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清代“淮海文学圈”及其诗学谱系(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 马腾飞 罗时进 参加讨论

    二、“淮海文学圈”的历史形成
    从上古时期的“淮海维扬州”到清代的“淮海十二邑”,淮海地区既有“孳货盐田,铲利铜山”的富庶繁华,也有“泽葵依井,荒葛罥涂”的人烟荒凉,以扬州为代表的“名都”与“芜城”的兴衰轮回不断循环着。钱穆先生云:“瓶水冷而知天寒,扬州一地之盛衰,可以乩国运”[13]162,诚哉斯言。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明亡清兴时的腥风血雨,清代国运承平之后的隆侈巨富,再到近代盐政枯竭后的繁华不再,可以发现淮海一地的盛衰起伏与近世王朝的兴废治乱颇为合拍。在历史的洗礼中,淮海也得以成为一个独特的、超越性的历史文化版图,自立于东海之滨。
    早在西汉,董仲舒任江都相就提出了“正谊明道”这一著名命题:“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4]570董仲舒的德行风教播化于淮海之地,“正谊明道”四字堪称儒家道德理想的典范。在学术上,唐初江都曹宪以及李善、李邕父子精研《文选》,尤其是李善的《文选》注本征引繁富,阐幽发微,奠定了煌煌“选学”。南唐广陵徐铉、徐锴昆仲整理校正《说文解字》,“援引精博,小学家未有能及之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从而创立“许学”。宋初如皋大儒胡瑷,时称“安定先生”,倡“明体达用”之学,主“穷经以博古,治事以通今”,开宋世学术之先河。[15]335降及明代,泰州学派风行天下,创始人王艮出身平民,强调“百姓日用即是道”,以启蒙性著称于世。以上历代淮海前贤,究心于安身立命之道,致力于名物训诂之学,或树义立德,或推重实学,于当时和后世影响极大,由此滋育出清代圆通博大的“扬州之学”。
    就文学而论,淮海一地同样才人蔚起。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南朝江总,五代冯延巳,宋代潘阆、秦观、晁无咎等,皆文学史上之名家。明以后的淮海文学创作亦堪称繁盛。明初汪广洋之诗无愧一代开国之音,而宗臣,李春芳、张綖等淮海名流皆能够踵武前修。弘、正间文人刘春云:“维扬古扬州也,为东南佳丽之地。……以今考之,其土俗物产及巨商大贾,星聚井联,诚不减于旧,而其士习之尚文好儒则日盛矣”[16]卷一二,147足见明代淮海文风之兴。入清以后,淮海之间陆续形成了许多创作活跃的诗歌群体,其或为宗亲,或为师友,吟唱题襟,促进了淮海地区的诗歌创作的繁荣。正如阮元《淮海英灵集序》云:“我国家恩教流被百余年,名公卿为国树绩,其馀事每托之于歌咏。节臣、孝子、名儒、才士、畸人、列女辈出其间,虽不皆藉诗以传,而钟毓淳秀,发于篇章者,实不可泯”。[6]卷首淮海文学圈之所以在清代形成,并持久稳定,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地相邻,情相亲。在“淮南江北海西头”的整体格局下,十二邑棋布星罗,淮海大地州邑相邻,府县相望。晚清刘启端《大清会典图》描述了扬州府的整体方位:“扬州府领州二县六,治江都、甘泉,北高邮,西南仪征,西北宝应,东北泰州、兴化、东台。海在府东,北接淮安府盐城县界,为东台县东境,又南接通州、如皋县界。”[17]卷一七二《興地》三四在这样的地理格局下,淮海各邑毗邻相接,相去最远不过数百里。如泰州地处“(扬州)府东一百二十里……东至东台县界一百二十里,西至江都县界三十里,南至通州、泰兴县界三十里,北至兴化县界九十里,东南至通州治三百里,西南至江都县界三十里……西北至高邮州治一百五十里”[18]卷九六。淮海版图幅员适中,水网密布,兼运河、江、海之利。通州所属的如皋、泰兴二邑,“其境皆抵大江。如皋县东亦距海,自掘港东南诸盐场棋布,其间运盐河自泰州东行,经如皋入州界,而东达于吕四场,其联络贯注者为串场河”[19]卷二。这样的地理条件和交通优势为诗人走访交游、唱和切磋提供了极大便利,故较易形成相近的诗学观。如淮海于风行清代的唐宋诗之争甚少染涉,邓之诚先生认为“乃知一江之隔,不为习气所染,实赖诸李(昭阳李氏)、二王(王仲儒、王熹儒)之功。淮扬地近情亲,遂有同风矣”[20]527。另外,从方言角度考察,淮海地区在清代大体属于江淮官话区,扬州、通泰方言交流沟通无碍,在同一方水土共同成长的淮海诗人具有语言和文化上的认同感,这是创作“同声”的人文基础。
