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践价值意义上的文学 既然在理性的意义上仍然难以给文学框定个子丑寅卯,那么,不如完全回复到文学生长的原态中去。其实,文学压根没有现代专家、学者尊奉的那么专业,那么高不可攀。文学始终是与人的生活相伴随的一种非物质存在,是人的生活的附属产物。文学最早是从民间产生的,也就是说,最早的“作家”是普通的劳动人民。文学是在他们劳动之余,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萌生(或曰“创作”)的调剂生活和情绪的乐子、段子,也许就是一些有点趣味、幽默感的语言形式或游戏。后来这些语言形式或游戏被那些识文断句、有文化的文人雅士发现,其中的趣味、魅力也被他们发掘,予以整理、记录,甚至加工,成为规范性的所谓的“文学”。文学由“自发”转向“自觉”。“诗三百”大部分是纯粹的民间文学作品,而《诗经》后来则成为中国主要文学种类诗歌的源头,无论是四言诗、五言诗还是七言诗,甚至辞赋的产生和发展,都不能说与《诗经》没有直接的关系。乐府诗主要是民歌,其中精华也是民歌。乐府诗中的民歌对后来的歌行体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的采诗制度,说明民间文学异常活跃。而小说在成为文学的宠儿之前一直是民间的产物,从话本、传奇到“小说”的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民间智慧的长期滋养。可见,文学在成为文人的擅长之物之前,一直是劳动人民的专利。 劳动人民为什么是文学的主体?说明文学一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文学是人们的生活之所需。而这种“生活之所需”是指对人的有用性而非实用性,即于人有价值而非实用价值。从根本上说,文学既非人生规划,亦非工作计划、建构设计,它不可能为人或社会提供生活模本和发展蓝图,人们不可能亦步亦趋地按照文学叙事的样子去生活,文学叙事不一定能够转化为人们的真实生活。但是,文学表达了人们的愿望、渴求、理想、旨趣,这些因素不一定是现实的,但却是人的一种真实需要,只要人类还生存着就须臾不可缺少。这就是为什么劳动人民不由自主地创造了“文学”的原因。人是一种能动性、丰富性、社会性的动物,存在着动物本能之外的其他需求。人不仅需要生理上的满足,而且需要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也就是说,人在实现了生理上的存在之后,还要看到生存的乐趣、动力,以便找到持续生存的理由。富足容易产生虚无,贫困易于让人失望悲观,无论是富足还是穷苦都需要发掘持续生存的动力和乐趣。特别是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已经让他们生理上非常疲惫、困厄,心理上、精神上的慰藉、补偿就成为继续生存下去的重要支柱。 当然,能够给予人们精神支撑的不仅仅只有文学,譬如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学说都能给予人们精神上某种支持。然而,对于未受专门教化、朴素的劳动人民来说,那些抽象的教条、艰深的理论难以通晓,难以接受,因而将其转化为精神支撑是困难的。文学叙事是对人的生活形态全方位虚构、描摹,甚至是生活图景的模拟,近似真实,枝叶丰满,情态丰富。它主要不以说理教导让人明白是非曲直,而是让人物的活动轨迹、行为方式、故事演变的结果等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活动,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欲望,让人们在感受和体验中自我辨别善恶对错。在文学中,人们的愿望、渴求、理想、旨趣隐涵,寄予在人物、故事、情节等展开的逻辑之中,生活的肌理、价值、意义和人们的基本诉求也蕴含于文学叙事之中。虽然文学虚构的生活图景并非人的真实生活,虽然文学展现的“生活图景”并不能让人们按图索骥地重复,但文学让人们在“虚构生活”中近乎真实地看到了对象化的自我,并可能从中回味出生活的乐趣和动力。文学叙事高于平凡的生活,甚至是理想化的乌托邦,但在文学的修辞手法、多种表现手段构筑下可能美轮美奂,楚楚动人,引起人们极大的冲动和向往。所以,对于文学而言,不在于人们是否能够完全按照文学的描绘生活,而在于能够激起人们多少冲动和向往。因为人类最早创造文学的时候根本就不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初衷可能是在疲劳、痛苦、无聊之时玩笑、娱乐、虚化一下自己,甚至是进行一次自我开涮。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叙事就是一种虚幻,就是让人的生活由实向虚的一种转化,而人们在许多情景中常常向往虚幻。当人们的实在生活出现矛盾、困境时,以虚化的图景予以调和、润滑、昭示,困厄也许就细而无声地度过。文学就是要构筑一种“逼真”的“非现实的生活”,而且这种“非现实的生活”还是人们极力憧憬和向往的,是人类发自内心的一种需求。文学虽然不能规划和设计社会生活,却能辅助、引领、指导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充满空灵、清幽、诗意,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渴望,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惬意,展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娴静,产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豪放,甚至生发出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慨叹。由此可见,文学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诗意地生活。 文学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存在或者文化存在,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实际上就是文学的作用或者有用性。文学的有用性并非对人们物质生活的实用性,而主要是对于人的精神发展的有用性。人的精神发展呈现两个路径:一种是理性思维及其产生的成果,如政治、哲学、宗教等,抽象高深,远离人的生活;二是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及其产生的成果,如文学艺术,直观、形象、生动,相似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种“高于生活”的本质特征是审美,也就是说,文学给我们提供的“生活”是审美的生活。文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感受、体验、参悟生活的方式。它让人抛开冗繁,以文学的修辞、形象、故事、意境等对人的生活进行审美性创造,从中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并在这种“审美性生活”的熏染、启迪、昭示下,树立和坚定生活的信念,开创人的实践意义上的新的美好生活。就此意义而言,文学是人们的一种审美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