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中西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比较(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纯菲 参加讨论

    女性审美范式不同
    就文学而言,中西文学体现的女性审美范式也有所不同,即形成了“同质异形”的两种女性审美范式:西方的“永恒女性”与中国的“性灵佳人”。西方和谐形体美与神性精神美相融合的“永恒女性”,具有偏离了父权制统治轨道的意味,是审美超越性的表现,满足着西方男性的另一种文化心理需求。而提倡真性情的中国“性灵佳人”则体现与儒家正统相悖的道家诗性精神,在中国儒道互补的文化构建中,有着与西方相比较而言更多的现实感。这两种审美范式是以诗性尺度塑造的,它们是文学想象的产物,生活在文学的疆域之中,同时也是体现历史与现实共时性存在的男性审美意识的产物。
    中西诸种女性文学形象不同
    中西诸种女性文学形象——母亲形象、妻子形象、情人形象、妓女形象、宗教型女性形象等也存有本质上的差异。如母亲形象,在诸多类女性形象中,母亲形象是一种特殊的形象:作为女人,她脱不去父权制社会加之于女人的他者/卑从印记;作为母亲,却可以超越其他类型的女性获得自己养育的男性晚辈的敬畏与爱戴。但这种晚辈对长辈的敬重在中西母亲身上表现却不同,西方母亲形象更多体现为来自于血缘的自然属性,缺失社会维度的认可,正因如此,因血缘而导致的慈母与恶母(主要为后娘)的两极形象是西方文学母亲形象的重要表征。中国孝伦理的规定,使对母亲的敬重在自然属性之上又加上伦理制衡,伦理规约的社会效应使母亲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主体”位置,既位卑又位尊,这构成中国文学母亲形象的丰富意蕴。
    对于中西女性“第二性”生存状态与女性文学形象差异性的追问,不是强调两者的对立,而是在明了差异性中达到互识、互证,以此打通中西女性的生存历史与文学历史,在共同的平台上达到双方的照面与对话。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较视域下的中西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负责人、辽宁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