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文以载道”再评价——作为一个“文论原型”的结构分析(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2015年第201 刘锋杰 参加讨论

    五 载道之“用”的教化性
    教化论源自儒家的人性论。孟子倡人性善,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认为人性恶,“人之生固小人”(《荀子·荣辱》),但都指向了人的可以教化。如冯友兰所评,性善说强调人心有善,“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即扩充),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45)。性恶说强调成为“君子”或“小人”,是后天的境遇、教育等促成的,教化成为塑造的关键,因而“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46)。结果,孟子的性善说为人的教化提供了源自人性的内在根据,荀子的性恶说为人的教化提供了外在社会文化介入的可能性,合而言之,儒家的人性论奠定了儒家教化思想的基础。源自儒家的文以载道,当然会体现这种教化精神。
    载道派认为对人进行教化比建设实际的政治更重要,这与强调道比政治重要相一致。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强调教化是政治的基础,比政治更能争取民心,从它出发才能建立好政治。教化实为立国的基础与前提。
    宋代古文运动更重教化,如柳开批评晚唐、五代以来的颓靡文风,不取今文而取古文,原因就是古文“可垂教于民”,“以道化民”,“古之教民,以道德仁义;今之教民,亦以道德仁义。是今与古,胡有异哉?”(47)石介从文的本义来推导文的教化作用:“故两仪,文之体也;三纲,文之象也;五常,文之质也;九畴,文之数也;道德,文之本也;礼乐,文之饰也;孝悌,文之美也;功业,文之容也;教化,文之明也;刑政,文之纲也;号令,文之声也。”既然文道一体,用文来实现达道的教化作用,也就自然而然,并且效果极佳。石介描绘了教化的美好图景:“灿然其君臣之道也,昭然其父子之义也,和然其夫妇之顺也。尊卑有法,上下有纪,贵贱不乱,内外不渎,风俗归厚,人伦归正,而王道成矣。”(48)石介重文与重教化的观点,相当深刻地揭示了文与教化的一致性,有力说明了教化之文参与政治建设的奠基作用。
    欧阳修反对道学家的性学,并不反对教化,即不是什么性善与性恶的探讨是第一位的,实际上修身才是第一位的。“使性果善邪,身不可以不修,人不可以不治;使性果恶邪,身不可以不修,人不可以不治。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故为君子者,以修身治人为急,而不穷性以为言。”(49)修身所起的作用是使人弃恶从善,《诗》、《书》、《礼》、《乐》等所重视与发挥的就是这个作用,作家当然应以此为自己的职责。欧阳修虽然重视现实政治的治理,坚信的却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原则,并多次以此评价当世之人。
    就儒学而言,形成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50)的共识,然后遵循“谨修教化”来行动,以便移风易俗,达到天下大治。要明了,所谓的教化是兼顾上下的,即一些人从“上以风化下”立论,一些人从“下以风刺上”立论,从而指向整体的教化意图。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上以风化下”就是“对人民实现思想统治”,所以要反对;“下以风刺上”是“反映社会下层的呼声”,所以该赞同(51)。“上以风化下”与“下以风刺上”是教化的两种路向,在不同的情境下发生作用。就对社会民众的一般要求出发,是应当“上以风化下”的,不然就没有了人们所说的启蒙工作;就对于统治者的监督而言,是应当“下以风刺上”的,这样才能监督统治者走向德治的道路,从而保证社会的正常发展。
    教化作为一种超越性的思想实践活动,是由担任了超越性的知识创新的文人来承担的,而且其内涵不是简单的政治宣传。白居易说:“古之为文者,上以纽王教,系国风;下以存炯戒,通讽谕。故惩劝善恶之柄,执于文士褒贬之际焉;补察得失之端,操于诗人美刺之间焉。”(52)文人所起的作用就是通过文学创作使得上下能够通达,有利于将国家治理好,民众过上好日子。这肯定了文人的主体地位。
