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佛教与中国美学——兼论中国人的宇宙观、自然观、艺术观(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蒋述卓 参加讨论

    一、佛教的心性学说促进了中国美学对艺术家主体作用的探索,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美学的主体性意识。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哲学发生转变的时期,即由本体论的探讨转向心性论的求索,这种转变与佛教心性学说的渗透与影响有极大关系。中国早期哲学(先秦两汉)着重在本体论的探讨,所透露出的宇宙观比较偏重于似虚而实的宇宙本体论。如《尚书》认为世界由“五行”(水、火、木、金、土)构成。这一传统一直统治着中国人对世界本体的探讨,并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包括艺术思维方式。“五行”说把世界的构成具体化、实在化,它认为世界的本体通过具体现象(“五行”)就可以把握。老子的本体论“道”看起来似乎有玄想虚空的成分,但“道”也是有“有物混成”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其中的“物”、“象”都可以是真实存在着的东西。战国时的宋、尹学派则进一步明确说这种“精”就是“气”,“道”也是“气”。“气”是一个似虚而实的概念,由“气”组成的宇宙也可视为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阴阳二气和合而生万物,故《淮南鸿烈》仍然认为“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正是在这种宇宙本体论的制约下,中国人甚至把“鬼”也当作真实存在的,认为“鬼”是阴阳五行或者说精气产生错乱而变化出来的实有事物,如晋时干宝《搜神记》卷六的“妖怪论”和卷十二的“变化论”就持这种观点。
    佛教哲学认为世界是虚幻不实的,它虽然也讲世界由“四大”(地、火、水、风)这些物质构成,但它又从因缘论出发,认为“四大皆空”,“诸法皆空”,如龙树所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佛教视世界是虚妄不实的。在心物关系上,佛教强调以“心”为本。“一切世间法,唯以心为主”,“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三界唯心”,“心外无物”。
    中国从晋宋开始,佛教僧人就把佛学理解为“性灵之学”或“心学”,到唐代的禅宗,则直接称自己的宗派为“心宗”。“明心见性”理论的实质就在于发现人自身的清净之性,使人自觉自悟。禅宗六祖慧能的“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的著名故事,更是强调以心为本的典范。
    先秦两汉论艺术的产生,强调人心之感于物,在心物关系上,“心”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地位,它的“动”有待于物的感动。魏晋南北朝以后,则能深入到艺术家的心灵所能发挥作用的空间——性灵之区里去,充分阐述艺术家主体心灵在文艺创造中的积极主动作用以及心与物如何交融的问题。如顾恺之“以形写神”、“悟对通神”以及“迁想妙得”的绘画美学思想,就受到当时佛学界讨论形神分殊的“法身”理论以及僧肇提倡的“玄道在于妙悟”论的影响。山水画家宗炳也受佛教影响,认为画家感受山水,必须“应目会心”,“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将“万趣融其神思”。他也涉及到心物相互作用的问题。南齐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说,要求绘画不仅表现出所画对象的内在精神,同时也要表现出艺术家本人的内在精神。梁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篇”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强调艺术创作应该经过“目既往返,心亦吐纳”的物我双向运动过程才能完成。与汉赋的处理空间相比较,魏晋南北朝以后的中国艺术在处理时间与空间方面,艺术家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更为明显。汉代艺术气势恢弘,但混沌而不精致,艺术家的处理功用尚未充分发挥。如汉赋,往往被物所驱使,主体无法驾驭空间,艺术创造雷同化、类型化。陈时的画论家姚最在《续画品》内就指出:“立万象入胸怀”,“含毫命素,动必依真”,所谓“真”者,即心灵之诚也。于是,画于团扇之上的山川,“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中国画因此而被后人及外国人称为“心的艺术”。绘画从“人大于山”逐渐过渡到唐的以山水为主,人处于次要地位,也说明艺术家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以及处理时间与空间关系的逐步成熟。如唐代王维的《雪里芭蕉图》将四时的花草画于一张画中,则着重在表现佛教思想,是以心为主的典型,在时间与空间的处理上已然成熟。唐代张论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宋郭若虚论气韵:“出于灵府”,“本自心源”。元代方回则说:“心即境”,认为治境未若治其心。明代董其昌提出绘画中气韵的获得乃是因为“丘壑内营”。至于李贽的“童心说”,袁宏道、王世贞的“性灵”说,王夫之的情景论,叶燮的“物我相合为文章”,石涛论“受”与“识”的关系,以及梁启超的“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论,王国维的“境界论”等等,无一不与佛教心性学说有关,又都在强调艺术家心性所起的重要作用。
    中国美学还从禅宗“净性自悟”的心性论里,发展出尊崇艺术家个性,强调自成一家,强调独创,强调以无法为至法,反对复古,反对摹拟,蔑视权威的艺术主张。这也是从创作者方面,高扬了艺术家之“心”,即高扬了作者的主体精神。如明代的徐渭主张画要写出自己的“本真之心”和“逸气”,清代的石涛则强调“画中有我”,“成一家之言”,“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