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黄灿然、李桂蜜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②对大多数研究者来说,我们都是经由汉译本理解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的。某种程度上而言,每一个靠译本来讨论这一理论的人都很难谈得上是该理论的真正理解者。不过既然平台相同,对汉译本中“复调”概念的理解还是可以讨论的。在阅读中,笔者比较了大陆主要的两个《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译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巴赫金全集》中收录的即是此版)和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这两个译本在具体字句上虽有所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基本没有什么出入。所以,文学研究界对巴赫金“复调”理论的误用与译本差异没有关系。 ③《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7页。 ④《现代汉语大词典》上册,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7页。 ⑤详见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2—96页。 ⑥详见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145页。 ⑦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⑧《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43—344页。 ⑨分别见《汉语大词典》第三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版)第1032页“復”字条和第九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页“複”字条;《现代汉语大词典》上册,第1354页;《辞海》(198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3页;《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248页。 ⑩分别见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主编《世界诗学大辞典》,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页;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朱立元主编《美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5页;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第145页。 (11)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论鲁迅的复调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148页。 (12)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13)如张炜婷《论董启章〈体育时期〉的复调小说精神》,载《长城》2012年第4期;王西强《复调叙事和叙事解构:〈酒国〉里的虚实》,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杨贤稳《微型对话与大型对话:两种复调小说比较——以鲁迅的〈孤独者〉和余华的〈兄弟〉为例》,载《安徽文学》2007年第6期;李遇春《对话与交响——论长篇小说〈秦腔〉的复调特征》,载《小说评论》2006年第1期;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等。这些论文都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至少一条本注释后摘录的三句原文。 (14)(15)(16)(17)(18)(19)(20)(21)(22)(23)(24)(29)(30)(31)(32)(36)(37)(38)(4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0页,第29页,第120页,第97页,第116页,第247页,第284页,第96、97页,第137页,第271页,第118页,第24页,第364页,第363页,第103页,第279页,第324页,第363页,第268页。 (25)(39)《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页,第374页。 (26)黄书泉:《论〈尘埃落定〉的诗性特质》,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27)张晓玥:《复调诗学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28)缑广飞:《巴赫金复调理论的哲学意蕴》,载《国外文学》2008年第3期。 (33)(34)(35)茨维坦·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王东亮、王晨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87页,第88页,第90页。 (40)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