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文以载道”再评价——作为一个“文论原型”的结构分析(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2015年第201 刘锋杰 参加讨论

    二 载道之“道”的超越性
    载道之道不能解释成“封建统治的政治主张”,它是政治的根本、蓝图与灵魂,近于西人“政治哲学”所讨论的“政治应当如何”,而非“政治已然如此”。用欧阳修的话说,构成道之内涵的“六经非一世之书,其将与天地无终极而存也”(11)。可见道与现实政治的意涵有着根本不同,并不必然地为特定政治体制服务。曾巩认为道与“法”有区别:“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12)就是说具体的治国方略可以变,但制约治国方略的道即“天下国家之意”是不变的。文学工具论将文学视为特定政治观点与政策的反映者与推动者,强调政治指向哪里,文学就奔向哪里,文学成了服务工具。相反,“文以载道”要求文学以自己的方式来阐发与呈现道的真义,由于道的真义是恒久的,自足的,本原性的,这种阐发不是服务的,而是启示的,不是追随的,而是自主的,不是重复的,而是创造的。
    从刘勰开始直接论述文道问题,所谓的道就非现实政治。刘勰强调“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他的道是“自然之道”,经过圣人的创作而成为经典,其中并没有具体政治路线的规划。韩愈反对佛老,要树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他的道是儒家之道。韩愈认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乎外之谓德。”其所谓的仁、义是与道、德一体的,如果能自觉地依据道的规律行事,并且做到自足自律而非强求,就体现了德的特性,达到了道的状态。韩愈是怀抱美好生活想象而倡导载道之用的,“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13)。柳宗元也说:“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14)官吏是民众雇用、为民众服务的,而非相反,去奴役民众。所以又说:“君子之祥也,以政不以怪,诚乎物而信乎道。”(15)认为君子的好运所在,是真诚对事,坚信道统,为民众谋利益,才会有成就。这样的理想也许不及后人的主义那般宏大,但在今天,也是我们应当继承的一种思想遗产。
    强调道的超越性,并非否定道与日常的关联性,道是通过日常方式来实现的。欧阳修与王安石既是文学家,又是政治家,关注民生成为论道的出发点。欧阳修认为:“孔子之后,唯孟轲最知道,然其言,不过于教人树桑麻、畜鸡豚,以谓养生送死为王道之本。”将“养生送死”作为道的内涵,看似简单,实则宏远。恩格斯曾说马克思一生的贡献就是发现了人类必须首先衣、食、住、行,然后才能从事精神创造。这个日常之道,实是非常之道。欧阳修的道是指向现实的,他坚决反对那种“思混沌于古初,以无形为至道”的“舍近取远,务高言而鲜事实”(16)的言论,因为这些空言没有现实关怀,与事实相悖,与道无关。有学者认为,欧阳修的言论是针对道学家空谈修身养性而发的(17),这不无道理。但是,由此认定道学家个个都脱离现实,却是有争议的。如刘熙载指出,陈亮曾在《上孝宗皇帝书》中“贬驳道学,至谓‘今世之儒士,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可后来他又引用道学家杨时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问题,表明其“所驳者,乃无实之人”(18)。如程颐是典型的道学家,他在给宋哲宗讲书时,不但广征博引,晓悟人主,而且针对朝政,议论褒贬,无所避讳。程颐对于现实的关心,不输于政治革新派。
    王安石倡言:“诚发乎文,文贯乎道,仁思义色,表里相济。”(19)他的道体现为“有补于世”。他爱杜诗贬李诗,就因为杜诗敢于大胆反映腐败与战乱的现实,表现民生疾苦,而李诗不免多写“醇酒女人”。这当然表明王安石的评诗标准过狭,但也见出守道的操守,反映出一个政治家主张载道时,只有当道已经与现实政治相结合,才算抓住道的实质。由此看,道本来就不排斥及物与日用,只是当统治者利用权力进行宰制并剔除及物与日用时,道才离开人生,变成吃人的怪物而有悖人情世故。
    近人仍然继承道出孔孟的观点,揭示道的人生内涵,确认其普适意义。吴芳吉说:“孔孟所为道者,曰忠恕之道,曰仁义之道,曰孝悌之道,曰中庸之道;曰富贵不以其道不处,贫贱不以其道不去之道。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之道;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之道;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之道;曰喜怒哀乐发而中节之道。凡此种种,皆文以载道之所为道也。概括言之,生人共由之路,皆谓之道。文以载道者,谓为文者必由生人之路以行之也。”(20)吴吉芳偏向从人的共同道德准则角度强调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虽然缺少刘勰、韩愈理解道时的那种本体性,仍然具有超越性而不失现实内涵,这个现实内涵就是强调道与“生人共由之路”的结合。
    返回道之代表——孔孟的话语中来理解的话,毋宁说,超越具体的政治正是它的本义。《论语·尧曰》载舜对禹说:“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强调治理者如果使百姓陷入贫困,就没有资格去管理国家。“天禄永终”强调不能带给民众幸福生活的政治体制,将不具有合法性。孟子回答“武王伐纣”时说杀的是“独夫民贼”而非“弑君”,也表明推翻暴政是正当、必要的。孟子更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在此,“社稷”代表整体的民族国家,“君”代表具体的执政者,民众成为永恒的利益主体。荀子也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民贵君轻”思想确定了政治只是服务民众的手段而非目的。当这样的思想作为载道观的实质时,道成了对于政治实践的一种超越与批判。在孔孟之道那里,道非具体的政治实体,更非具体的君王,它是追求人类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文化样式。如果说它与统治相关,道与儒家“圣王”相表里,而“圣王”只有尧、舜、汤、周文王与周武王可代表,这与其说是对于具体君王的肯定,不如说是对理想君王的追寻。所以,明道之人是超越功利目的的。“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21)“仁谊”成为绝对力量支配人的行为,才会达到道的高度,因而有道之人,哪怕是五尺之童,也可鄙视霸业。苟在道上有亏,则离道叛圣,只能完成霸业而不能成就圣王之业。当然,由于孔孟带着他们那个时代的局限,无法描绘更加美好的生活图景,但他们的那个描绘,仍然属于美好生活想象的谱系,并成为这个美好想象的初始样态发挥着原型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