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论自然生态审美的三大观念转变(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 赵奎英 参加讨论

    三 从对象到家园
    在西方的自然审美理论和审美实践中,把自然作为一种对象来看待也是具有深厚传统的。就像形式主义的自然欣赏可以追溯到康德的审美形式主义那样,这种对象化的自然审美方式也是与康德美学设定的审美主客体关系框架分不开的。康德的这一框架首先是为近现代以来的艺术欣赏确立了标准,这一标准又转而为自然的欣赏立法。尽管把艺术作为一种独立对象进行静观的艺术欣赏模式并不是从康德开始的,但康德美学无疑继承了这一传统并极大地推动了它。正是主要在以康德为代表的审美框架和艺术观念的影响下,那种将自然物从其所处的环境中分离出来,像对待孤立的艺术对象那样进行欣赏的“对象模式”才产生了。
    但把自然当作对象来欣赏或当作对象来研究的对象化思维模式,绝不只是西方才有的,在当今中国的自然美学研究和自然审美实践中,也非常常见。但这种已经被我们用惯了的对象化模式的确是需要批判反思的。在以伯林特和卡尔松为代表的西方当代环境美学研究中,这种批判反思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尽管二人存在着诸多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试图通过把自然视作“环境”来克服传统的把自然视作“对象”的不足。只是这种从对象到环境的转换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又仍然存在着一些明显问题。我们知道,伯林特受杜威经验哲学和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影响,强烈反对把环境看作客观的、孤立的与主体相分离的审美对象,认为环境是在“积极的体验中形成的整体”,它是与人的知觉体验连续一体的。用这种环境概念代替自然概念时,的确可以突破对象模式在人与自然、自然与其他现象之间造成的限隔,但它也可能带来消解自然本身的存在的后果。因为这样一来,自然也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连续体,在这里已没有“天工与人工、内在自我与外部世界”等等的分界线(17),一切都是自然、一切也都是人工,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自然本身那样的东西。既然自然没有属于自身的存在,专门针对自然的敬畏、保护和研究既不需要也无可能,对自然的生态审美也无从谈起了。尽管强调相互联系也是具有生态观念的表现,但如果仅仅强调各种联系而不承认自然本身的存在,这样的生态观念便失去了根本的支点。与伯林特主要把环境看成主观化的知觉体验连续体不同,卡尔松主要把自然环境看成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物。卡尔松针对对象模式的局限,提出“自然是环境的”,意在通过环境的“环绕性”说明自然整体的不可分割性,自然欣赏的动态性、整体性和包容性。但卡尔松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一方面反对对象模式,提出自然是环境的,另一方面又继续把环境当作对象,并致力于提出一种普遍的“以对象为中心”的环境美学。不管这里是何种意义上的对象,都仍然是把自然确定为对象领域,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放置到主客体关系的框架中,使之成为相互分离、二元对立的东西;并且“对象”总是暗示了人类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这使得卡尔松的环境美学虽然极力地避开人类中心主义的指责,但实际上仍缺乏一种真正的生态视野和生态精神。造成卡尔松这一矛盾的根本症结在于他仍然是从认识论对象化的思维方式看待自然、看待环境的。
    海德格尔曾指出,从认识论对象化思维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然把主客体关系设置为前提。但若从现象学存在论角度来看,人与世界最源初的关系不是认识关系,而是人在世界中存在也即“在世”关系。“在世”就是“在家”。我们只有从“在世”或“在家”角度才能真正地谈论自然,谈论环境。海德格尔早在《存在与时间》中就已经注意到,“现在有很多关于‘我们有一个环境’(Umwelt)的谈论”。但他提出,“如果不对‘有’进行界定的话,这些说法就没有从存在论谈出任何东西”。甚至认为那种“被生物学包括生态学假定和运用的环境,严格地说,根本就不是环境——因为它不是一个环绕的世界”,而是一种由植物、动物之类的存在者组成的“特定环绕物”(18)。在海德格尔看来,环境不是特定存在者或自然物的聚合,不是可以现成拥有的对象,而是一种“世界”现象。而“世界”在每一种情况下,“总是已经先行被揭示出来的,通过它我们返回到存在者中,我们与存在者相关并栖居在存在者中”(19)。环境因此是那种我们最直接居于其中的,关系着我们每一天,对我们一贯至关重要的“住所”(20)。我们知道,生态的原意就是住所、栖居地、家、海德格尔把“环境”理解为“住所”,这说明他的现象学存在论环境观从一开始就是生态的。
