙、悬念迭起,充满对生命、对人性的追问,这使得他的作品自始至终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洛朗·戈德的新作以英雄史诗般的笔触记录了亚历山大大帝的临终岁月,让-克里斯托夫·吕芬的新作《伟大的心》则再现了15世纪法国商人、查理七世的财长雅克·柯尔的一生。吕芬是2001年龚古尔奖得主、法兰西学院院士,身兼多重身份,创作轨迹和其社会活动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这部新作以回忆录的形式记录了雅克·柯尔从布尔日的一个皮货商的儿子,到建立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让王公贵戚对他毕恭毕敬”,最后沦为阶下囚、被迫逃亡的惊心动魄的人生历程。作者用古典散文的优雅笔调,将历史与虚构完美糅合,塑造出一个大胆的天才冒险家、一个鲜活的“金融艺术家”形象。吕芬出生于布尔日,他度过童年的故乡正是柯尔的故乡,柯尔的人生经历曾给他的人生产生过较大影响,“在我苦涩而又灰色的童年时期,是这个人给我指明了道路,向我证明了梦想的伟大,证明了人可以在一个优雅的、充满阳光的别处找到自己的人生。”
    如果说洛朗·戈德和让-克里斯托夫·吕芬追寻的是比较遥远的历史,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夜的草》和让·艾什诺兹的《14》记录的则是离现在并不是很遥远的20世纪。《夜的草》作者再次把目光投向让他魂牵梦萦的巴黎的60年代,一个男人出发去寻找他40年前爱过的丹妮,这个神秘的女子住过大学生城,与一些可疑的人员交往,有着奇怪的经历,然后不明不白就消失了。莫迪亚诺的这部新作依然没有打破“莫迪亚诺世界”的规则,40年来,莫迪亚诺给读者看到的几乎是同一部小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让读者感受那些像重现的梦一样萦绕在他心头的往昔岁月,迷失在他那个梦幻世界的迷雾中,感受到一种挥之不去的凄凉的、诗意的美。曾获梅迪西斯奖和龚古尔奖的让·艾什诺兹近几年来保持每两年出一本书的速度,这部123页的小说新作《14》依旧在午夜出版社出版,“14”指的是1914年的那场战争:5个男人出发去打仗,一个女人等着其中的两个回来,他们会不会回来,什么时候回来,回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没有太多的情节,没有宏大叙事,作者却用“彻骨”的风格、明快的节奏描绘出一幅现实的战争画卷。
    法国几家大型文学出版社在推出大作家作品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培养新秀,在新人新作方面,32岁的年轻作者奥雷利安·贝朗热创作的小说处女作《信息理论》不同凡响,在秋季书潮中脱颖而出,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小说主人公名叫帕斯卡尔·艾特朗热,它以法国互联网行业唯一的亿万富豪、尼尔电信企业集团——自由集团总裁萨维尔·尼尔为原型,再现了“一个信息革命的神童”、一个害羞的年轻极客在数码时代,在新的通信科技世界里的惊险离奇经历。初写小说的作者,大多以自身经历或家庭故事为背景,技巧不足,但贝朗热的笔法却很娴熟,法国媒体称其具有巴尔扎克式的天赋,是“法国文学风景中的一颗新星”。
    年度大奖,几家欢喜几家愁
    年度大奖是一年之中文学活动的高潮,秋季书潮推出那么多书,夺大奖也是目的之一,因为大奖既可以“造星”,也可以让作品的销量翻倍,比方说每年的龚古尔奖获奖作品平均销量突破30万册,所以也不难想象夺奖的激烈程度。
    像往年一样,最早颁出的是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该奖颁给了27岁的瑞士作家若埃尔·迪克尔的《哈里·盖贝尔事件真相》,这是一部厚达670页的“美国式小说”。小说以纽约为背景,写青年作家马库斯·戈德曼陷入写作困境时,警方在他的老朋友哈里·盖贝尔家的花园里找到30年前失踪的15岁少女诺拉的尸体,哈里被指控为杀人凶手,马库斯展开秘密调查,发现了哈里·盖贝尔事件的真相。小说具有美国惊悚小说的特点,文笔简练,被认为是一部“成功的好作品”。
    11月3日,以“奖励最富想象力作品”为宗旨的费米娜奖提前颁出,帕特里克·德维尔的小说《鼠疫与天花》获此殊荣。这是一部传记作品,写的是原籍瑞士的著名法国生物科学家耶尔森的传奇故事。耶尔森是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助手,喜欢探险。1894年,香港爆发黑死病,他便赶往香港,从病尸的淋巴结的脓液中发现鼠疫杆菌,成功研制出抗鼠疫的血清。小说用真实的故事与虚构的情节探寻出主人公的人生足迹,充满异国情调。该书出版后不仅入围包括龚古尔奖在内的多项文学大奖,在斩获费米娜奖之后,还荣获了从该年度法国8个主要的文学奖得主中选出的“奖中奖”。
