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陈芳喆:叙事的套路与表意的真诚(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雨花·中国作家研究》 陈芳喆 参加讨论

    二、非关乱世,毕竟佳人——探寻乔莉的成长道路
    在《浮沉2》第18章有这样一句话:“成长之痛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就像蚕要破蛹、蛹要化蝶。”⑥这是乔莉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其中的“痛”字分外扎眼,那么乔莉的“痛”从何而来呢?
    这“痛”的根源在于男权秩序的根深蒂固,无论家庭还是职场都未能幸免。乔莉的家庭是无数普通中国家庭的缩影,其种种情状实在可以用《常回家看看》来概括。每当晶通电子遭遇困境,乔莉总要与父亲通话交流,母亲偶尔会在电话中催促个人问题(即歌词中的“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作为紧张之余渗入的一丝温暖,倒也其乐融融。只是《常回家看看》的背后本就带有性别歧视色彩:妈妈负责“刷刷筷子洗洗碗”,爸爸却享受着“捶捶后背揉揉肩”;“工作的事情”要“向爸爸谈谈”,而妈妈只能处理“生活的烦恼”和准备“一些唠叨”……延续千年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格局似乎从未改变,并且形诸一种中国式男女平等,作为集体无意识流传至今。于是,中学时代的乔莉放弃减肥也好,努力提高成绩也罢,都是因了父亲老乔的开导。对于这些乔莉成长中的重要时刻,乔妈妈鲜有参与。这就是乔莉的生活环境:一个男权(父权)占主导地位的家庭。或者毋宁说,她的成长资源从一开始就来自于男性。
    通过对《浮沉》叙事模式的详细分析不难看出,乔莉从家庭步入职场,也无非是空间变换,男权话语不但没有隐匿反而更为强势。身份即原罪,对“女销售”的偏见更是常见:“前台、秘书,谁知道怎么进的销售部”,连陆帆这样一位“当机立断、人品端正”的外企高管尚不能免俗,更不要说刘明达屡劝乔莉换工作了。当所有的偏见都被詹德明以轻松自然的方式概括成“女人要打扮”“嫁人要趁早”等信条时,可以想见乔莉的惊讶。由此构成了一个强大的舆论场。
    对乔莉而言,琳达为她提供了一个“女销售”职业生涯的范本:“10年前的她也是从乔莉的境遇中一步一步走上来的。”⑦只是她们都不可避免地身处这一舆论场中,何况大多数身在其中的职业女性并未如乔莉般据理力争。反观所谓的职业女性,她们之间更多的是没完没了的斤斤计较、勾心斗角,瑞贝卡式的嫉妒、翠西式的精于算计、琳达式的女强人、车雅尼式的难缠……她们忽而好忽而恼的关系是常态,所以根本没有哪个职场佳人肯为乔莉指点一二。
    女性的缺席与畸变在《琉璃时代》中或许体现得更为明显。凤仪自幼丧母,她的家庭教育从开始就是母爱缺失的,这比乔莉更甚。十岁突遭家变,外公汪静生过世,凤仪彻底年少失怙。此时一干三姑六婆充分发挥了效力,“裹脚”便是凤仪与周遭女性第一次交锋。当凤仪终于得机离家出走,她与社会的第一次接触竟是自投罗网到人贩子门前,重点在于,不仅人贩子是女性,连带与凤仪同龄的童拐如玉也是女孩……凡此种种,均出现在《琉璃时代》第一章,就全书而言所占篇幅微末,但少时凤仪的悲惨经历也全集于此,这悲惨的始作俑者又都是女性。一直到凤仪千辛万苦投奔义父邵元任,邵元任安排表妹刘雅贞照顾她,这勉强算作对母爱的补充:“凤仪自出生以来,还没有品尝过如此温柔的女性关怀。”⑧但给予她关怀的雅贞姑姑是三寸金莲、三从四德加身的标准旧式女子,貌美温柔甚而略带忧郁。于她自身而言,她牺牲了生命也未能与邵元任结合——连自己的爱情都做不了主,又如何能左右凤仪的成长呢?她对凤仪的实质影响只在绘画方面,但凤仪终究学习了西洋画,在画风上也并未沿着刘雅贞的路子走。据此可见,凡凤仪所遇年长之女性,或封建,或邪恶,唯一圣洁的雅贞姑姑则死于非命,这进一步证明了乱世中女性的成长无法依靠女性引导者来实现,唯有男性真正有能力为凤仪的成长奠定基础。
    崔曼莉在《琉璃时代》中写道:“有些人永远掌握自己的命运,不交于他人,甚至一个时代”。在《浮沉2》的自序中她表示“这也是《浮沉》中强调的精神”。显然,崔曼莉(作者)意图将乔莉塑造成独立自强的职业女性。但部分网友(读者)表示他们不喜欢乔莉,这多少也与她的情感指向不明(所谓“不解风情”)有关。⑨单纯从文本考虑,乔莉的成长很大程度上遭遇了男权话语的介入。也就是说,《浮沉》在作者、读者和文本本身三个层面并不一致:明明是有意张扬女性的独立,却依旧跳不脱男权传统的藩篱。当然,“男性帮助女性成长”的套路已在《青春之歌》中用革命加恋爱包装到了极致,其中男性对女性的引导全部都要借助爱情的形式实现。但整部《浮沉》(包括《浮沉2》)中的乔莉都是爱情缺席的状态,男性无法再通过爱情操纵女性的成长,这反映了新的时代症候,亦是《浮沉》超越套路的真诚。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有了众多男性的“帮助”,乔莉的成长也并未顺遂到一步登天,反而依然显得举步维艰,困惑始终伴随。乔莉初涉晶通电子时自作聪明、缺乏团队意识,一方面透着职场新人的稚嫩,另一方面又敏锐细腻、独立自强,在她没有找到二者的平衡点时,她会犯错误、会有困惑,这都属正常。随着晶通电子改制的深入,她知道了卖软件与卖冰棍的区别,也完整参与了卖软件的四个层次。到七亿合同顺利签单,仅从“卖东西”的层面看她已经成功了。这时她的困惑和痛苦显得不合时宜,“她在种种矛盾、迷惑、痛楚中沉淀。她想找到什么?她自己都不知道。但如果找不到那个东西,她一步也行动不了。……她知道,自己的处境已经不是一番话、或者谁来指点一下迷津就可以解决的。”⑩可见,乔莉在职场中的成功远非成长的终点。
    《浮沉》中乔莉的困惑固然无人可解,但抛出一个无解之惑,难道不是最大的真诚吗?佳人当道的时代,自然对佳人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佳人也自然要面对更多困惑。这困惑既在职场,又在职场之外。那么职场中的成长就是一步一步走向困境吗?职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