    只有当我们不是把环境看成对象,而是看作人栖居其中的家园,才能真正实现自然审美的生态化转变。也只有当我们把自然当作家园来看时,我们才会更切身地关心自然、热爱自然。生态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曾经说,当自然作为风景被管理时,自然的美只是一种愉快,为了保护它而做出禁令似乎不那么紧急,但是这种心态会随着我们感觉到“我们在地球上的家里而改变”。罗尔斯顿还指出:“这是生态的美学,并且生态是关键的关键,一种在家里的、在它自己的世界里的自我。我把自己所居住的那处风景定义为我的家。这种‘兴趣’导致我关心它的完整、稳定和美丽。”(21)我国的生态美学研究者同样非常重视对自然的家园意识。曾繁仁先生早就把“家园意识”看成生态存在论美学的基本内涵,并把它作为生态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多次加以阐发和论述(22)。高建平先生也曾谈到,生态美学应该“从培育这种感受性态度入手,从探寻对世界的亲和感出发,以实现对环境的家园式感受为旨归”(23)。
    把自然当作家园,其实也不只是中西方当代学者的看法,它也植根于中国古代以天地自然为家的宇宙自然观念中。这可从“宇”、“宙”两字的构形都与“空间屋宇”有关上看出来。但人们却逐渐忘记了这一古老的宇宙家园自然观,把自己从家园中抽离出来,站到自然的对立面,把自然当作对象横加利用、探究和征服,既造成了生态环境危机,也带来了严重的精神问题,使自然与人的存在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险。因此,当今的生态美学研究应该有助于人类重返家园。但要想让人类重返家园,应该首先让人意识到哪儿是家园,应该首先培养人的自然家园意识。因此我们主张,对自然的生态审美,应该实现从把自然当作对象到把自然当作家园的观念转变。对自然的生态审美经验也可以说就是一种在自然中“在家的经验”。
    按照通常的看法,审美必须有对象,审美就是对对象的形象进行表象,如果把自然当作非对象化的家园,我们如何还能获得对自然的“审美”经验?从现象学存在论角度看,自然的美不在于自然对象的形象,而在于自然存在本身的显现。对自然的审美不是对自然对象的形象的表象,而是对自然存在本身的显现的经验。我们知道,任何表象都是主体的表象,但显现却是事物本身的显现。对于特定的审美经验发生来说,当然离不开特定人的出场,但自然的显现却不是由人决定的,它是一种自行涌出和自行绽放,它是不假人力进行的,也不以人为目的。人只是在自然审美经验发生的那一刻经历到了它,听凭它的“存在完完全全地呈现出来”,在它“存在的呈现面前惊奇不已”,在“它旁边逗留,任凭它指引”(24),而不能对它做出任何改变。当自然被视作对象,自然审美被视作对自然的表象时,人作为表象主体处于主导和中心地位,容易实现对自然对象的控制和歪曲,自然本身的存在是不容易显现出来的。但当我们把自然当作家园来看待时,自然的存在本身更容易显现出来,自然审美经验因此是更容易发生的。
    海德格尔曾经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这里的语言不是日常意义上的语言,而是本质意义上的语言,也就是存在本身、自然本身的语言,他也把它说成大道本身说的话,也即“大道道说”(Sage)。作为存在“家园”的“大道道说”有两个根本功能,那就是“显示”与“聚集”。所谓“显示”,是指“道说”既澄明着又遮蔽着把世界开放和端呈出来,让天地万物都如其所是地到场现身。所谓“聚集”,即是指“道说”把所有存在者“聚集人相互面对之切近中”,使“天、地、神、人彼此通达”(25)。而当所有存在者都能如其所是地自由显现并亲密地相互切近时,天、地、人、神四方世界进入自由游戏,人与天地万物达到原始的和谐同一,“存在的真理”便自行发生,自然之美便自行“闪现”,这也便是海德格尔所说的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或“在家”的经验。这种诗意地栖居或在家的经验,也可以说正是把自然当作家园的生态审美经验的内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