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作品简介 《没有个性的人》是一部未完成作品,按照穆齐尔最初的计划,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一种序言”、“如出一辙”、“进入千年王国”和“一种结尾” 。穆齐尔生前完成和发表了其中的前两部(1930年,第一卷)和第三部的前38章(1932年,第二卷),此后又于1937/38年完成了第三部的后续20章(第39-58章)并交付印刷。但在对校样进行校订的过程中,穆齐尔又作了很多修改,并且直到1942年作者因突发脑溢血去世时为止,修改仍未完成。除了这20章相对确定的内容以外,作者死后还留下近万页的遗稿手稿,学界在研究这部小说时,往往把遗稿部分的重要内容也包括在内。 小说主人公乌尔里希是一位刚从国外读书归来的32岁的知识分子,他从小就渴望“成为一位重要人物”,但不幸的是他“既不清楚怎样成为重要人物,也不知道何为重要人物”(35) 。他先后尝试了以军官、工程师和数学家作为职业,但这三次尝试均未实现他的愿望,反倒最终促使他决定成为一个“没有个性的人”(45),因为他发现,所谓的“个性”(Eigenschaften)已经丧失了与人的独有关系,它们独立存在,构成了一个由“没有人的个性”(169)组成的世界,因此,尽管乌尔里希身上有着现实世界所赞许的种种能力和个性,但是由于这些个性并不意味着他的人格独特性,所以他面临着自我证明的危机。于是,他决定“向生活告一年的假”,以便“为自己的能力寻找一种恰当的运用方式”(49),在他看来,对于一个想要“拯救自己的特性(Eigenheit)”(49)的人来说,这是仅存的唯一可能了。小说在情节层面的全部内容,就发生在乌尔里希“向生活告假”的这一年时间里。 一年的“生活假”刚刚开始,乌尔里希便接到了父亲的一封来信,父亲责备儿子在事业上停滞不前,毫无进步,为他不具有他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稳定的职位”和“牢固的社会地位”(86)而忧心忡忡,因此,父亲试图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帮助儿子发展事业,他要求后者去拜访“平行行动”的主要组织者斯塔尔堡伯爵和狄奥提玛,以便在行动的筹委会谋得一个职位。所谓“平行行动”,是指维也纳上层社会的一些爱国人士为庆祝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一世登基70周年而举行的庆祝活动,由于在同一年德国将举办威廉二世执政35周年的庆典活动,因此维也纳的爱国人士们将自己的活动称为“平行行动”,这个名称显示出该行动意在与德国展开竞争的实质动机。乌尔里希遵照父命拜访了斯塔尔堡伯爵和狄奥提玛,并得到了筹委会秘书的职位。在参与平行行动筹办活动的过程中,乌尔里希接触了维也纳社会不同阶层的各色人等,对这些人物和他们的种种思想的描绘和反思,构成了小说第二部的主要内容。在精神上,乌尔里希始终对这个活动采取旁观的态度,他不能从中找到他所寻找的意义。 在小说第三部中,由于父亲去世,回家奔丧的乌尔里希与分离多年的妹妹阿加特重逢,两人之间发展出一段有乱伦倾向的兄妹恋情。阿加特追随乌尔里希来到首都维也纳,兄妹二人生活在一起,过着一种近乎与世隔绝的封闭生活,并且深刻地体验到了一种类似宗教感受的神秘的“另一种状态”。乌尔里希一度觉得,与阿加特在一起的生活就是他想要的“正确的生活” ,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这种状态只能是一种短暂的临时状态,它作为真实生活的可行性是成疑问的 。以上就是这部未完成的小说在情节层面上的全部可确定的内容。 在写作风格上,《没有个性的人》最广为人知的是它的夹叙夹议的论说文(Essay) 特点。一方面,整部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论说式离题章节(essayistische Exkurse),这些章节与情节之间的关联并不紧密甚至毫无关联,仿佛是小说内部的一篇篇独立的论说文;另一方面,由于论说式章节和思辨内容在整部小说中以压倒性比例出现,极大地冲淡和疏散了情节的浓密和紧凑,因而使得小说本身在整体上也呈现出一部“大论说文”的形式特点 。传统意义上的叙述(即“讲述一个故事”)被一种反思性叙述(“思考一个故事” )所取代,人物和情节仿佛只是一个由头,或只是在履行一种为“精神上典型的东西” 提供图解说明的功能,无论在篇幅比例上,还是在小说主题的展现上,情节本身的重要性都被极大地削弱,因此,《没有个性的人》在形式上是比较典型的思想小说(Reflexionsroman),而不是情节小说(Handlungsroman)。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