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网络文学的美学追求(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京)2014年5期 单小曦 参加讨论

    二从语言再现到数字虚拟
    网络生成活动使文学创作模式发生从“再现”向“虚拟”的转变。数字虚拟构成了网络文学美学追求的重要方面。
    传统媒介时代的文学创作模式可以用“再现”来概括。再现(Representation)包括摹仿、表现、表征、表象等多种意思,总体上即通过一定的媒介符号把某种事物呈现出来的行为动作,它一般要涉及世界、主体、媒介三元关系。按拉曼·塞尔登的说法,“‘再现’可以指图画般的生动描绘或以象征表现外部客体,也可以揭示人性的一般普遍特征,或呈现自然世界外部客体后面的理想形式”⑨。如此,文艺领域的再现可以涵盖古希腊至20世纪以来书写—印刷文学范式中的大多数创作活动。问题是,无论在义涵上侧重于“摹仿”、“反映”、“表现”还是“表征”,传统书面文学大都体现为按照类比再现法则进行创作的活动,特别体现为以类比性文字符号在原子载体平面上排列呈现审美信息的过程。相对于传统文学中的再现,网络文学创作可概括为“虚拟”。“虚拟”(virtualization)的本意并非仅仅停留在与真实(the actual)对立的“虚构和非现实存在”(the fictive and the nonexistent)的东西之上,还有力量(force)、强力(power)、潜能(potential)等意义⑩。皮埃尔·列维(Pierre Lévy)突出强调了虚拟作为潜能的一面:“按照严格的界定,虚拟与虚假、虚影或虚构毫无关系。虚拟并非真实的对立面。相反,它是多产而有力量的可以拓展创造进程的一种存在方式。”(11)瑞安认为,传统时代平面文本“再现”也是一种“虚拟”,但数字超文本“就不只是一个虚拟文本,而是内部虚拟潜能向更高层次的提升”(12)。那么,这种“向更高层次的提升”具体表现在哪里呢?蒂莫西·默里(Timothy Murray)关于数字美学“将艺术创作的再现(representation)转换为了虚拟(virtualization),从仿肖(resemblance)走向了模拟(simulation)”(13)的观点,也许是比较有见地的回答。
    当代数字虚拟已经发展出了传统“再现”无法涵盖的新质素,这主要是由默里所说的新兴“模拟”法则带来的。传统环境下的虚拟的确可以涵盖再现。但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数字虚拟已经从一般性的再现、虚构走向了模拟,这就使当代虚拟远远超出了再现的范畴。如果说再现反映了虚拟的古典意义,那么,模拟则标识着虚拟的当代义涵。比如马格利特的名画《形象的叛逆》画了一只烟斗,这是典型的再现形式。如果使用数字动画技术使这只烟斗活动起来,并通过某种设置,欣赏者点击鼠标就能够从烟斗中冒出烟来,这就成了一件模拟作品。再如关于一片风景的绘画、文字描写和影片都是再现作品,而对此允许参与者在其中“航行”的3D仿真系统就是模拟作品。从对比中可以见出,再现文本或者是静态画面,或者是已经完成的叙事序列的固定呈现;模拟文本则是一套仿造事件活动状态的“行为建模”(act of modeling)和“动力系统”(dynamic system),或者说文本即动作过程本身,而非行为结果的固定呈现。再现活动是“通过人们已经总结和推断的法则来描述事件”,但不能被用于即时的干预、改变文本形态和叙事进程;模拟活动则是把兴趣点集中于非观念性“行动法则”(behavioral rules),“并把它实时运用于特别案例”以干预它的行为进程(14)。正是模拟法则的引入,当代虚拟改变了意义生产的整体运作方式,它不仅仅是把世界(外在、内心)信息以类比方式排列于展示平面之上呈现给读者观看,还可以把一切事物信息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字形式,再通过程序设计和读者实际操作行为,重组和配置资料,仿造和探索形象、场景,从而做到对事件过程予以动态建构的目的。
