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以自己的沉没,证明着革命的前行”——“诗人之死”与鲁迅信仰转换中的命运认知(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2015年第201 谭桂林 参加讨论

    但是,“大革命”呈现给诗人的不会只是丘特切夫诗歌中所欢呼的“宴会的盛大场面”,“大革命”的声音是“咆哮狞猛”的“破坏的音乐”,是“复仇的歌和枪声”。在这样的暴风骤雨式的大革命时代,每一个与革命发生关系的人,都可能有新生与猝死两种命运。对此,鲁迅有着极其透彻的见地。1927年12月,他在给黎锦明的中篇小说《尘影》做的序言中开篇就说:“在我自己,觉得中国现在是一个进向大时代的时代。但这所谓大,并不一定指可以由此得生,而也可以由此得死。”“许多为爱的献身者,已经由此得死。在其先,玩着意中而且意外的血的游戏,以愉快和满意,以及单是好看和热闹,赠给身在局内而旁观的人们,但同时也给若干人以重压。”“这重压除去的时候,不是死,就是生。这才是大时代。”(11)破坏的目的是为了建设,革命的理想当然是为了更好的“生”,但鲁迅在此谈“大革命”时代的生与死,显然意在突出和强调“死”的前景与结局,尤其是那些投身革命的“革命文学”家的“死”的前景与结局。这种思路的发生,一方面当然是因为鲁迅深知,革命文学家的攻击社会,必得攻击革命的对象,而革命的对象是具体的,是有力量的,因而革命诗人就得面临危险。鲁迅在《答有恒先生》的文章中曾说:“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试一攻击社会的一分子的陈源之类,看如何?而况四万万也哉?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12)另一方面,叶赛宁、梭波里的自杀事件以及后来的勃洛克的消沉态度深深地刺激着鲁迅,让鲁迅意识到了像他这类从旧的阶级中投向革命的“革命诗人”们无可回避的一种历史宿命,也就是鲁迅自己所说的,“凡有革命以前的幻想或理想的革命诗人,很可有碰死在自己所讴歌希望的现实上的运命,而现实的革命倘不粉碎了这类诗人的幻想或理想,则这革命也还是布告上的空谈”(13)。
    这种命运意识,在苏俄革命爆发时期的俄罗斯诗人中其实是相当普遍而典型的。俄罗斯思想家尼古拉·别尔嘉耶夫曾用大地漫游者来形容俄罗斯民族的精神特征,他认为:“在俄罗斯的灵魂中,存在着动荡与不驯,存在着一切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事物都难以消除的贪婪和不满。”(14)作为民族灵魂的俄罗斯诗人,这种漫游者气质当然更加突出。浪漫的俄罗斯诗人,天生地会对革命充满了幻想与激情,因为在“革命这一种打扫的行动中,有一种无限制的前进的趋势,鼓荡着人类要求解放的热情,诗人可于浪潮中听出令人欢畅的音乐,看出革命的心灵”。“革命是人类历史的道上的胜利日,也是悲剧日,是一篇史诗”(15),诗人的激荡不已的心灵恰恰能够在这种胜利日与悲剧日中得到宣泄,获得狂欢。但是,革命必然有破坏,不仅会破坏诗人憎恨的东西,也会破坏诗人心爱的东西,正如勃洛克在《知识分子与革命》中对那些知识分子的诘问:“你们曾经考虑过些什么?革命等于田园诗?在革命的道路上创造不会毁坏任何东西?人民是听话的乖孩子吗?”“‘黑骨头’和‘白骨头’、有文化教养的人和没有文化教养的人之间,知识分子和人民之间由来已久的纷争,这样‘没有流血地’和‘没有痛苦地’就可以解决吗?”(16)显然不是。正由于意识到了或者说亲眼见到了这种破坏,勃洛克“他向前,所以向革命突进了,然而反顾,于是受伤”(17)。而叶赛宁说:“他能领受一切,他可以将灵魂都交给红色的10月和5月,但只有一张亲爱的鸣琴不愿给与任何人的手里,因为他要这张鸣琴仅仅为他歌吟,细腻地歌吟。”(18)当革命要求他交出这把鸣琴,或者要砸烂他的鸣琴的时候,诗人的心伤就是可想而知的了。更进一步说,革命虽然是狂欢日,但“进化是和平的时日,是无风浪的散文。革命后要渐渐地走到进化的路上,要发展到自身的第二阶段。在此第二阶段,破坏的风浪要让位置于和平的建设,所谓理性和计划登了表面的舞台,而所谓革命的心灵不得不隐藏到自身的深处。到此时,我们的诗人,我们的罗曼蒂克,失去了兴趣,心灵上起了很难过的波纹”。所以,蒋光慈曾将勃洛克的痛苦归因于对感觉中的革命的“停顿”的失望与困惑。“布洛克现在所以发生痛苦的,是因为革命,照着他的感觉,似乎走到半路停下来了,不能满足自己的无限制的态度。”(19)这种解读确实是切中了问题的实质。对于诗人投身革命后的这种必然的两难处境,这种历史宿命,勃洛克有着深切的预感,他虽然没有像叶赛宁那样自杀,但他在投身革命时就已经宣示了自己的命运:“正是那个果戈理把俄罗斯想象成是飞驰的三套车。”“我们年复一年越来越清晰地听到的那个音量迅速增大的嘈杂声,就是三套车铃铛那神奇的叮叮当当声。在三套车周围是‘阵阵气流发出的呼啸声,而且这气流变成了风’,如果这辆三套车直向我们飞驰而来,那会怎样呢?我们奔向人民,即直接扑向疯狂的三套车的车轮下、直接奔向必然的死亡。”(20)敢不敢扑向车轮,这是时代对诗人的考验;能不能碾碎诗人的罗曼蒂克幻想,这是历史对革命的考验。鲁迅在勃洛克的诗歌中感知到了这个运命。