    11月7日,法国最著名的文学奖龚古尔奖颁给了44岁的法国作家热罗姆·费拉里创作的《罗马衰落的训诫》。该书被认为是一则“抒写现代人的绝望的美丽寓言”,评委贝尔纳·皮沃力挺作者,认为这本书“写个人的衰败、帝国的瓦解、灵魂的衰亡和生命的腐烂的章节令人赞叹,显得美丽而又残忍”,而该奖秘书长迪迪埃·德库安则认为,这部作品“从文学的角度来说,非常优秀非常成功,尤其是它的语言非常美,令人赏心悦目,毋庸置疑的是,作品本身的质量非常高,虽然作品的篇幅比不上它的抱负,但是我们还是把这个奖项奖给了一个通过三代人的故事描绘一个社会的历史并成功地让一个世界走进了一本书里的作者”。《罗马衰落的训诫》是一部充满哲理、寓意、末日启示的作品,调子是灰色、绝望的,充满法国哲理小说的味道,全书篇幅不长,只有204页,而且对话很少,最大的特色是语言,作者擅长使用长句和长段落,部分章节颇具普鲁斯特风格,对此,《文学杂志》评论说,费拉里的“一个句子有时会绵延数页,却不失其韵律和简洁,显示出其小说艺术的广度,也把一种充满诗意而又艰涩的语言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一天,在雷诺多奖主要评委勒克莱齐奥的倡议下,雷诺多奖颁给了一开始并不在候选名单上的卢旺达女作家科拉斯蒂克·穆卡松加的《尼罗河圣母院》。“尼罗河圣母院”是尼罗河附近一座山上的天主教寄宿女校,学校里住着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女生,小说叙述了种族大屠杀之前这个寄宿学校的日常生活,以及图西、胡图两个种族之间的仇恨加深对这个与世隔绝之地所产生的影响,作者用清新的文笔描绘出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种族大屠杀之前卢旺达的社会状况。梅迪西斯奖获得者是在法国文坛非常活跃的女作家埃玛纽艾尔·皮莱尔,《大幻境》是她的第四部作品,作者采用拼贴画的艺术手法,从报刊文章、社会学报告、教科书、实用指南、文学作品、口头语、短信、电子邮件甚至从博文中选摘若干片段,拼贴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畅销书作家,你方唱罢我登场
    2013年年初,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市场研究公司捷孚凯(GFK)与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费加罗报》文学专栏联合发布了2012年法国最畅销的十大作家,纪尧姆·米索、马克·莱维、卡特琳娜·班克尔、弗朗索瓦兹·布尔丹、若埃尔·迪克尔、大卫·芬基诺斯、洛朗·古奈尔、埃里克-埃玛纽艾尔·施米特、格雷高瓦·德拉库尔和阿梅丽·诺冬榜上有名,其中围绕着“爱”这个永恒的主题进行创作、以浪漫爱情故事打动读者的米索、莱维,以写充满深刻哲学内涵的爱的故事见长的施米特和难以界定的“无国界作家”诺冬是该畅销榜上的常青树,名不见经传的布尔丹和近年来大红大紫的芬基诺斯在2011年就已经上榜,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的迪克尔、才写了3本小说的古奈尔和50岁才出道、以《我的心愿单》一炮打响的德拉库尔则是在2012年闪亮登场的。退场的则有侦探小说作家弗雷德·瓦加斯和以《地下时光》、《诺和我》享誉文学界的女作家德尔菲娜·德·维冈。
    这些畅销明星的作品之所以畅销,首先是因为他们创作力旺盛,基本上每年都有新作出版,比方说米索出版了《七年之后》,莱维出版了《假如要重来》,布尔丹推出了《秋日的誓言》,等等。其次,这些作家大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传统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都是讲故事的高手,他们以充满柔情、爱情、冒险、幽默的故事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求,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弗朗索瓦兹·布尔丹就是这一类作家的典型代表,她擅长用简单的笔法描写动人的故事,触及现代人的各种问题:家庭秘密、离婚、酗酒、兄弟姐妹之间的复杂关系等,虽然她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作家,没有媒体的支持,但她的作品却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
    一些“纯文学作家”能挤进这个榜单的确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在这些纯文学畅销明星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卫·芬基诺斯,这位1970年代出生的作家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文坛的希望之星,他从2001年开始就陆续夺得莫里亚克奖、罗歇·尼米埃奖以及吉奥诺奖等文学大奖,2009年出版的《精巧细致》曾入围法国多项文学奖,销量突破70万册,并被改编成电影,由法国女星奥德丽·塔图主演,电影上映后大受欢迎,更带动了图书的销售。芬基诺斯最擅长用幽默的口吻探讨家人、恋人之间种种微妙的关系,并用生花妙笔给平凡故事抹上瑰丽的梦幻色彩。
    另外,这份畅销书榜所列数据为实际销售数据,这十位最畅销作家的图书销量约占法国文学图书销售额的24%,可以说为法国文学的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结语
    2012年的法国文坛,新人新作层出不穷,名家名作锦上添花,让读者重新领略到了法国文学气象万千的景象。虽然欧洲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出版领域,各大出版社推出的作品数量有所下降,但作家的创作热情却没有丝毫减退,作品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前几年被评论家诟病的“围着肚脐眼转圈”的自我中心主义和萎靡不振的创作风气不多见了,作家介入的热情更加高涨了,可以想见,在新的一年法国文坛还会迎来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