    二、习相近,学相通。淮海地区民风整体相近,各邑土风亦大同小异。如《维扬志》云:“地分淮海,风气清淑。俗务儒雅,士兴文艺。弦诵之声,衣冠之选,夐异他州”[21],又载仪征“其民安土而乐业,其士好学而有文”[21],高邮“人足于衣食,有鱼稻之富,俗多好谈儒学”,泰州“民复敦庞,士还淳厚,有文雅之风”[21],如皋“民多畏法,士皆读书,征科易集,狱讼简稀”[21]卷一一,等等。可见人足衣食,民风朴野,好儒学文是各邑民风的共性,也是形成淮海文学圈的重要因素。对于士人而言,习相近足以成为“诗可以群”的条件,而学相通则是文学圈的内部凝聚力之所在。这里不得不提及晚明以来影响极大的泰州学派,其创始者王艮宣扬“百姓日用即道”,倡导平民教育,旁涉实用之学,其子王襞亲赴村野市井讲学。泰州学派对晚明以来思想界的冲击极大,其恬退自守,致力于良知之学的启蒙思想,也成为淮海地域文化的深刻印记。东台诗人陆壎《谒王心斋祠》云:“圣道几人成羽翼,良知今已属东淘。”[8]巳集卷二如皋“地接泰州,泰州,心斋王子论学之乡也。遗民馀俗,至今未绝”[22]卷二。心斋之学进一步影响到淮海诗坛,清初“东淘十一子”中如季大来、周庄、吴嘉纪等诗人多为泰州后学。吴嘉纪本人是王艮的后裔孙婿、四传弟子,近代学者直言“野人之诗即心斋之道”[23]。心斋后人王鹤,居泰州,“与黄鳌江,徐草亭,朱云士,缪苍然,张克谦诗文唱和,著《松轩集》’[8]巳集卷三。心斋八世孙王锦,著有《瞻白庐诗》,泰州老诗人黄云以孙女妻之,王锦尝曰:“闭户即深山,何必桃源绝境乃可避俗”[8]巳集卷三,其闭户自守,悠然于学,皆酷似先祖。清代有很多淮海诗人涌现自布衣基层,这一批诗人多安贫乐道,究心于经世、辞章之学;另如宝应乔莱、高邮孙宗彝、兴化郑板桥等身为名宦名士,同样重乎实学,心系民生,都可见泰州学派的影响。
    三、人相联,吟相和。“从来淮海盛文燕”(曹寅《广陵载酒歌》),正是在地缘文化基础上,同时期的淮海诗人往往得以保持紧密联系。同宗同族的一门风雅自不必言,即使是不同州县、年齿有异的吟坛才士也颇注重酬唱往来,切磋诗艺。试举清中叶的淮海诗坛作为例证:乾隆十年,高邮硕儒李基简、兴化李光国等主持创立甓湖诗社,主要成员有高邮陈兆兰、陈桂、宋鸿儒、沈均、李贡、贾田祖、沈锜,时称“甓湖七子”。从人际关系上看,李基简是“甓湖七子”中李贡的父亲,宋鸿儒的表兄,也是贾田祖的业师。李光国为兴化诗坛耆旧,是沈均的舅父,晚年归于高邮,居沈均礐泉书屋。李光国称:“礐泉(沈均)敬余过于师,余爱礐泉过于子,其中臭味,脉脉关通,所谓文章有神交有道者。”[24]608诗社成员以风义相师,史料载陈兆兰“与弟桂及同邑宋鸿儒、沈均、李贡、贾田祖、沈锜结社联吟,时号甓湖七子,咸就正于李基简。兆兰为基简同年生,竟退处弟子之列,其服膺风雅如此”[25]卷四。值得注意的是,贾田祖之贾氏为高邮科举世家,贾田祖本人则是扬州学派先驱,与扬州学派中汪中、李悖、王念孙等文士交游甚笃。以甓湖诗社为中心,还可以溯至高邮三先生(李必恒、殷嶧、孙濩孙)、江左十五子等。若再加以细论,可以旁及更为庞大的诗人网络。淮海诗人“风雅相联”的特质相当显著,而“吟相和”的辞章联翩之盛况也于焉生成。焦循在《覆姚秋农先生书》中写道:“近时文学之盛,在前如陈厚耀、乔莱、汪楫、顾图河、王式丹、张符骧、王懋竑、吴世杰、夏之蓉等,在后则如李悖、汪中、刘台拱、贾稻孙、顾九苞、任大椿、钟怀等,皆宜从其所著书及文集中探而详之。……循所泥首再拜,为吾郡诸英灵请也。”[26]398清代不少地方诗学能够兴盛一时,甚至引领天下坛坫,淮海地区虽不能与之相埒,然亦可谓风雅不绝者。
    淮海地区以通而兼容为文化特征,但各邑之所以能够凝聚成为“淮海”,与其内部相对的封闭性、独立性关系密切。从诗人成长的自然环境以及乡土记忆的角度来考察,淮海地区是一个北近淮河,南望长江,东接黄海,西剧运河的版图,这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地理封闭性。但外向相对封闭并不意味着内生动力的匮乏,其中文化“小传统”起着重要作用。如地处江滨海角的泰州与扬州府城、江宁省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虽地处僻郡而内部人文交流频繁。在此地缘文化的基础之上,泰州于清初能远离烽火鸣镝的江南闽浙,而孕育出了遗民诗人吴嘉纪以及东淘诗人群。再如扬州城北的北湖地区,虽隶属扬州府,但水域苍茫僻远。北湖诗人群体的诗文作品表现出了对“隐逸”文化的坚守,甚至流露出强烈的“避世”情绪。北湖李潜昭“足迹不入城市,与显贵之学友不通一札”[27]36。北湖范荃晚年甚至自撰《盟鸥野老传》明志:“人固不知野老,野老亦不求人知也!”[27]37东淘、北湖等诗人群体较为排斥都邑文化与商贾文化,用自身奇崛孤傲的品行与市井尘嚣保持距离。通州地区亦然,如皋冒氏水绘园早已成为南北名士避世交游、韬光晦迹的重要场所。
    客观来看,我们可以将淮海地区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以府城、高邮、宝应、仪征等坐拥运河之势的传统“维扬地区”;二是泰州、通州包括兴化、东台、如皋等相对封闭性的“濒海地区”。研究淮海文学圈,既要注意其“通而兼容”的一面,又要注意其“闭塞自足”的一面,如此便能从整体上认知清代淮海诗学成就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