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国外生态美学的渊源和发展 欧洲有人将捷克学者和艺术家米洛斯拉夫·克里瓦(MiroslavKlivar)称为“生态美学”的首倡者,但由于克里瓦本人采用捷克语写作,他的研究成果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知。北美许多学者更愿意将生态美学的起源追溯到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949年出版的《沙郡年记》(A Sand CountyAlmanac)一书。在本书中,利奥波德提出了ConservationAesthetic的概念(我国有人翻译为“环保美学”),虽然这个词不同于后来的EcologicalAesthetics(生态美学),但却包含着生态美学的主要价值观念,以至于美国生态美学家高博斯特(Paul Gobster)在1996年明确指出:“有关美学的想法——已有人将它称为“生态美学”——大多源于奥尔多·利奥波德,这在他的《沙郡年记》中达到顶峰。”[1] 当然,国外生态美学的真正开展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0年,美国学者理查德·E. 切努维斯和保罗·H. 高博斯特(Richard E. Chenoweth and Paul H. Gobster,1990) 的《景观审美体验的本质和生态》(Nature andEc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Landscape),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对景观审美体验进行了实证研究。随后,高博斯特又连续发表了《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中的森林美学、生物多样性、感知适应性》、《服务于森林景观管理的生态审美》、《〈森林与景观:生态、可持续性与美学〉导言》等多篇重要论文,他也因此成为目前国外颇有影响力的生态美学家。 进入21世纪以后,生态美学研究在亚欧美洲许多国家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了生态美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以下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形态结构。第一、保罗·H.高博斯特(2007)等人的《共享景观:美学与生态学有何关系》,促希·I·科瓦克斯(Zsuzsi I. Kovacs,2006)等人的《美学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态学的》等文本,研究生态学与美学的内在关联,梳理以生态审美为核心的生态美学的概念模式和话语系统,强调以生态审美体验的参与性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美学与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传统审美静观学说的区别。这种对生态学与美学关系的讨论,标志着生态美学研究的成熟。第二,加拿大学者夏庞德(S.R.J. Sheppard,2001)的《超越风景资源管理:正在形成的生态美学理论和可视化管理》等文本,探讨生态美学在景观设计和管理中的作用,探讨美学在影响景观变化上的重要性以及美学与生态学的对立和互补是以何种方式影响着景观的问题,凸现了生态美学的实践品性。第三,德国艺术家赫尔曼?普瑞格恩(Herman Prigann,2004)策划出版的《生态美学:环境设计中的艺术理论及应用》一书作为主要考察对象,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研究生态与艺术(大地艺术)的关系,使生态美学与艺术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四,挪威学者诺塔·特勒(Notto Thelle,2005)的《宇宙茫茫,何为我所——挪威渔人与老庄神聊》和美国学者波林斯卡(WioletaPolinska,2006)的《生态与艺术:东亚传统与西方》等为文本,探讨国外研究者对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借鉴,促进了中外生态美学思想的对话与交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