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清代“淮海文学圈”及其诗学谱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 马腾飞 罗时进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淮海”在历史不同时期有着一定的疆域变迁,根据阮元《淮海英灵集》所归纳出的“十二邑”之范围,可以将清代的淮海地区限定于扬州府八邑以及通州四邑。淮海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凭借着“地相邻,情相亲”“习相近,学相同”“人相联,吟相和”等区域人文特征,以扬州府城为中心,以泰州、通州等其他各邑为辅翼,在清代形成了持久稳定的文学圈。淮海文学圈以漭瀁阔大的水域特色,朴质精实的通壤文化以及弘文尚武的雄杰之气卓然特立。自清初至近代,这一地域的诗人一直保持着持久的活跃度,创作成果丰硕,《淮海英灵集》等总集呈现的清代淮海诗学谱系值得充分关注。
    关 键 词:清代/淮海地区/文学圈/《淮海英灵集》/诗学谱系
    作者简介:马腾飞(1989- ),男,江苏东台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清代文学研究;罗时进(1956- ),男,江苏东台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唐宋元明清诗文研究,地域与家族文学研究。
     
    “淮海”在清代泛指扬州、通州二地,属于历史地理学的概念。淮海地区有着人文蔚焕的历史,其钟毓淳雅、崇儒尚实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清代地域文学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自清初迄于近代,淮海地区的诗歌创作始终能够保持相当的活跃程度,成果丰硕。嘉道时期《淮海英灵集》《淮海英灵续集》《淮海同声集》以及近代《淮海秋笳集》等文学选集相继出现,为清代以来“淮海”地域范围的认定提供了具体参照。特别是《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以清代扬州府、通州下辖的十二邑之地为诗学版图,辑录了诗人一千七百馀家,勾勒出了清代“淮海文学圈”的诗学谱系。安介生认为:“如果说江藩所著《国朝汉学师承记》是清代经学中‘扬州学派’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的话,那么,阮元等人主持编撰的《淮海英灵集》及《续集》的出现,与明清时期‘淮海文化圈’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联,甚至可以说,这部诗集的出现,本身就是‘淮海文化圈’形成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1]今天我们对“淮海文学圈”的探讨,对清代淮海诗歌创作成就的认识,也主要基于这些以“淮海”冠名的文献。
    一、“淮海”版图及其文化特征
    “淮海”之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作为一个特指的地域概念,“淮海”在汉末已经出现。①如《后汉书》载许邵事迹云:“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2]1510许汜评价陈登时也称:“陈元龙淮海之士,豪气不除。”[2]1239东吴、东晋及南朝均定都于建康,江左一带日趋繁华,“淮海”作为这一区域的代称多见于相关文献。“侯景之乱”后,梁宗室萧世怡(一说萧圆肃)著有《淮海乱离志》四卷,其“淮海”泛指淮南、江左一带的广袤地区,甚至包括现今安徽的寿县等地。
    隋唐以降,“淮海”多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黄海以西的特定区域,即隋炀帝所云“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3]1151概指的范围。北宋著名词人秦观自号“淮海居士”,为人所熟知,他在《扬州集序》中回顾“扬州”一词的变迁时称:“三代以前,所谓扬州者,西北距淮,东南距海,江湖之间尽其地。自汉以来,既置刺史,于是称扬州者,往往指其刺史所治而已。”[4]533这里已经不再涉及南北朝时期“淮海”所包含的安徽淮南、寿县的地域。秦观指出了扬州“西北距淮,东南距海”的形势,也使得“淮海维扬州”这一地理概念更为明确。
    从史料可知,历史上不同时期,作为文化区域概念的“淮海”与作为地理概念的“扬州”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对应。上古之时,当古人只能对华夏版图进行简单初步勾勒的时候,作为天下九州之一的“扬州”代指东南沿海地区,这自然包含了古人所云的“淮海”,甚至远及江南、浙江一带更广大地区;经过了秦汉一统、天下车书混一之后,“扬州”逐渐凝聚成为“理江都、广陵二邑”的郡治,那么其地域范围则与“淮海”无直接对应关系,而隋炀帝所云的“淮南江北海西头”成为“淮海”方位的通行注解。非但扬州,通州之地也常以此自况,如清代通州诗人李琪《崇川竹枝词》开篇亦云:“淮南江北海西头,中有一泓扶海洲。扶海洲边是侬住,越讴不善善吴讴。”[5]708由此亦可见“淮海”之与扬州、通州之渊源。
