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网络文学的美学追求(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京)2014年5期 单小曦 参加讨论

    三复合符号性赛博文本
    数字虚拟创作活动使网络文学文本呈现出了复合符号性和赛博文本性,两者结合,最终形成复合符号性赛博文本。
    使用单一的口语语言或书面语言符号表情达意,向来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标志。但今天充分发展的网络文学打破了语言符号对文学表意活动的垄断,创造出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复合运作的文本形式。归根结底,这还是数字媒介开拓了文学表意空间的结果。数字技术决定数字媒介通过复杂的数字编码和解码过程,海量、高效、高质地采集、处理、储存、呈现信息。在数字计算面前,各种形式存在的信息都可以被分解为0和1这一基本“数元”,再被编织为口语、文字、图画、动画、音乐、音响等任何所需符号形式。当然通过超链接技术很容易实现上述所有符号间任意两种以上形式的兼容和并置,从而既可以形成传统平面静态再现性复合符号文本,还可以创造出立体动态的再现与模拟交织的复合符号文本。西方、中国台湾的“网络生成文学”呈现出的多是这种复合文本形态。
    前网络时代的数字文学属于典型的超文本文学。网络的兴起首先给超文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作为一种修辞和创作手段的超链接、多向叙事等超文本方法(模拟法则)比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因为新一代读者在阅读、写作、思考上,从小就接受了这种方式的训练,他们习惯接受的恰恰是按超文本“语法”创作的文本(16)。但与单机、光盘等数字媒介相比,网络给文学文本带来了更多的动态性与读者参与功能,这就使网络文学从强调交叉性文本结构的超文本,走向了更强调动态性与读者功能的网络赛博文本。简单地说,赛博文本属于更突出动态性和读者功能的超文本。赛博文本就像一部机器,“其部分或者整体运作受到一组规则的制约,允许使用者输入各式动作,以进行文本意义生产”(17)。这样,赛博文本性比超文本性更适合概括网络文学的文本特征。
    首先,网络赛博文本以多向叙事方式获得审美特色,这是其中的超文本性决定的。例如,M.D.卡弗利(M.D.Coverley)的《加利菲亚》(Califia)把大量文献资料处理为不同文本块,再将之设置为可以按多种路径进行链接的文本集合,不同读者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和此时此地的选择链接成不同故事情节。在这个立体交叉的网络系统中,以五代人三个家庭的经历,在历史、现实、神话三重时空交叉中,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呈现着无可名状的复杂人性和世间怪相(见图4)。其次,网络赛博文本具有史无前例的动态文本性。例如,诺亚·瓦吉-弗鲁因(Noah Wardrip-Fruin)等人的《无偿代理》(The Impermanence Agent)是一个窗口开在网络浏览器上面的图片、自传叙事文字文本和一个代理程序的结合。文本以一种安静的方式自动前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自动翻到新的一“页”,程序会选择读者最近访问过的一些网络页面,截取那些页面并把它们粘贴到自传文本中,从而形成了随时更新的动态文学文本(见图5)。再次,网络赛博文本开拓出了一般文学文本不可能具备的双重结构(如果还沿用“结构”一词的话)。第一重结构来自于作者的创作和设计,它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属于基础的、深层的潜在结构,是由文字、图像、音频等各种形态的文段按一定规则组成的集合。第二重结构是具体读者阅读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在作者设置的文本单元中选择和链接而成的现实文本结构。最后,网络赛博文本属于强势交互性文本。平面语言文本中的信息交互还只能停留于读者对既成文本中语义空白的“填空”上,这只是一种弱势交互。网络赛博文本存在着双重结构,如若使这种文本机器发动起来,就需要读者以更加积极的能动行为与作者形成强势交互活动。相对于传统“读者参与创作”或意义“填空”式的弱势交互性,强势交互性首先需要读者立足于作者设置的“文本单元”建构或生产出一个新的文本存在——“脚本单元”,然后才表现为意义层面的“参与创作”。埃斯彭·亚瑟斯(Espen J.Aarseth)通过“用户功能”的阐释对这种强势交互行为进行了更加具体和深入的说明。在亚瑟斯看来,读者/用户功能分为解释性(阐释文本意义)的、探索性(选择链接路径)的、组构性(对各文段进行组合)的和改写(改变、添加、删除文本块)的四大功能。在一般的文本中,读者只需发挥解释功能即可,赛博文本中的用户(读者已不准确)首先要发挥探索、组构、改写功能,然后才是解释(18)。因此说,赛博文本才是典型的强势交互文本。
    
