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方维规:文学的潮汐(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学批评》 方维规 参加讨论

    艺术品质并不出色的作品,是否也能成为世界文学呢?这是完全可能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受欢迎的德意志通俗剧作家,曾任维也纳、彼得堡剧院院长的柯策布就是一个典型例子:1779年至1839年间,仅曼海姆民族剧院就上演他的剧作1487次,远远超过席勒、莎士比亚和歌德的作品。当代的典型例子是《哈利·波特》。看来,一部作品是否能够博得世界文学之美誉,首先要视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接受状况,即图书市场、读者反映和文学批评的实际状况。现当代的畅销书通过电影改编和新媒体的呈现形式,更能进入人们的记忆,这是早先的文学做不到的。而在艺术审美上对读者要求不高,却善于讨好受众、扣人心弦的作品,正是全世界读者喜闻乐见的。
    在德意志土地上,约从18世纪50年代起,也就是“天才美学”逐渐兴起、传统的“规范美学”遭到轻视起,文学准则的合法性便在根本上受到质疑。被赋予“天才”标签的文学家(如歌德),不顾可能的责难,创造自己的准则。这种观念后来得到浪漫主义文学纲领的推波助澜,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的信条是:“诗人的任性,容不得任何法则凌驾于他。”自律之理念连绵不断,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价值观:重视准则,让人小瞧;无视准则,得到赏识。与这种对举相伴而生的是,贬低对楷模的效仿,推崇“革新”和“独特”。对于文化精英所推崇的文学来说,偏离准则成了准则。
    我们在此遇到一个有趣现象,也是“传统之悖论”:一般人会以为,传统经典作品是往昔时代精神的“代表”。殊不知我们知道的许多文豪其实根本代表不了他们所生活的年代。晚年歌德、荷尔德林、普鲁斯特、卡夫卡,或者陶渊明、杜甫,他们的作品能够传世,正在于他们很出格、与众不同,或缺乏时代精神。杜甫不是盛唐时代的代表,当时的诗选集未收录一首杜诗;同样,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无甚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只字未提陶潜,钟嵘《诗品》列陶诗为中品,陶渊明真正成为经典,大约用了七百年时间!不错,他们往往反传统、反惯习、反潮流,不为时人所理解,或超越了自己的时代,超出同时代人的期待视野。或许正因为此,后人才把他们的作品追尊为经典,适用于任何时代。
    在穆卡洛夫斯基看来,“若从审美准则来考查艺术史,那便是一部抵御主流准则的历史。”姚斯的接受美学也认为,一部作品与读者的期待之间的距离越大,越能体现其审美价值,而“审美距离”越短,越使其接近“烹调艺术”亦即消遣艺术。根据这种价值模式,上乘艺术作品的不凡之处,在于其对感受习惯的冲击,或者通过造成惊诧来获得新的观察方式和异常经验。而通俗文学或庸俗作品,则是不断复制语言俗套、格式化的文学类型、屡见不鲜的情感格调和多愁善感的言辞。“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之论,总在影响着精英们的思绪。
    19世纪以来,对于文学的“艺术性”和作品内涵的解析,是从事文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20世纪的状况尤其如此。罗兰·巴特在20世纪50年代对刊物的封面或汽车的造型所提供的信息做过分析。后来又出现一种极端的语文研究,即咬文嚼字地阅读文本,或曰重写文本。从文本中发现写作过程留下的痕迹,以此昭示新的语言表达。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则像他们对待语言概念那样,更为坚定地拓展了文本的意义。人们注重文学的多义性:一个文本之所以是多义的,在于它有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是多义的。按照一般看法,日报上的文章不会是多义的,否则就是一篇劣质文章;而一首诗常被看做多义的,否则就不是一首好诗。这里可以见出评价标准已从文本解释走向了文本评价:被接受者视为多义的文学文本才是好的文本。
    自19世纪起,文学开始有广义、狭义之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区分至今还没有完全消失。狭义文学概念曾引发诸多异议。文本阐释学派(例如结构主义)或注重社会维度的阐释学派(例如马克思主义学派与各种文学社会学思潮)都在20世纪下半叶主张“宽泛的”文学概念,认为这种概念拓展,能够让人在意识形态批判的层面上解析政治文本、日常文本、广告语言等。在媒介研究中,文本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媒介的建构和塑形。而在电影研究中,人们很自然地谈论导演的“图像语言”。对于这类语言,文学研究者理当有自己的评说。
    当代文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市场条件的制约:书籍成为多媒体产业链中的底本,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或网络游戏。媒介多方面地操控着文学和作家的作用过程,影响着市场和作家形象(作者可以成为商标),决定着创作者在文学场域中的象征资本(布迪厄)。为什么需要文学?对于这个问题,当今文学生活中的“现实主义者”或出版社经理早就回答了。出版社要的是发行量,一本书经估计能完成计划中的发行量,那便可以“做”,收入可观,目的也就达到了。文学的这种市场运营方式,将会长久地扭曲和损伤文学的本来面目。
    在各种访谈和文学讨论会上,如果对作家提出“为什么要文学”这个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论是小说家、剧作家还是诗人,或许早就不像从前那样,坚信文学能够改变社会。他们或许会说为自己而写,出于一种表达的欲望。不少人可能为钱而写,可是谁都不会把“钱”放在嘴上。同样,读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只要阅读时出现片刻的枯燥之感,书便会被丢到一旁,即使是一部杰作也无济于事。文学市场的深刻变化及变化了的读者习惯,如何影响文学的传播?尤其是如何影响人们对文学的评价和经典作品的界定?
    文学将要死亡的警示不断出现,其真实意图是捍卫文学,对文学不感兴趣的人是不会谈论其死亡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明显特色,是其知识上的保守倾向,它极力丑化与之争衡的新媒介,说其助长惰性,导致操纵和异化。的确,新媒介调节着集体对于文化现实的感受模式,它的价值判断及选择机制,甚至影响到文学进入人文历史的传承和记忆过程。鉴于印刷文本似乎不再是首选的文学交流渠道,传统文化的中心诉求是对书籍的膜拜和对纯文学的推崇,其不言自明的理念是:文学永远不会死亡,只要还有一个读者存在,文学就将继续活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