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略论“五四”文学中的海洋书写(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彭松 参加讨论

    一、新自然:现代理想投射中的“大海”建构
    在古代中国,“海”与“河湖江流”同是天地万物之一员,古人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③或“海上聊一望,船舶天际飞”④之际收览海天,游目骋怀,“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⑤而觉“万物万情”。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⑥,或者“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⑦,在凝神移情之间,体会“万物归怀”、“天地同一”的生命感觉。此刻,“山海自成天理”,天地万物自身具足,观海即泛览万象,即悟理情叹,具足的天地是具足的“人”的外化。这是古典的自然,需剔除过分机心独运的“自我”,而将“自我”融汇于天地之中。面对大海,即使其苍茫无涯偶或带来一瞬间的迷惑和忧思,如“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⑧,但不足以扰动自然的内在秩序和生命自足的感受。
    “五四”正是这种古典自然模式的终结。随着“西风”从海上大规模涌入,古典自然秩序的内在稳定感坍塌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地理观念被颠覆了。更为内在的变化是,中国古诗中那种物我浑融的自然裂碎了,代之而起的是“新自然”。“五四”是一个肯定自我、高扬主体价值的时代,在自我发现的热烈情绪中,这一代普遍相信个人应该在历史过程中扮演具有决创力的角色,为创造一个新的文明而贡献其力量。正如普实克所说:“在文学革命之后,中国文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特色,便是主观成分普遍存在。这似乎与作者人格自传统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并逐渐凸显于作品中有关。”⑨自我的发现从根本上解构了古典自然,在主观价值构造的眼光下呈现出来的是“新自然”,自然万象正是在新的自我意识的烛照下被重新编码、书写,获得新的意义和位置。“海”也正是在这个语境下,获得了发现的意义,它不再是与“江河湖泊”类同的一员,而是在整个“新自然”的构建中获得凸显的位置、时代精神的建构对象、现代中国文化意识深处的一个情结。
    在这一时期等待进入“新文学”并接受价值重估的众多自然物象中,“海洋”无疑具有某种优先权。这固然因为它似乎标示着现代中国文明的走向,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在于它所挟带的现代西方文化资源。拜伦、普希金、海涅、雪莱等西方诗魂已在晚清传播了摩罗诗人的伟名,在“五四”一代人心中更是浪漫精神的化身,他们面向着大海的吟咏,塑造了理想的人格姿态。当《恰罗德-哈尔德游记》中的叛逆青年欢叫:“又到了海上!又一次以海为家!我欢迎你,欢迎你,吼叫的波浪”;当海涅在熠熠闪烁的波浪里看到传奇的色彩、童年的梦幻而咏赞:“我向你致意,你这大海,亘古永存”;当雪莱吟唱着“月儿在吻着海波,波浪也相互拥抱”,怀抱“爱的哲学”长眠在海浪中;当汹涌的波涛展现着“自由的元素”,等待着、召唤着普希金那被束缚的灵魂。当这些激情言说涌入“五四”精神世界中,其所挟带的力量展现了一个新的“大海”,也召唤着在新自然面前与之相应的赋形的力量。
