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略论“五四”文学中的海洋书写(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彭松 参加讨论

    三、“动”的海洋:浪漫“自我”的生命表达
    冰心曾这样表白她的海洋体验:“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凝神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到崖石,更欣然的溅跃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28)“海是动的”,那不确定和未凝固的动态是美的,是自然的呼吸、生命的表征,这表现了“五四”一代直白的向往,也是内在自我的一种生命表达。
    “动与静”的对比,以此来分野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文明是“五四”流行的观念,李大钊即言:“吾人认定于今日动的世界之中,非创造一种动的生活,不足以自存。”(29)“动”是这个时代对外部世界的洞察和理解,既指物理世界所发生的客观运行,更是世界潮流方生未歇的起伏变化,它勾勒出簇新的世界景象,也包含了对于世界本质的把握。在动的永恒节律里,传统的凝神静观的那个世界被打破了,万物贞定、天地纯宁的想象图景被置换了,而“海洋”作为变化的物理世界和起伏的世界潮流的最理想的双关象征,几乎天然地成为“动”的精神的表征。在“五四”文学中,波涛、海浪、潮头这些动感形态,几乎脱出海的本体,获得大力的书写。在郭沫若著名的《凤凰更生歌》中,开场即咏叹“听潮涨了,听潮涨了,死了的光明更生了/春潮涨了,春潮涨了,死了的宇宙更生了”。(30)这是“动”的精神的赞歌,动的宇宙载来了光明和更生,于是世界不复是静观默想中的凝定图景,而是万物在动,在动中相互抵近、接受、更新、拥抱。“汪洋的海水在我脚下舞蹈,高伸出无数的臂膀待把太阳拥抱”(《新阳关三叠》)(31),此刻的海洋充溢着泛神论式的激情,在生命动力中腾跃,伸出新生的触手,把握着宇宙的意志。
    “把一切的存在看做动的实在之表现!把一切的事业由自我的完成出发!”(32)这宣言式的声音表现了郭沫若所理解的“动”的精神,即万物皆动,而自我是动的精神的本源,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在这种泛神论式的世界图式中,自我和自然万汇相融合,自我充溢于万物之中,赋予其行动的冲动。这是“五四”“动”的精神的深层一面。“动”不仅是外在的物质运动,更是内在自我的生命节律,是新生自我的精神萌动和情感扩张,是簇新的生命感受。这种内在自我意识的充溢和外化,表现出这一时期新的世界观:世界不再是由固有秩序所统驭的,而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动。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可以扮演一个具决创力的角色,为创造一个整体文化及文明而贡献其力”(33)。这个新的自我是浪漫的,他们相信精神性的因素是世界上扬的原因,内在主体赋予外部世界以动力,自我的生命决创开辟历史的通路,而将自我的内在视野传递给世界正是写作的意义。因而“五四”文学便具备一种自我表达的积极形态,对于大海的动的精神的表现,正是这个浪漫自我高涨的生命意识的表达,而且这种表达有其公开为时代精神分享的一面,也有更个人性的专属个体情感、梦想与欲念的一面。
    在郭沫若的诗里,除了白昼灿烂踊跃的大海,还书写了月光下的海洋。离开太阳的光明普照,他似乎感觉到海的另一番律动,“海已安眠了。/远望去,只看见白茫茫一片幽光。/听不见丝毫的涛声波语”(《夜步十里松原》)。(34)夜的寂寥,触动了诗人内向的敏锐,“我的一枝枝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如果说白昼的海带来的是时代的震惊感受和外向体验,那么夜的海则是属于自我的,充满独一份的自我感受的幽微和隐秘,“海水渊清/沉默着断绝声哗……一种寂寥的幽音/好像要充满那莹洁的寰空/我的身心/好像是——融化着在”(《岸上·其一》)。(35)这是一种隐在的动,自我的感觉几乎不可察觉地扩展到宇宙之中,这泛神论式的生命体验,表现了郭沫若深层的浪漫想象,即自我与自然的合一,而“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36)。如果说这一个自我其情感是内敛的,意识是含蓄的,那么在极端的情绪下一种难以克制的冲动,会使得自我表现出更具个体性的精神气质,“我已成疯狂的海洋/你却是冷静的月光!/明明在我的心中,/却又高高挂在天上,/我不息地伸手抓拿,/却只生出悲哀的空响”(《瓶》)。(37)这里令人惊骇的是,自我完全摆脱了理智的常规,与海洋这庞大的存在实现了精神同体,其间已密合到不需要隐喻和象征,不需要一切过渡的说明,自我张扬着强烈的欲求和非理性的冲动,以意念的力量瞬间从这个本体跃为那个本体,化身为海洋——宇宙最恢弘不息的运动。这确是“五四”一代最狂热的海洋书写,这一个海洋已不再是与生命意志无关的静观的古典大海,也不再是外在于自我的物化存在,而是浪漫自我的直接投映,是拆除一切理性藩篱之后的生命意志的奔流,是“动”的精神在宇宙间的激情冲涌。
    这一时期对海洋“动”的精神的抒写,生发出一种新的生命气质和文化精神,弥漫在中国现代文学各个时期的海洋书写中。艾青曾这么写道,“你也爱那白浪么——/它会啮啃岩石/更会残忍地折断船橹/撕碎布帆/没有一刻静止”(《浪》);(38)蔡其矫亦写道,“永无止息地运动,/应是大自然有形的呼吸,/一切都因你而生动,/波浪啊!没有你,天空和大海多么单调/……我英勇的、自由的心啊/谁敢在你上面建立他的统治”(《波浪》);(39)舒婷也这么说,“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致大海》)。(40)从20世纪30年代的艾青到60年代的蔡其矫、80年代的舒婷,从涌动不息的海洋中发现崭新的自然精神,与常变常新的自我想象和激情自由的生命表达相融合,展现了对不受遏制的自我和无限可能的生活的向往。这清晰地表现了现代“动”的精神的生发,一种自由意志、激情自我和世界精神相结合而生的新精神,正汇入现代中国文化气质的深层,构成着生发不息的充满力量的潮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