    在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里,诗人的自杀,尤其是“革命诗人”的自杀绝不是一个日常事件,而是一个信仰事件。诗人是信仰的描摹者,鼓吹者,讴歌者,人们往往不是在政治家的演说中,而是在诗人的吟唱中感受到信仰的美好,体验到信仰的力量。所以那些伟大的诗人在这份使命的鼓舞下,一旦发现自己坚信的理想与自己生存其中的现实相悖离时,宁愿自己碰死在自己的信仰上,也绝不会去修正信仰,或者背叛信仰,像一个常人那样苟活下去。比较而言,俄罗斯民族是一个以信仰而骄傲的民族,诗人丘切特夫就曾这样评价过他的俄罗斯:“俄罗斯并非理智可以悟解/普通的尺度无法对之衡量/它具有的是特殊的性格——/唯一适用于俄罗斯的是信仰。”(21)确实,俄罗斯的“诗人之死”绝非“理智”的结果,也超越于“普通的尺度”之外,领悟这种事件只有从信仰和信仰者的命运承担这一角度,才能深得其中三昧。
    鲁迅显然是从信仰的意义上来看待叶赛宁、梭波里的“诗人之死”的。在这段时间里,鲁迅曾不断地提到“革命人”、“革命文学”、“革命文学家”这三个概念。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过去一直比较粗略,仅认为鲁迅在此只是想说明“革命文学”的产生须先有“革命人”的产生,文学家要创作出“革命文学”,须先成其为一个“革命人”。这种解读当然没有问题,鲁迅所谓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的名言,确实是明确地指向这层意义。但是,如果更深层地来思考,不难发现鲁迅这三个概念的使用还有着更为精微的含义。“革命人”是“革命文学家”(在有的地方鲁迅也称之为“革命诗人”)的基础,二者的不同在于,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革命人”无须整天把革命信仰挂在嘴边,“革命人”当然必须是“理想主义者”,但“革命人”也往往表现为一个“现实主义者”,甚至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为了革命的成功,可以修正或者掩盖自己的信仰。而“革命文学家”的革命工作就在于革命信仰的宣传与讴歌,信仰是他们生命的基石与内容。所以,鲁迅在谈到“革命文学家”的概念时,有时是十分敬重的,如他说叶赛宁和梭波里,“俄国十月革命时,确曾有许多文人愿为革命尽力。但事实的狂风,终于转得他们手足无措。显明的例是诗人叶遂宁的自杀,还有小说家梭波里,他最后的话是:‘活不下去了’。”“叶遂宁和梭波里终于不是革命文学家。为什么呢,因为俄国是实在在革命。”又如他说勃洛克,“然而他究竟不是新兴的革命诗人,于是虽然突进,却终于受伤,他在十二个之前,看见了戴着白玫瑰花圈的耶稣基督”,“但这正是俄国十月革命‘时代的最重要的作品’”。有时说起时则显然是一种嘲讽的口吻,如他对当时创、太两社中那些“革命文学”倡导者的评论,“革命文学家风起云涌的所在,其实是并没有革命的”(22)。“不远总有一个大时代要到来。现在创造派的革命文学家和无产阶级作家虽然不得已而玩着‘艺术的武器’,而有着‘武器的艺术’的非革命武学家也玩起这玩意儿来,有几种笑眯眯的期刊便是这。他们自己也不大相信手里的‘武器的艺术’了罢”(23)。敬重是因为,叶赛宁、梭波里、勃洛克们虽然还不是“革命文学家”,他们没有真正地投身革命的实践中去作“革命人”,但他们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并且在向着革命的潮流“突进”,尤其是他们要“突进”的是真正的大时代与大革命;而嘲讽的则是,在中国,真正的大时代、大革命还没有到来,“革命人”还没有尝试去做,自封的“革命文学家”们就急急忙忙地宣称“革命文学”已经到来了。而这种“革命文学”无论是“奉旨革命”,还是“赋得革命”,就像鲁迅曾经批评过的,要么“是刊物的封面上画一个工人,手捏铁铲或鹤嘴锹,文中有‘革命!革命!’‘打倒!打倒!’者”,要么就是“画一个少年军人拿旗骑在马上,里面‘严办!严办!’”(24)之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