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晏殊、欧阳修“采莲”词论略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研究》2015年第201 诸葛忆兵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以往解读晏殊、欧阳修采莲词多有误会。其实,晏、欧采莲词都是对酒宴上歌妓表演“采莲”歌舞的摹写。晏、欧采莲词所用的主要词牌是《渔家傲》,《渔家傲》为宋代采莲歌舞而创制。采莲歌舞妓的着装或舞蹈背景布置,大致会有与采莲相关的“彩舫”、“荷花”之类特殊装束和舞蹈道具。采莲舞常见的舞蹈动作有水面划行和摘花采莲两种。与主题相应,鸳鸯是最为常见的舞蹈表演。采莲舞中鸳鸯舞蹈大致有双双相向而飞、愉悦睡眠花底、惊起仓皇徘徊等动作,象征表达男女情爱从相识相恋、两情合欢到分手别离。“惊起鸳鸯”则为采莲舞一个程式化的舞蹈动作。采莲歌舞主题都是隐喻男女情爱。对时光流逝之追惜,则是晏殊采莲词的特有意蕴。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宋代科举文献资料长编”(批准号:12XNL004)成果。
    作者简介:诸葛忆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金庸《神雕侠侣》以欧阳修采莲词《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开篇,其秀美的画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然金庸根据字面意思直解歌词“写的正是越女采莲的情景,虽只寥寥六十字,但季节、时辰、所在、景物以及越女的容貌、衣着、首饰、心情,无一不描绘得历历如见”①,却是完完全全的误解。这也是以往解释晏殊、欧阳修采莲词时的共同误解。以往多数解读或欣赏晏、欧采莲词者,都认为其作品描写了江南采莲女真实的生活场景。如,有学者认为晏殊《渔家傲》(越女采莲江北岸)是“好一幅绚烂多姿的江南水乡‘越女采莲图’……深入刻画采莲少女的真实情感和心理活动。通过这种隐喻的方法,赞颂了她们的劳动和健康爱情”②。也有个别学者认为:“晏殊的《渔家傲》十四首,就是咏荷联章体。”③这是对古代“采莲”歌舞缺乏了解而导致的误解④。事实上,晏、欧所有的采莲词都是对酒宴上歌妓表演“采莲”歌舞的摹写,其间渗透了种种香艳的情思,与宋人其他创作于秦楼楚馆的艳词审美趣味一致。
    《墨子·公孟》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⑤《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⑥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综合表演,历史悠久。宋词配乐演唱,且时时伴以舞蹈,所谓“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⑦我曾有《“采莲”杂考》一文,详细考察中国古代采莲舞蹈和采莲题材诗歌的起源、流变等等。此处想通过对晏、欧采莲词的具体解读,以文学文本对读舞蹈文本,分析这些词与“采莲”歌舞之关系,尝试钩沉宋代采莲歌舞的着装、化妆、布景、舞蹈动作、表演过程、情感表达等诸多环节,并探讨晏、欧采莲词主题和意蕴之异同。
    一、词牌的使用
    词牌就是宋词的歌谱,晏、欧今存采莲词用三个词牌:《渔家傲》、《蝶恋花》、《雨中花》。晏殊采莲词今存十六首,分别为《渔家傲》十四首、《雨中花》一首、《蝶恋花》一首⑧。欧阳修采莲词今存十四首,分别为《渔家傲》十一首、《蝶恋花》三首⑨。其中,三首《渔家傲》晏殊、欧阳修重出。
    第一,《渔家傲》。
    今存南宋史浩创作的《采莲舞》,对采莲歌舞过程有完整细致的记载⑩。歌舞过程中,一共演奏采莲曲六曲,分别为:《双头莲令》、《采莲令》、《采莲曲破》、《渔家傲》、《画堂春》、《河传》。其间,《双头莲令》和《采莲曲破》仅仅是演奏,无歌词。其余四曲配词演唱,全部歌舞过程中一共唱了八首采莲词。歌舞开始时,众人合唱一首《采莲令》;中间连续演唱五首《渔家傲》,全部由主舞“花心”演唱;结尾,众人再度合唱《画堂春》和《河传》各一首。据此可见,宋代采莲歌舞的主唱歌曲是《渔家傲》。晏、欧采莲词中,以《渔家傲》为多,就是遵循了宋代采莲歌舞曲的基本模式之创作。
    唐、五代无《渔家傲》创作,《全唐五代词》收录五首《渔家傲》,应该都是宋、元人依托的鬼仙词(11)。宋代《渔家傲》大量出现,现存最早的就是晏殊的这一组采莲歌曲作品。因其第一首《渔家傲》上阕结句为“神仙一曲《渔家傲》”,《词谱》推断曲调因此得名(12)。此说如果成立,《渔家傲》词牌名即来自采莲歌曲。翻检《全宋词》,采莲歌舞为《渔家傲》最为重要的主题。如史浩《渔家傲》云:“蕊沼清冷涓滴水,迢迢烟浪三千里。微孕青房包绣绮。薰风里,幽芳洗尽闲桃李。羽氅飘萧尘外侣,相呼短棹轻偎倚。一片清歌天际起。声尤美,双双惊起鸳鸯睡。”(13)再如丁羲叟《渔家傲》云:“十里寒塘初过雨,采莲舟上谁家女?秋水接云迷远树,天光暮,船头忘了回来路。却系兰舟深处住,歌声惊散鸳鸯侣。波上清风花上雾,无计去,月明肠断双栖去。”(14)宋人《渔家傲》或写边塞,或写隐逸,或写采莲歌舞之外的艳情,皆应该是后来创作主题衍变之结果。
    数条材料相互验证,可以大致断定《渔家傲》为采莲歌舞而创调,写采莲为曲调本意。
    第二,《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又名《凤栖梧》等,是唐、五代比较常用的词调。尤其是南唐冯延巳,写了十四首《鹊踏枝》,对北宋初期词人创作影响很深。冯延巳部分《鹊踏枝》作品,即与晏、欧之作混淆,亦可见影响之一斑。入宋之后,《全宋词》存晏殊《蝶恋花》六首,《鹊踏枝》二首;欧阳修《蝶恋花》二十一首,《鹊踏枝》一首(15)。比较而言,晏、欧创作《蝶恋花》比较多,他们对此词调相对喜爱和熟悉,故以之写采莲。晏、欧以外,唐宋留存至今作品中,没有发现以《蝶恋花》写采莲者。
    第三,《雨中花》。
    唐、五代有依托吕洞宾所作《雨中花》一首,《全唐五代词·副编》卷三将其列入“宋、元人依托唐、五代人物鬼仙词”(16)。宋人最早的《雨中花》,就是晏殊这首咏采莲舞曲的作品。其余宋人所作《雨中花》,皆无咏采莲舞曲者。大约晏殊喜爱新颖曲调,尝试以之咏采莲舞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