    清代嘉、道年间《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的出现,为清代淮海文化版图的划定提供了重要依据。阮元在《淮海英灵集序》中自道其编撰经历云:“乾隆六十年,自山左学政奉命移任浙江,桑梓非遥,征访较易,遂乃博求遗籍,遍于十二邑。”[6]1阮序中所谓的淮海“十二邑”,即江都县、甘泉县、仪征县、泰兴县、高邮州、兴化县、宝应县、泰州、东台县、如皋县、通州、海门厅。从地理范围上看,这一区域并非某一朝一代所划定的“扬州府”所能笼括的,特别是通州之地的划属使得淮海地区坐拥江海之势。安介生指出:“明清两代扬州府的地域差异主要有无‘通州’之地,而通州处于江海之会,面江背海,形势之地,非常重要。如割去‘通州’之地,对于所谓‘淮海’自然地理轮廓的完整性以及地理环境特征影响极大。”[1]这一观点值得赞同,由此我们可以理解阮元“淮海”地域,乃以“江淮之间,东至于海”为基本范围,而清代淮海地区则可确定是以扬州府城江都、甘泉为中心,以宝应、高邮、仪征、泰州、兴化、东台以及通州四邑为辅翼之地;淮海文化是指以扬州的维扬文化为中心,通泰江海文化为辅翼的区域地理文化。
    从地理位置上看,淮海地区为徐州、海州向江南的过渡。清初置江南省,扬州府、通州皆名列其中,淮海在文化上与江南大致相近,然十二邑皆地处江北,地理环境与江南自有差异。明儒陈懿典尝言:“海内大势,以江河为界限。故称江南、江北、河南、河北。而淮又介于江河之中,淮扬四郡,以及徐、滁诸州,虽隶于南服,而实称江北。”[7]卷三《抚淮小草序》,680考察江北之“淮海”,水土和盐产是物质层面的两个重要方面,精神层面的“淮海文化”与此也有着紧密的关系。
    就水土而言,淮海与江南虽然都具有泽国特点,但江南叠交映,多山水欸乃之清音;淮海多水少山,整体呈现出云水苍茫的平远格局。在水乡成长的淮海诗人,其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创作内容等诸多方面与江南文人有所相同,如方觐有《召伯埭上作》:“前年埭上望,湖水白连天。今年埭上望,麦浪青无边。欲寻旧日买鱼处,田家便是打鱼户。记得门前白板船,藕花香里人来去。”[6]丙集卷二全诗读上去似与江南诗人所写无异,“江南”与“淮海”看不出多少差别。不过如果读更多作品的话,还是能品出其中的“淮海味”的——这是一种“盐味”。如张楷《读许给谏修复五塘全疏》:“扬州城南江水曲,扬州城北淮水绿。长海大江势蜿蜒,土肥泉甘称膏沃。由来此地盛繁华,买盐贾客竞浮夸。西北三山好风景,春到游人不到家。”[8]巳集卷二此类描绘水乡平旷、鱼盐丰饶之篇什在清代淮海诗人笔下出现得相当频繁,描写海风峻寒、灶户之劳的作品也在在可见。
    就盐产而言,通泰一带的灶户海盐文化,与江南文化可谓大异。进一步说,清代淮海一地文化兴盛,本是建立在盐业经济繁荣的基础之上的,通泰为产盐大区,灶户毗邻,而扬州府城则是盐官及盐商密集之处。清代设两淮盐运使司,盐业史上形成了“淮南”“淮北”的概念。“淮北”指以淮安为中心,包括海州(今连云港)等地,“淮南”则以扬州为中心,包括通、泰之地。清中叶,淮海盐业积百年之雄厚,成为该地域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也是最为瞩目的文化符号之一。可以说,海盐文化,是淮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淮海文学圈,既要重视江都、仪征、高邮等传统维扬文化滋养下的人文沃土,也要兼顾通州、泰州等海盐文化的代表区域。
    由于北接徐淮、海州,淮海民风带有徐淮一带的粗豪雄杰之气,与稽古崇文之风互为表里,兼北地、江南二者之长,目之为“弘文尚武”亦无不可。扬州府城历代文运昌盛,沾溉周边,以至淮海犷悍之气、尚武之风则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我们查阅清代江苏各要员的上疏奏议,在形容淮海民风之时,“犷悍”二字较为常见,如吴文镕曾上疏言:“江苏淮海一带,民风犷悍。”[9]卷五《查明江南武弁运丁被参各款折》铁麟任漕运总督时上疏亦云:“淮海一带,民风犷悍。”[10]230淮海地区的尚武之风,除反映于民俗风尚外,还表现为武举兴盛。根据许友根《武举制度史略》的名单统计,有清一代江苏籍的武状元共计八位,而淮海地区就有四人,其中扬州府三人,通州一人,占全省的半壁江山。这样的文化生态进而影响到了当地文人,清代淮海涌现出许多文武兼备型的诗人。如卓尔堪幼学击剑,挽五石弓。年未二十,从李之芳南征平叛,“为右军前锋,摧坚陷阵,身被数创,犹居士卒先”[6]甲集卷一;再如李岐“性游侠,以老拳名淮海,推为第一,然其状有儒者风”[6]丁集卷四;江都唐绍祖早年入都,宰相明珠延其课子,授经之暇,傍及书射,后见武学废弛,乃躬自诱射,掇高科者,指不胜屈。明珠赞叹曰:“此真文武全才,勿徒以江南名士目之也。”[6]丙集卷二
    淮海地区不少武人出身者也有着较高的诗学修养,甚至无愧名家作手之称。对此阮元不无得意地说:“江都浦村张家,甘泉黄珏桥之焦家,即公道桥吾家之阮氏,皆以武世其家,而无不熟悉经史,善诗歌,博学能文。”[11]9可以说尚武英豪之气在淮海地区始终未曾磨灭,中古以来,江南地区的雄杰之气逐渐被衣冠世家的温文尔雅取代,淮海地区则不然。翰墨诗书之泽的加深,依然未能冲淡其本然的“劲躁”之气,文人多豪杰之风。如宝应陶季“不事举业,为五岳之游。北抵燕赵,南浮沅湘,西踰太行,东历海岱,所至辄交其贤豪长者”[6]甲集卷二,这样嵌崎磊落之豪宕文士在清代淮海地区举不胜举。
    近代程沧波云:“南通僻处大江以北,由江入海之要道,其人文有异于苏松常镇者,盖苏松文胜于质,而常镇则质胜于文。至于淮扬通泰,文质之外,乃具中原奇旷之气,其人事功文章,每超越于寻常。”[12]78这一分析具体而精辟,南通之人文特征,在清代淮海地区是具有代表性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