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宾祭之礼与赋体文本的构建及演变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京)20 蒋晓光 许结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赋体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内含的“瞍赋”、“六义之赋”及“体物之赋”,源头在宗庙献赋,尤其是作为一代文学之胜的汉大赋,其文本构建及演变均与宗庙中的宾祭之礼有着紧密的关联。首先,宗庙献物及辞不仅是赋体立名的因缘,而且使这一文体始终具有“宗庙性”与“礼仪性”的特征。其二,在宗庙贡献中宾祭执礼的告庙“先君”制度和辞令之用,影响着赋体以逞辞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机制。其三,宾祭礼中的备物享神方式,以“物”为中心、以“德”为旨归,其物、辞、义三端,影响了赋体托物、陈辞、兼义的修辞方法。其四,宾祭礼的媚神观德,是赋体“欲讽反劝”的宗教根源。西汉赋表现出的因“省祸福”以“训戒”、“改作”,东汉赋表现出的因“观威仪”以“昭德”、“宣威”,为赋体文本讽劝传统中的两种最重要的书写模式。
    【关 键 词】宾祭礼/赋体/体物/逞辞/观德
    【作者简介】蒋晓光,华侨大学文学院讲师,泉州362021;许结,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210093
     
    引言
    文学起源于宗教(宗庙、巫术)作为一种常见的说法,赞成与否,中外学者多有论列,无须复赘。然而落实到中国文学的产生,其溯源之论又必须着眼于文体,因为不同文体又有着不同的指向,例如赋体与宗庙的关系,则更典型地体现在古老的宾祭之礼中。赋体的文本初起于先秦,盛于两汉,影响波及魏晋六朝,以至唐宋有清,尤其是“献赋”与“考赋”的传统,成为诸文类中与朝廷政治关联最为紧密的一种。选择“赋体”与“宾祭礼”之渊承作考论,一在二者间具有深密的内在联系,这突出表现于“宗庙献赋”与赋体立名、“宾祭执礼”与赋体结构、“备物以享”与赋之体物以及“媚神观德”与讽劝传统诸方面。二在赋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这又突出表现于四方面:其一,赋是最早的有名姓的文人创作,是纯文学的肇端;其二,赋是描写物态的文体,这无论汉人所说的“感物造”,还是晋人所讲的“体物浏亮”,皆以“物”为中心;其三,赋是修辞的艺术,以“铺采摛文”为美尚;其四,赋的兴盛与礼乐制度关系紧密,例如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论赋源“殷人辑颂,楚人理赋”,内含了先秦时代的祭礼颂神传统,而其《时序》篇说“孝武崇儒,润色鸿业,礼乐争辉,辞藻竞骛”,①又并称汉代“辞藻”与当朝礼乐,费经虞《雅伦》卷4《赋》谓“至于孝武,升平日久,国家隆盛,天子留心乐府,而赋兴焉”,②亦明赋与礼的关联。正因如此,对赋体起源的探讨,也就具有了我国文士创作的发生意义。
    而对赋体起源的讨论,又呈多元态势,有的偏重内涵,有的偏重结构,有的偏重功用,有的偏重词章,是以有源于《诗经》、《楚辞》、纵横家言、隐语、俳词等说,莫衷一是。论源于《诗》者,又有如刘熙载《艺概·赋概》说“言情之赋本于风,陈义之赋本于雅,述德之赋本于颂”,③歧分为三,以对应“六义”中之三体。古人由于宗经,所以又往往将文学起源归于“六经”,其如清人袁栋《诗赋仿六经》云:“诗赋等文事略仿六经:诗体洁净精微似《易》,文体疏通知远似《书》,诗余温柔敦厚似《诗》,赋体恭俭庄敬似《礼》,歌曲广博易良似《乐》,四六属辞比事似《春秋》。”④其就创作形态论,所言“赋体……似《礼》”,颇有启发。而近人刘师培又说“诗赋之学,亦出于行人之官”,⑤实据《汉志》所载就“宾礼”一端考源,亦多新思。⑥然而,我们根据秦汉时人“辞”与“赋”、“赋”与“颂”经常连用且不刻意辨别的情况来看,赋的起源与同为“宗庙之事”的祭祀、聘问之礼联系十分紧密,落实于赋体文本的构建及演变,其源正在古代的宾祭之礼。质言之,赋体导源于称为“宗庙之事”的祭祀与聘问,本文将从“赋”的内涵演变及其礼仪性的角度做一探索与论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赋体文学的发展比较复杂,从创作主体而论,有文人赋和俗赋两条线索;从创作形式来看,在汉代又分为四言诗体赋、骚体赋与散体大赋。相对而言,先秦两汉时期的俗赋文献极少,同时文人赋中也是以散体大赋为主流,因此本文论述赋体文本之构建与演变,是以文人赋尤其是散体大赋为主要对象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