    模拟代表了新媒介时代的虚拟的发展趋向,但不等于说再现就会被替代。诚如弗拉斯卡(Gonzalo Frasca)所言:“作为处理现实的两种方式,模拟和再现今天是并存于我们的文化之中的。”(15)我们认为,新媒介的发展会对旧媒介环境中的创作法则不断加以共时性“融合”,而非历时性取代,因此,也许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再现会一直存在下去。当代“数字虚拟”创作活动由“再现”与“模拟”交织而成,充分的网络文学就是这种由再现与模拟交织而成的数字虚拟创作活动的产物。计算机网络为数字虚拟中的模拟法则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广阔发展前景,但仅把它们当做文字传输工具而不充分利用其可能空间,只能使网络文学创作停留于传统再现,而无法引进模拟,中国大陆的“网络原创文学”就是如此。再现是网络文学成其为“文学”的标志,而模拟则是网络文学成其为“网络文学”的标志,再现与模拟的融合或交织共生,使网络文学获得了不同于传统印刷文学的诸种美学特色。
    在诸多充分的网络文学创作中,文字叙事属于典型的再现形式,合作者以超链接方式将作者提供的文段(lexia)创建为一个新文本的行为过程即模拟。那些将再现与模拟巧妙结合开拓出新的美学意味的网络文学创作行为,值得关注和研究。比如迪纳·拉森(Deena Larsen)的《雕刻可能》(Carving in Possibilities),以米开朗基罗著名雕塑《大卫》的人头雕像半成品为底本,观者鼠标移动时便会发出雕凿的声音,同时会跳出一行诗文,而雕像也会渐趋清晰。其中,再现的诗文与模拟的雕刻之间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阐发,共同建构。诗文再现主要围绕大卫雕刻过程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雕刻模拟则随着一句句诗文的呈现而逐渐使一幅雕刻作品走向完型,象征着这种思考、感悟的深入和明晰(见图1)。苏绍连的《墙》再现部分由写在砖墙上的诗句文本组成,表述的是生活中作为异己力量的各种“墙壁”联合在一起,“冷漠”地“监视”着人们,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迫,以及人对凿穿墙壁走出围困的渴望。如果仅仅立足于再现,这首诗并没有什么特别。关键是该作在墙上和字里行间设置了六处血迹形状的按钮,当读者在感受到墙带来的精神压抑而自觉不自觉地点击按钮,即模拟“精神的凿子”、“意志的锤”敲凿墙壁时,就会在墙壁中凿开一个洞口,同时在洞口出现滴泪的眼睛、焦灼的耳朵、呼救的嘴巴、喘息的鼻子、挣扎的手和澎湃的心脏等感官鲜活灵动的影像。读者在这种模拟活动中获得的感受靠文字再现是无法实现的,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再现与模拟的配合将诗的主旨和意蕴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见图2)。摩斯洛坡(Stuart Moulthrop)的《里根图书馆》(Reagan Library)总体上应属于再现与模拟交织的数字虚拟形式的意识流小说。就一般意识流小说而言,只以语言文字再现方式展现人的潜意识流动和记忆活动。由于人的潜意识和记忆片断是碎片性的,书写、印刷环境中的文字在再现过程中一般只能形成大段或几页杂乱无章甚至没有标点符号的平面文本。《里根图书馆》完全突破了这样的叙事模式。通过数字虚拟方式,作品设置了蓝、绿、黑、红四个空间,除了作为作者叙事的红色空间外,其他三个空间分别是死去的艾米莉、失忆患者、重度烧烫病患者三个人不连贯的意识流活动。读者随机点击不同颜色的按钮可以进入不同人物的潜意识世界。再通过不同路径的模拟探索和反复访问,会发现这三个人物实际上是一个主体的三种身份。在不断的关于不同身份主体回忆的燃烧、爆炸、核试验、世界末日等意象的复现、对比、互补活动中,读者就可能探摸到一个深层叙事结构,最终建构起了一个完整的由人类文明危机带来的诸种创伤组成的主体记忆库全貌。如果没有读者的模拟行为,只凭文字再现和意识猜测很难把握到这部小说的深层结构和这种深层结构中的完整意象,当然也就无法感受到该作独特的审美意味。这个例子也说明,数字虚拟可以把意识流小说推进到一个新的审美境地(见图3)。
    
    图1《雕刻可能》
    
    图2《墙》
    
    图3《里根图书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