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精神现象学(7)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 胡友峰 参加讨论

    (二)文本阅读的惰性和阅读能力的削弱
    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也越来越趋向于媒介化。“媒介作为一种文化的技术逻辑和力量,无情的塑造着大众的文学习性。”[11]230传统的文学力量在电子技术作用下转向对“图像”的膜拜,由文学文本改编成的电视剧和电影充斥着整个文化市场,这些改编而成的电影和电视往往按照编剧和导演的个人理解来安排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改编的成果也有好有坏,有的删减情节,篡改内容,有的甚至完全颠覆作者的意图。“所以,不读小说转而看电影,不读名著转而看电视剧,成为当今‘小康文化’的一种普遍取向。这种现象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亦是全球文化的普遍景观。甚至有学者称,‘语言的转向’大势已去,‘视觉的转向’在所难免。”[12]久而久之,我们离“第一手资料”——文本越来越远,也懒于阅读,看电影和看电视比看书更轻松一点,忙碌了一天,看看电视被称之为娱乐休闲,看书就会头昏脑涨。因为看书必须专心致志,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传达的思想,电影电视则比较轻松。长此以往,人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削弱,纸质的文学会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图像的大规模涌现凸显的思考的缺乏将成为一大问题,思想会被电子媒介媒体控制,人云亦云,文学的精神不再百花齐放了,趋于类似,这对于创新能力和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来说都是威胁和重创。文学的图像化凸显了编剧和导演的功能,导演不免把巨资投入到在强大的阵容、豪华惊人的场面、美轮美奂的服装、夸大的宣传上,以此来获得票房,而作品表面浮华,内容空虚荒诞。影迷们被这些外在的东西吸引,花了钱之后,收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思考。电影为了获得高票房,还会参杂色情等腐朽文化,对于主流文化来说会产生冲击,文学的真善美被弱化,人文关怀缺乏。电影浮夸的内容,过度理想化和过度悲剧化影响人们的人生观。电影制造的天马行空的美好境界让人们误以为理想生活可以不劳而获,懒散成性。同样的,过度的悲伤也会造成如此结果。曾经有人在看完《2012》这部影片之后,相信2012的即将来临,生活缺乏动力。电子媒介图像叙事的显现造成的文学阅读能力的削弱是值得我们认真的关注的,当众多作家提倡设立“国家阅读日”[13],当文学阅读需要动用国家力量来做强制性规定的时候,这应当值得我们高度的警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