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舒芜的转变:新的沉迷和误会(7)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鲁迅研究月刊 钱理群 参加讨论

    
    注释:
    ①④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十年来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报告提纲》(1949年7月19日),文收《茅盾文集》第2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出版,第63-65、66-67页。
    ②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十年来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报告提纲》一文的《附言》,《茅盾文集》第24卷,第68页。
    ③茅盾:《走在民主运动的行列中》,《茅盾文集》第35卷,第532页。茅盾作“总结”,当然是奉命的,但也是他自己的一个态度。胡风及他影响下的青年曾把茅盾作为“客观主义”的代表而痛加批判,从此结怨。而茅盾并没有对此采取“容忍”和“沉默”的态度,如他自己在同篇回忆录里所说,在1948年香港党组织批判胡风、舒芜时,就写过一篇《〈约瑟夫的外套〉读后感》(文收《茅盾全集》第23卷),予以响应。现在有了党的命令,自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作一次全面回击,于公于私都是顺理成章的。后来诗人彭燕郊写过一篇《胡风和茅盾》,谈到了茅盾的这个报告,说“精明”的茅盾,“做报告他是最理想的人选”,自是意味深长。文见《“三联”忆旧》,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286页。茅盾是深谙政治,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的左翼知识分子,和主动参与政治,又不懂政治,特别是不懂中国共产党政治的胡风及其朋友这样的左翼知识分子是大不相同的,自然有不同的命运。
    ⑤(15)《胡风三十万言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51、48,49-59页。
    ⑥⑧(20)(26)舒芜:《〈回归五四〉后序》,《舒芜集》第8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340、341、312-313、342-343页。
    ⑦胡风致舒芜书(1950年3月29日),《胡风全集》第9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540-541页。舒芜:《〈回归五四〉后序》,《舒芜集》第8卷,第340页。舒芜致胡风书(1950年7月21日),《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出版,第220页。
    ⑨胡风致鲁煤书(1952年1月7日),《胡风全集》第9卷,第176页。
    ⑩(47)(56)(58)《舒芜口述自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227、212、211、223页。
    (11)舒芜致胡风书,1944年3月19日,1948年4月27日,《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第16页,第205页。
    (12)参看吴永平:《舒芜胡风交往简表》,载《新文学史料》2010年第1期。
    (13)毛泽东:《中央关于物色民主分子参加广西工作的电报》(1949年10月19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80页。
    (14)(63)绿原:《胡风和我》,收《我与胡风》,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596、609页。
    (16)(17)舒芜:《论主观》,《舒芜集》第1卷,第32、30、46、32,40页。
    (18)舒芜致胡风书(1945年5月27日),《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第107页。
    (19)胡风:《交代材料》(1974年12月),转引自《胡风全集》编辑为《胡风致舒芜(1945年5月30日)》所作的注释,见《胡风全集》第9卷,第508页。
    (21)胡风致舒芜书(1945年5月31日),《胡风全集》第9卷,第507页。
    (22)胡风致舒芜书(1945年6月26日),《胡风全集》第9卷,第511页。
    (23)胡风致路翎书(1945年9月22日),《胡风全集》第9卷,第243页。
    (24)舒芜致胡风书(1945年10月6日),《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第131页。
    (25)舒芜致胡风书(1947年2月22日),《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第182页。
    (27)舒芜致胡风书(1948年4月27日),《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第204页。
    (28)胡风致舒芜书(1945年6月26日),《胡风全集》第9卷,第512页,第513页注释。
    (29)舒芜:《罗曼·罗兰的“转变”》(1945年2月24日),《舒芜集》第1卷,第130-131页。
    (30)舒芜:《个人·历史与人民》(1945年8月8日三稿),《舒芜集》第1卷,第135、152、151页。
    (31)(39)舒芜:《论“实事求是”》(1946年6月16日),《舒芜集》第1卷,第194、202、204、202、197,198、204页。
    (32)舒芜致胡风书(1945年6月11日),《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第112页。
    (33)舒芜致胡风书(1945年6月18日),《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第114-115页。
    (34)舒芜致胡风书(1947年1月31日),《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第180页。
    (35)(36)(37)(38)(40)(41)(43)(45)(54)(55)(57)(61)舒芜:《〈回归五四〉后序》,《舒芜集》第8卷,第326、339,329-330,323, 331, 355, 313、329、349, 355、329、355, 330, 330-331, 329, 220、215、216, 330页。
    (42)胡风致鲁煤书(1952年1月7日),《胡风全集》第9卷,第176页。
    (44)周扬:《关于政策与艺术》,《周扬文集》第1卷,第475-476页。
    (46)舒芜在《〈回归五四〉后序》里还谈到他在这方面思想转变的过程:他自己在领导“五反运动”时,“所言所行,都是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但有时党的领导出于政策的需要,却要求自己把党的政策、指示,“以个人意见个人行为出之”,“我由此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文化艺术方面一些老干部的以个人形式出现的言行,也是这么一回事;我过去当真看作仅仅是他个人的言行,轻易加以反对,没有郑重考虑其代表的政策的真理意义,所见太浅了”。《舒芜集》第8卷,第370页。
    (48)舒芜致胡风书(1950年4月6日),《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第218页。
    (49)舒芜致胡风书(1950年3月13日)《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第216页。
    (50)(51)舒芜:《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舒芜集》第1卷,第241、240-241页。
    (52)舒芜:《〈回归五四〉后序》,《舒芜集》第8卷,第330页;舒芜致胡风书(1950年3月13日),《舒芜致胡风书信全编》,第216页。
    (53)参看李洁非、杨劼:《解读延安》,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108页。
    (59)舒芜致程千帆书(1997年8月3日),转引自方竹:《知识分子在政治大潮中的宿命——记我的父亲舒芜》,载《新文学史料》2010年第1期。
    (60)方竹:《日月如梭》,载《新文学史料》2010年第1期。
    (62)《舒芜口述自传》,第232页;《〈回归五四〉后序》,《舒芜集》第8卷,第345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