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吟唱”的非常态化与超常效应——先秦两汉“吟唱”文体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学研究》 胡大雷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先秦两汉时期,政治家在进行政治宣传时,非常态化的运用“吟唱”体,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一,本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说唱、谐隐、反语、寓言故事、格言等渗透和穿插进入政论著述中,被大众所乐于接受。其二,本为自我吟唱、用以抒情的“歌”,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间以大合唱的表达方式,构成了巨大冲击力。其三,本为吟咏当前为主的具有新闻性的民间讴谣,当加入具有前瞻性诉求、实现性愿景的内容,满足接受者的现实需求或潜在需求,引导其投入行动。其四,《诗经》作品,因其士人阶层最为擅长而用来论证舆情,进入政治空间,得到口耳相传的、讽诵式的大众传播。这些“吟唱”体,因其非常态化的运用,实现了传播效应的最大化。其传播学意义在于:文体的传播效应,虽然决定于一般规律,但还因受众而异、因表达方式而异、因内容而异、因运用于何种空间而异,都是由于突出或夸大其文体某些特点,而实现了超常的传播效应。
    关 键 词:吟唱/歌/讴谣/引诗/传播效应
    作者简介:胡大雷(1950- ),男,文学博士,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的研究与教学。
     
    王充《论衡·定贤》称“口出以为言,笔书以为文”[1](P420),“口出”与“笔书”两种表达方式所形成的文体,在后世都落实到“笔书以为文”以流传,但在传播方式上,“口出”仍保持有自己的传播特点。刘勰云:“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2](P1079)从普遍意义来说,“有常”,指各种文体的体制规格与运用是有规定的;“无方”,指各种文体的体制规格与运用是处于变化中的。此处讨论先秦两汉时期“吟唱”体,或吟诵或歌唱,文人或单方面突出其体制规格的某一方面而运用之,似还不能称之为与正体、常体、惯体、定体相对的破体、谬体、讹体、变体等,但确实是其非常态的运用;“吟唱”体的如此非常态,却在传播效应上有着奇效①。以下简述这种现象的几个类型,以探求中古时期“吟唱”体发展的传播学意义。
    一、“吟、唱”等通俗文体被先秦诸子关注——文体的跨界运用
    政治家选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吟唱”文体以进行政治宣传,就是看中了其易出口、易传播、易接受的传播效应。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社会上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对自然界、对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游说宣传,互相辩驳,著书立说。如齐桓公召士养士,齐宣王之时,在稷下扩置学宫,招致天下名士,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百家之学,会集于此,自由讲学、论辩著书。他们“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3](P2346)论辩,是他们的主要武器,诸子百家论辩的接受对象有三,一是君王,其观点合乎君王的心愿,就能得到实施,这是最大的成功,如《商君书·更法》载,“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公孙鞅的言论获得秦孝公的支持,“于是遂出《垦草令》”[4](P13-18),变法开始。二是论辩对手,驳倒对方也是最大的胜利,如曹植所说“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呰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5](P593-594)。三是其观点得到普通民众的认同,也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墨子讲自己的言论要“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6](P172)。因此,如何在论辩中取得上风,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如《荀子·非相》就讨论“谈说之术”:
    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欣驩、芬薌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虽不说人,人莫不贵。[7](P53)
    “矜庄”、“端诚”、“坚强”等是指论辩谈说时的动作态度;“喻之”、“明之”是指论辩谈说时运用的语言方法;而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常无不受”、“人莫不贵”。为了这个目的,在严肃的政治论辩中介入喜闻乐见的文体来吸引大众,就成为先秦诸子著述时常常要采纳的方法。
    荀子不仅讨论“谈说之术”,而且在如何选用文体以宣传其政治观点上有所践行。《荀子》中有《成相篇》,以民间说唱艺术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是荀况把“口出以为言”的方法用来著书,以求利于更广大的世俗群众的接受的一个实例。“成相”,中国先秦民间说唱艺术,是一种公共演出。“相”是一种击节乐器,郑玄注《礼记·曲礼》“邻有丧,舂不相”曰:“相谓送杵声。”[8](P1249)其形制有两说,一说为舂相,另一说为搏拊,以手拊拍。其演唱方式,或是以手拊拍以配合说唱,或是古代舂米时所唱的歌,如史有“戚夫人舂且歌”的记载[9](P3937),《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成相杂辞》十一卷,王应麟称:“相者,助也。举重劝力之歌,史所谓五羖大夫死而舂者不相杵是也。”[10](P177)《荀子·成相篇》的文体字句排列整齐,换韵有一定的规律,每节都是三三七四七的文字格式。主要从两方面宣传儒家思想,一是历史经验,二是民间普遍性经验,前者如:
    请成相,道圣王,尧、舜尚贤身辞让。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7](P462)
    思乃精,志之荣,好而壹之神以成。精神相反,一而不贰为圣人。
    治之道,美不老,君子由之佼以好。下以教诲子弟,上以事祖考。[7](P461)
    这些没有叙述故事,又没有散文说白,这应该是说唱的文本,因此不能算真正的说唱;但作者要用这种通俗的文艺形式来阐发他的政治观点,内容明白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说是不可多得的通俗文艺作品。先秦诸子虽然以理论性著称,但在其著述中又介入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吟唱”文体,看中了“口出以为言”的宣传形式,除了荀子是这样做的,其前还有《老子》以格言、谣谚为主的语言构成,也有利于传播的考虑。
    又,《荀子》有《赋篇》,篇中的五篇赋,每首描写一件事物。其前半是一种句式较为整练而接近于诗的谜语,后半是一种句式较为散文化的猜测之辞,如:
    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与?简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性不得则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与?匹夫隆之则为圣人,诸侯隆之则一四海者与?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7](P472-473)
    用猜谜的方式来宣传儒家的“礼”,以“赋”的方式来宣扬“礼”,而所谓“不歌而诵谓之赋”,赋的传播方式在于吟诵,就是为了把群众喜闻乐见的“谐隐”以“口出以为言”表达出来,以利传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