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美]托马斯·A. 巴斯.再创未来——世界杰出科学家访谈录·前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美]丹尼尔·伯斯坦,戴维·克莱恩.征服世界——数字时代的现实与未来[M].吕传俊,沈明.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5]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6]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黄鸣奋.超文本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8]陈定家.比特之镜——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9]金振邦.新媒介视野中的网络文学[M].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2]傅守祥.数字艺术:技术与人文的博弈[J].社会科学战线,2008, (2). [13]姜小玲.阅读率6年持续走低,众作家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N].解放日报,2007-03-21. [14]黄鸣奋.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15]王大衍,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6][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7]王富仁.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读书.2004, (5). [18]马大康.文学活动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9][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化的途径[M].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0]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2007, (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