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野草》研究史略(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 田建民 李美琼 参加讨论

    从婚恋情感维度研究《野草》始于1993年又央在《鲁迅研究月刊》第5期发表的《〈野草〉:一个特殊序列》,此文将鲁迅与许广平的恋爱过程及心理变化,作为鲁迅创作《好的故事》《过客》《死火》《腊叶》等散文诗的直接因素,认为它们已经构成了《野草》中一个带有连续性的情感起伏的“特殊序列”。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加拿大籍学者李天明的《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该书认为鲁迅散文诗的隐秘主题是情爱与道德责任之间的情感两难。由此引发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从婚恋视角研究《野草》的热潮及争鸣。如胡尹强此后发表了一系列从婚恋角度解读《野草》的论文,并于2004年由东方出版社结集出版《鲁迅:为爱情作证——破解〈野草〉世纪之谜》一书。邹范平出版了《新发现的鲁迅:读几本鲁迅著作的札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该书致力于挖掘《野草》《狂人日记》《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作品中隐含的鲁迅的潜意识和潜台词。胡尹强用婚恋的视角解读了《野草》中的所有的散文诗,碰到无法解释圆通的文本,他就将其冠之以“一片铁甲”和“障眼法”的名称,使《野草》研究走入了“爱情论”的偏执,引起了学术界的争鸣。裴春芳的《“私密探典”的独创与偏至》、王莹整理的《〈野草〉能确证是爱情散文诗集吗?》、李今的《研究者的想象和叙事读〈鲁迅:为爱情作证——破解《野草》世纪之谜〉想到的》、刘进才的《文本阐释的有效性及其限度——近年来〈野草〉研究的偏至》等文章,批评了从婚恋视角解读《野草》的作品存在的问题,但肯定这种解读是使封闭的文本内部研究走出其狭小格局的有效路径。
    除以上几个方面的《野草》研究之外,新时期以来一些学者致力于用文化学、美学、现象学、叙事学、伦理学、原型理论、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和方法对《野草》进行研究。也有学者注意了《野草》学术史的研究。王雨海的《生命的呐喊与个性的张扬——鲁迅〈野草〉的文化解读》和张梦阳的《〈野草〉学史》是《野草》的文化解读和学术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因篇幅所限对这些研究不再详加论述。
    国外学者对《野草》的研究情况,前面谈到了捷克学者别尔查·克列布索娃的研究论文和加拿大籍华人学者李天明的研究专著。此外,美国哈佛大学华人学者李欧梵的《铁屋中的呐喊》一书的第五章,即“《野草》:希望与失望之间的绝境”,通过细致分析鲁迅的创作心理,揭示出鲁迅内在的深刻悖论与矛盾。为20世纪末的《野草》研究增添了一抹亮色。国外《野草》研究的重镇在日本。日本的片山智行、竹内好、伊藤虎丸、丸山昇、木山英雄、丸尾常喜等一批学者多年致力于《野草》研究。出版或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野草》研究的专书或专论。如片山智行的《鲁迅〈野草〉全释》(中文版见李冬木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这是日本第一部《野草》研究著作,也是中国第一部《野草》研究译著。从《野草》具有“文学”性这一根本特点对作品进行分析解读,显示出独具的特色。丸尾常喜的《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中文版见秦弓,孙丽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该书以日本文化语境中的“耻意识”理论来分析和阐释鲁迅及其作品中一系列与“耻意识”相关的文学意旨与生命体验。此外,木山英雄的《〈野草〉解读》《〈野草〉主体建构的逻辑及其方法——鲁迅的诗与哲学的时代》、藤井省三的《复仇的文学》等,均在《野草》研究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日本学者在《野草》研究上显示了在“文献”和“实证”方面的优长。
    以上对国内外《野草》的学术发展史和研究动态进行了简略地梳理和描述。可以说,《野草》研究经过80多年几代学者的努力,已经逐渐发展为“鲁迅学”中的重要分支——“野草学”。《野草》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野草》研究是开放的、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野草》研究也将不断地丰富和深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