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唐宋互参论”辨——厉鹗“宗唐说”献疑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浙江学刊》2014年第四期 夏飘飘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面对唐诗,清代宗宋派诗人厉鹗表现出不否定、不忽视的态度。并且他看待诗歌发展的具体问题时,曾有“诗不可以无体,而不当有派”、“物穷则变,变则通”的观点。不少研究者由这些诗论得出厉鹗诗学观乃“宏通的宗唐宗宋观”、“兼采互参”的结论。其实,这些个别涉及唐诗的诗论并不足以作为他宗唐的证据。厉鹗作为一个宗宋者并不意味着他不能认同唐诗自有的精华。面对唐诗,厉鹗采取认可的态度也有其背后的原因。他的基本态度是:以较为公允的态度看待唐诗,不否定唐诗,甚至有时承认唐诗的可取之处,但这并不等同于主唐、宗唐,也尚未达到所谓的“唐宋互参”的地步。在清代唐、宋之争的诗潮中,厉鹗始终是个坚定的宗宋派。
    关键词:厉鹗 唐宋互参论 宗宋 宗唐
     
    厉鹗(1692—1752),清初著名文人,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著作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宋诗纪事》等。厉鹗工于诗词,尤熟于两宋朝章典故,在康乾之际的诗坛名重一时。作为江南诗坛巨擘,厉鹗的诗学观念与诗学思想向来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自《樊榭山房集》问世及《宋诗纪事》的成功后,厉鹗一直被人们视为清代唐宋之争诗潮中坚定的宋诗派的代表。学界对于厉鹗师法宋诗,好学问、喜典故等富有强烈宋诗意味的诗歌创作特色的研究亦是汗牛充栋,并且达成共识。所以,在宗宋的问题上,笔者不打算再作重复论证。
    然而,厉鹗对唐诗的态度究竟如何?不少当代学者(如王运熙、张兵、张丽华等)认为,厉鹗虽然坚守宋调,但对于唐音,他也没有表示反感,甚至根据他本人的某些诗学思想,厉鹗同样也有宗唐的倾向,故可称之为“宏通的宗唐宗宋观”或“兼采互参”。诚然,面对唐诗,厉鹗表现出的是不否定、不忽视的态度。并且他看待诗歌发展的具体问题时,曾有“诗不可以无体,而不当有派”、“物穷则变,变则通”的观点。但笔者认为,一些个别的诗论尚不足以作为他宗唐的证据。再者,笔者发现学界较有代表性的“唐宋互参论”这一结论的得出也存在一些逻辑上的疏忽与错误。再结合厉鹗本人的学诗经历与师法渊源,厉鹗本人与唐诗的确有所瓜葛,这些学缘上的联系也成为厉鹗不会公然反对唐诗的深层原因。但就厉鹗本人对唐诗的态度是否真的已经达到“宗唐”的地步,笔者则存有疑虑。本文认为,厉鹗的唐诗观可以理解为:以较为公允的态度看待唐诗,不否定唐诗,甚至有时承认唐诗的可取之处,但却不等同于主唐、宗唐,也应该没达到所谓的“唐宋互参”的地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