    图4《加利菲亚》
    
    图5《无偿代理》
    复合符号性与赛博文本性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网络文学的理想文本——复合符号性的赛博文本。复合符号性的赛博文本可以生产出单一语言符号文本无法形成的复合性审美质素。它不仅能够再现传统纸媒印刷媒介语境中就已经存在的文字、图画互生意象,更要紧的是它能创造纸媒印刷文本无法创造的动态复合意象。苏绍连的Flash诗《时代》之所以能够充分展现当代人对时代的困惑、无奈、难以摆脱的矛盾认知和复杂心态,之所以能产生撞击心灵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字、图像符号之间巧妙的复合运作和复合相生关系。作品开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是方格图案构成的“时代广场”、方格中静止的影子和一个拖着影子围绕广场中间方格循环走动的人像。随着鼠标的点击,影子从一个格子跳到另一个格子,身后飘出一行行文字,讲述对这个“最嘈杂”、“最宁静”、“最阴暗”、“最有光亮”、“最渺小”、“最能伟大”、“最失望”、“最有希望”的矛盾而多面时代的复杂感受,并复沓着“我哀伤地走了”的感叹。最后是全诗的标题“时代”两个醒目的大字出现在人像打圈圈的格子中。在这一过程中,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相互激荡,文字中蕴含的间接形象与图像提供的直接影像相互补充,读者诉诸内感官的审美想象与产生于外感官的审美直觉相互融通。如此,单一语言文字无法形成的复合审美意象跃然于读者脑际,一种对时代命运的深刻体认和生存无奈的痛彻体验赫然呈现:垃圾信息不断增值和物欲不断膨胀的时代驱赶了人的现实丰富性,使其仅剩下了扁平的影子;只有被挤压成为了影子,人才觉察和醒悟,也才获得了诉说和表达感慨的身份;而拖着影子的人无论如何努力最终也无法走出这个“时代”广场,甚至只能在中间的一个格子周围打圈圈(见图6)。
    
    图6《时代》
    复合符号性的赛博文本还能够创造出一般文学文本很难创造出的“存在互渗”(ontolepsis)叙事现象和审美效果。所谓“存在互渗”是指叙事性文学作品存在论层面不同世界的共时性存在及其所发生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融通以及不同信息之间的相互渗透现象。这里的不同世界可以是作品人物面对的现实世界、幻想世界、穿越世界等,也可以是平行宇宙理论视野中的多个同时存在的平行世界,还可以是不同叙事时空中同时并存的艺术虚构世界。从接受的角度说,读者对一个世界故事的阅读必然会受到另一世界发生事件的影响,从而形成多种可能世界和故事情节的互相牵制、循环阐释、互相建构的奇特审美效果。由于一般的印刷文学叙事是按线性、平面模式展开的,文学中的多个不同世界不得不被排列为一个时间序列,以先后顺序被讲述。如果必须讲述两个并列时空中的故事,则必须“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云云,先讲一个,再讲另一个。如此,本来两个并列时空中的故事被强行置于先后时间序列,并将同时发生且可能相互渗透的立体关联关系撕裂,再将之压缩为同一平面。在赛博文本中,存在多种叙事路径,可以从容设置并列时空中的故事,可以以立体交叉方式表达它们的内在关联。尽管此时此刻,读者只能现实地进入一个世界,但他可以多次重新选择,进入不同故事时空。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当他重新选择进入一个故事时空时,先前那个路径中的故事情节已经构成了此时故事情节的发生背景或参照系,并储存于读者记忆中而成为了此次阅读的“前理解”或“期待视野”的重要内容,它也必将参与此次的阅读体验。在苏绍连的《假设正在发生》中,读者点击题目按顺序跳出诗句:“就快日落了,剩余的时间有限/在回家的路上假设数以万计的乌鸦降临/淹没车子,黑色的潮水形成了意象体/剩余的时间有限/在回家的路上/假设云的重量如铁,向下坠落/在云中驰骋,灾难的意象体反复出现。”后面设置了“1.假设车子是鱼”和“2.假设车子是鸟”两个按钮,点击前者会出现:“车子则是鱼,车子便须沉默寡言/想要穿透意象体出来,游向自己的去处/那是多么困难的事。就快日落了”;点击后者会出现:“车子是鸟,身上隐藏了许多记忆/和灾难的意象体重叠,要分清是真是假/那是多么困难的事。剩余的时间有限”。这里可以形成三种阅读状况:一是前半部分诗句链接按钮1阅读,可以体会到车子像鱼一样游在“黑色潮水”并“游向自己的去处”的意象;二是前半部分诗句链接按钮2阅读,可以体会到车子像鸟一样飞向“如铁的云”并“和灾难的意象体重叠”的意象;三是前半部分诗句链接按钮1再链接按钮2(或者相反)阅读,此时车子的鱼意象和鸟意象、游向“黑色潮水”动作和飞向“如铁的云”的动作相互参照,相互渗透,彼此建构,生成奇特效果(见图7)。
    
    图7《假设正在发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