    于是便不难理解,为何在新的价值重估、文化列序过程中,海洋会占据一个凸显的位置,几乎天然地成为“五四”精神的旨归,成为时代意识的建构对象。在这一时期的海洋书写中,郭沫若显然居于特殊的地位,在他的诗里,迎面而来的是极具冲击力的大海:“我眼前来了滚滚的波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⑩这是充满颠覆力、狂躁的、急切要求涌入诗人内宇宙的大海。这个大海带来了新生的体验,“青沉沉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太阳礼赞》);(11)带来了无限的感受,“哦哦,山岳的波涛,瓦屋的波涛,/涌着在,涌着在,涌着在,涌着在呀!/万籁共鸣的symphony”(《笔立山头展望》);(12)带来了生命的冲动:“晨安!常动不息的大海呀!/……晨安!情热一样燃着的海山呀!”(《晨安》)(13)在这些诗里,自我与大海之间不是凝神观照式的识见,不是陌然无关的主客邂逅,而是充满生命自主的发现,是一次狂热的命名,是新生的自我欲将热烈的理念赋予对象,并从理想化建构的对象中反过来确验自我。
    如果说,在“五四”文学中,郭沫若以他的发现和歌咏建构了一个充满力与美的大海、一个无限生命和自由涌动的大海、一个“惠特曼一样的太平洋”,那么冰心则以充满女性温情的爱与美的诉说,呈现出“大海”另一理想的面相。冰心在《往事二》中记述了寄给父亲的一封信:“我已受了一回风浪的试探。为着要报告父亲,我在海风中,最高层上,坐到中夜。海已证明了我确是父亲的女儿。”(14)对这个在海滨长大的海军世家女孩来说,“寻海”就内蕴着“寻父”的意义,也是追寻那“山巅水涯独来独往”的童年。由此就不难理解冰心“海的女儿”的自我认同,不难体会她在诉说大海时情不自禁喃喃自语的孩气话。冰心赋予大海一种可依恋的品质、一种宽博而永恒的爱,“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一○五》)。(15)在冰心动情诉说海的那些文字里,她往往一往情深地模拟儿童口吻:“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往事一》之十四)这种“五四”式的童心发现,意在创造出一个单纯的自然人,创造出适合童心尺度的单纯的自然。于是一个冰心式的“满蕴着母爱的温柔”的大海诞生了,这是大海的另一理想面相,纯净、深美、宽博,是爱的哲学的化身,也是雪莱、泰戈尔以及安徒生那一脉意绪的衍化。
    “五四”的两位作家徐志摩和庐隐分别在其作品《海韵》和《海滨故人》里,让主人公(向往自由的女郎)徜徉在海滨,大海的起伏象征了一种自由的远景,海洋带来了新生活的气息。此后新女性和大海的组合在新文学里几乎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传统,典型的一例是《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在海边出场的一幕,借助于大海强大的表征功能,这部小说令人信服地完成了一次“五四”式的个人浪漫传奇的演绎。另一作家许地山则赋予大海以宗教性的悲悯人生的象征意味,《缀网劳蛛》中的尚洁遭受不公正的污蔑和遗弃之后,感受到“人生就同人海采珠一样,整天冒险入海去,要得着多少,得着什么,采珠者一点把握也没有”。可是人生不息,就如同无涯的波浪不止,一度一度地踊跃掀动。被无尽的波浪磨拭过的尚洁终于悟到“我已找到许多失掉的珠子了!那些灵性的珠子,自然不如入海探求那么容易,然而我竟能得着二三十颗了”(16)。灵海寻珠所象征的人生体悟,此后变幻出没在戴望舒《寻梦者》、卞之琳《白螺壳》等诗中。深邃、神秘、包容的大海构成一种终极性的召唤,召唤怀着理想的人们去探求人生的真谛。
    这些海洋书写就建构起了新文学中“大海”的传统。纵观中国现代文学,两个自然物象由于寄蕴了现代中国共同的宏大理想和集体想象,而得到突显的“待遇”,这就是“太阳”和“大海”。又唯有“大海”所负载的新生、无限、自由、爱与美等“五四”式自由个体的现代理想基本上未被改换,因而成为知识分子隐秘的文化情结和精神资源。延续至1980年代的文学书写中,(17)这种“大写的海”的模式基本上没有遭遇质疑,“大海”成为具有深度内涵和理想意义的符码,成为召唤生命朝向和价值信念的文化秘咒。它启迪了中国人对大海所象征的广阔世界的全新想象,现代中国向外仰视、希冀探寻的深层海洋意识,以及不断突破固有文化框架不息追求的海洋精神,而“五四文学”的话语建构与精神实践正是一个源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