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古风:“意象”范畴新探(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社会科学战线》 古风 参加讨论

    ①参见古风:《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②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审美理论》,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48页;《二十五史·汉书》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91年,第593页。陈植锷和胡雪冈等人在发掘这两条资料上是有贡献的。是否有比此更早、更多的资料,还有待发掘。
    ④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52页。
    ⑤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
    ⑥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2页。
    ⑦陈乃乾编:《清名家词》第8册(顾翰《拜石山房词》),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
    ⑧古风:《意境探微》,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59页。
    ⑨类似于宗白华先生所说的“最高灵境”。关于意境内部结构的划分,较早的有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序》中所提出的“三境说”。但是、这条材料被宗白华先生于1940年代发掘出来后,至今各种意境资料汇编都没有收入。
    ⑩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63页。
    (11)曹方人、周锡山标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载《金圣叹全集》(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3页。
    (12)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98-404页。
    (13)参见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12-116页。
    (14)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3-182页。
    (15)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61页注②,第364页注①。
    (16)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康德三大批判精粹》,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48页。
    (1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95页注①。
    (1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98、400页。
    (1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98页注①。
    (20)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51页。
    (21)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目次”第12、14页;正文第26、219、270、307、322页。
    (22)恩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1853-1908),美国东方学家、教育家、诗人。他曾经在日本执教多年,期间写了大量的学习中国文化的笔记,也撰写了《中国文字是作诗的工具》一文的初稿。1919年,此文经庞德整理后公开发表。后来,张荫麟译为《费诺罗萨论中国文字之优点》一文,发表在吴宓主编的《学衡》第56期(1926年)上。1927年,《东北文化月刊》第6卷第2号全文转载。据说,柴思义(Lewis Chase)编的《英文散文选》中也收入此文,可见当时影响很大。
    (23)关于费诺罗萨论文的观点,转引自何九盈:《汉字文化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7-132页。这里根据笔者的理解,进行了选择性引用,不是原文的文字次序,但力求表达费诺罗萨的观点原义。原译中“运施”一词令人费解,改译为“运动”。特此说明。
    (24)1897年,费诺罗萨在日本执教期间,曾通过他的学生引见,拜访了日本著名的《周易》研究专家根本明道。通过交谈,他对于《周易》“以像表意”的方法特别感兴趣。(参见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250页)这里“影像”一词,王晓路则直接译为“意象”,参见王晓路:《西方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第10页。
    (25)参见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63-164页。
    (26)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英国著名汉学家,剑桥大学中文教授。著作有《华英词典》(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中国文明》(The Civilization of China)和《中国绘画艺术历史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icturial Art)等。英文版《中国文学史》(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于1901年出版,之后于1933年、1958年、1973年等多次再版。
    (27)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28)关于费诺罗萨的《中国文字是作诗的工具》一文的公开发表时间,有1919年、1920年和1921年三种说法。本文采用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雷纳·韦勒克的观点,即1919年。参见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5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246页。
    (29)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88-89页。
    (30)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31)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5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333-335页。
    (32)汪耀进编:《意象批评》,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
    (33)主要资料来源于王晓路:《西方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第93、96、51-53、61-6、142页。
    (34)林语堂:《论中西画》,载远明编:《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71页。
    (35)古风:《当代文艺美学的多维思考》,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33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