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论纲(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理论与批评》 董学文 参加讨论

    这种不够,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问题,迷信西方文论,往往陷在所谓“文本”、“叙事”、“审美”或“文学性”上“兜圈子”、“打转转”;二是疏忽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想的深度开掘,随意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同各式各样西方学说“融合”、“拼组”、“嫁接”,把文艺理论搞成不伦不类、似是而非的“人学”、“美学”或“玄学”。结果,丢弃了理论参与和指导当代文艺现实“塑造”的功能。结果,“唯启蒙论”盛行,“唯个性论”铺张,“唯艺术论”泛滥。[15]因之,我认为根据现实需求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文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反思和批判研究中构造一个合理的文论框架,积极回应一系列与之相悖的观点和意见,对其理论的体系架构、基本概念、关键范畴及所针对的现实问题做出明确的界定,形成大致的轮廓,并合理处理好同历史上其他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态之间的关系。这样,在当前整个文艺理论格局当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才能树立起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在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过程中,发挥原创精神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复杂问题,是在做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但这不意味着从零开始。在文论建设上,我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做法,不赞成把以往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果一页一页地掀掉。同时,我们又承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一个在批判和实践中不断为自己开辟前行道路的发展的学说。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就需要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遗产加以继承、清理和光大。只有对上世纪进步的、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文论历史进行合理的确证,严肃辨析文论史上的一系列误导、误判甚或恶意曲解的思潮,正本清源,扫除障碍,返本开新,才能筑牢“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根基。也就是说,在宏观的大目标下,只有把构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一系列理论命题细化,骨头一块一块地啃,饭一口一口地吃,这样才能避免空疏、空洞、空泛和大而化之的毛病。
    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问题上,亦应如此。传统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洪流,只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它才能成为活的存在,其精髓才不会被遮蔽和消解。“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只有对当前文艺理论和批评上的一系列流行概念、范畴和潮流加以厘清,并找出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根脉,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种新的理论形态与范式。
    以“人民性”为例。这当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DNA,因为它的思想内核与根本使命,是要随着时代进步不断给广大人民群众争得更多更大的审美享受和艺术权利。人民群众应成为文艺的服务对象、力量之源和行为主体,这一点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来说是不会改变的。但是,“人民”的结构和成分会日益多样,其范围会不断扩展,功能和作用也会与时移动。我们只有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才会将文艺的“人民性”问题提到新的时代高度,才会同非社会主义的文艺做本质的区别。这同照顾人民需求的多样性和批判性是不矛盾的。非但不矛盾,反而正是这一点开辟了人民需求的新视野和新天地。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正是考虑并兼顾到新时代“人民”内部结构的复杂性,才使得“人民”的内涵得以落实,“人民”内涵的演化得以体现。此外,我们也必须看到,文艺“为人民”的思想在近二三十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离。由于受到抽象“人性论”和“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影响,文艺创作不再关注大众的生活和感情,很少顺应人民的意愿,而是病态地同极端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和娱乐主义扭结在一起,文艺的“人民性”也因此变了味儿。这个时候,我们在构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过程中,厘清人民文艺的脉络,规范“人民性”的内涵和外延,重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就具有了针对性极强的现实理论意义。
    无疑,学科的本质是学术和学理,没有学术和学理的学科,终究是不完整、不完善的。建设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学术话语体系,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特有功能。
    历史已经到了从根本上扭转多年来文艺理论建设总是跟在西方文论后面走,把别人的学说视为圭臬或将自家理论视为别人的学说延伸的被动局面的时候了;已经到了重新焕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生机与活力,改变长期以来被冷落、被扭曲、被污名状态的时候了;已经到了通过合理转化本民族和国外优秀文化遗产,来创造出一种新的文论话语方式,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尊严和阐释能力的时候了。那种认为“文艺理论学科到底应该怎么办?似乎没有新的出路,只能看是否能坚持一条路走到黑”[16]的焦虑,是大可不必的。
    总之,我们要防止“告别理论”的倾向,重建我们的文艺理论理想,加强文艺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总体质量和水平的跃升,用接地气的、充满创造力的、系统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新形态,去占据文艺理论多元坐标系的中心地盘。这是中国文艺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与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