    文人何以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呢?朱熹通过对诗、圣人之职的思考回答了这个问题:“曰:‘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惑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朱熹讨论了几个问题:一,为什么对于人的教化要通过读诗来实现呢?因为诗歌表现人的情感,可以通过让人领略诗歌的情感来作用人心。二,人心有邪正,人言有是非,若诗歌只是原本地呈现人的这种情感,当然达不到教化效果,甚至还会起到煽动偏颇激情的作用。这时候,圣人的独特作用出现了,他们纠正偏颇,解决是非,经由圣人修订的诗歌,可以成为教化民众的材料。三,以孔子为例,说明圣人之学正是教化的来源。“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53)圣人之学虽然不被某一时代接受,但可传之万世而具永恒性,圣人具有文化上的绝对领导权。
    金岳霖从哲学家的身份角度证明了文人的主体地位:“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的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连续地、一贯地保持无私无我的纯粹经验,使他能够与宇宙合一。显然这个修养过程不能中断,因为一中断就意味着自我复萌,丧失他的宇宙。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或尝试着行动。……他的哲学不是用于打官腔的。他更不是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关在书房里,坐在靠椅中,处于人生之外。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54)金岳霖按照希腊哲学中“哲学王”的特征描述了中国哲学家,他们是思想的统领者,也是教化的执行者。当然,要“足以为教”是有条件的,首先,他们必须以传播道统为志业,即“以身载道”,才具备传道的资格。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坚守道统,那当然不能成为教化的执行者。“以身载道”是文以载道的前提,“文以载道”是“以身载道”的形式。其次,要成为教化的实际执行者,应具有能够教化的品质,“以身载道”的哲学家必须不断地自我修养,把握宇宙精神,达到无私无我的纯粹经验状态,才能引导人们向着更高的精神境界进发。再次,这样的精神修养者不是脱离现实人生的书房学者,而是时时关注人生的行动者,这为从事教化活动,介入社会现实提供了实践保障。用金岳霖的这个标准来看朱熹的那个“生于其时,不得其位”的孔子及敢于担当的文人们,他们是完全符合的。“文以载道”的教化观与文学工具论的宣传观是大相径庭的,前者是源自文人的匡扶社会正气的载道行为,文人既是教化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提供精神资源的教化主体。而工具论中的宣传则不同,作家只是工作者,只是转达政治意见的中转人,他们可以是宣传的实施者,但他们不是宣传中提供思想的主体,他们自己也是被宣传者。同时,还有一个区别,在教化的过程中,文人既是思想的主体,也是体验的主体,他们只有亲身体验了,才能从事教化活动,大概属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类。可在现代的宣传中,作家是被改造的对象,他们所宣传的理念未必是他们所信仰的,更加没有深入骨髓之中化成自己的血肉。教化的实施主体具有宗教般的坚韧精神,而宣传的执行者只是无思地生活着。
    尽管我们研究了“文以载道”的内涵特性,将其与文学工具论相区别,并且否定它是工具性的,但并非在涉及文学政治学的建构时,我们必然全部沿用“文以载道”的理念及实践模式。作为古代的文学政治学的建构方式,这是一种经典形态,且是有效的。但就今天而言,这样的言说方式应该被取代。即使一些学者提出了“文以穿道”、“文以化道”的主张,这个“穿道”、“化道”并没有突破“文以载道”的“文—道”关系论;且无法证明提倡文以载道或文以明道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就不是“穿道”、“化道”的。我们也试图提出“文以生道”或“文以象道”的概念,提升文的地位及其对道的作用,但也没有突破“文—道”关系论,仍然是“文以载道”这个“文论原型”的一部分。如果说在古代,道成为人们思考的中心,因而也是文学思考的中心;那么在今天,人则成为人们思考的中心,因而也是文学思考的中心。所以,在客观评估载道观的历史积淀这一问题后,如果今天要提出新的文学政治学的建构目标,这应是在“文以载人”的基础上来加以思考的。把文与道的关系转换为文与人的关系,扩大与加深文学与人生的全面关联性,同时建立“以人为本”的视野,文学政治学就会展现新的面相——它将是关于人、文学与政治之间如何良性发展的学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