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日常生活美学的困境与出路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哲学动态》2013年4期 (加拿大)艾伦·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艾伦·卡尔森,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埃德蒙顿。
    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体验和典型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天然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的困境由此而来。传统观念认为审美是以超功利的态度对艺术品进行抽象地欣赏,甚至在西方的某些历史时期,美学是根据超功利来定义的。与之相反,日常生活的一般体验虽然有时生动而活跃,但更多时候往往是世俗而平凡的。由此,两者之间产生了对立:美学向左,日常生活向右。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日常生活美学(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作为最新的美学思潮应运兴起。
    
    日常生活美学是形成于20世纪最初十年的国际美学的最新分支,它起源于环境美学以及20世纪末期发表的学术作品——尤其是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和托马斯·莱迪(Thomas Leddy)的相关著作。①这一研究领域在过去的十年中发展迅速,出版发表了两部重要文集、两部主要专著和一批有影响力的论文。②除了莱迪和伯林特外,在这一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当属雪莉·厄尔文(Sherri Irvin)和斋藤百合子(Yuriko Saito)。
    什么是日常生活美学?最能界定日常生活美学的就是它的创作题材,也就是日常生活。但是,人们必须明白这里所说的日常生活指的是什么。它指的并非任意个体在生活中关注的任意事件、活动或者物件,因为这种定义涵盖了交响乐队指挥或者马戏团演员,而与这些个体相关的事件、活动或者物件具有独特的、超凡的属性。日常美学的创作题材正好与之相反,是普通的、平凡的事件、活动和物件——也就是日常生活中那些世俗的、成规的事物。这些事件、活动和物件所具有的普通性、平凡性、世俗性和成规性才是日常生活美学的恰当题材,同时造成了作者所说的日常美学困境。该困境源于西方传统美学观念与日常生活典型体验之间的天然对立。
    在《日常生活美学》中,斋藤列举了“以艺术为中心的”传统美学和“基于特殊体验的”美学,通过证明,两者均无法完全适用于我们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并且同时忽略或曲解了这种审美体验的性质,试图在现代美学理论界为日常美学争取一席之地。就在这一过程中,她遭遇了上述困境。针对“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斋藤从典型艺术的某些特点中发现问题,例如介入的旁观者模式、高级感观的特权以及权威身份的重要性。针对传统的超功利等“基于特殊体验的”美学,她认为问题存在于这些特殊体验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稀有性,使其自身与“日常体验的乏味”隔离开来。斋藤试图通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扩展,将日常审美体验纳入其中。针对前者,她加入了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一系列艺术和艺术活动,如环境艺术、日常艺术以及日本茶道;针对后者,她将审美体验的特殊性质直接指向日常性。然而,她就在这一步陷入了困境。斋藤将其描述为一个悖论:此类尝试最终都无法捕捉甚至无法迁就“日常生活的日常性”。简而言之,斋藤的著作最终没有圆满地以真正平凡的方式对真正平凡的事物进行审美,因此它未能克服日常美学的困境。
    斋藤的《日常生活美学》借用一连串有力的新想法、一系列广泛的论证依据以及应接不暇的例子,对日常生活美学展开调查。既然像这样谨慎、周全的研究也不能圆满摆脱日常美学的困境,那么我们或许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一些其他的方法,这些方法为理解日常生活的审美提供了手段、程序或理论框架。考察这些方法不仅能展示出这一困境的全部威力,而且有可能为克服困境提供一些资源。
    
    本文将做以下六种方法的考察。第一,传统形式主义方法。要理解日常生活的审美,最传统的方法当属古典形式主义。日常生活的形式主义美学不仅存在可能性,还有可能成为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认为我们能够并且确实正在从他所描述的形式角度去欣赏风景。而且,这种欣赏似乎为许多通俗审美体验所共有。不仅如此,过去认为风景缺乏审美价值,而形式审美可视为迈向风景审美的第一步,尤其在有某种风景艺术引导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学者们尝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对日常生活中不雅和无趣的一面进行审美。例如,作者曾认为(最终被否决)形式主义审美可在某种程度上用来处理路旁乱置的弃物,其成本肯定要低于清理工作。③此外,好几位当代艺术家成功地利用对日常生活的形式主义审美将不雅、肮脏和丑陋转化成美的事物。例如,加拿大的风景摄影师爱德华·伯汀斯基向我们展示了遭到工业、制造业和资源开采活动严重破坏的场景所拥有的线条、形状和色彩组合,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审美体验。
    然而,尽管在面对我们亲手造成的废墟时,日常生活审美方面的形式主义能够缓解我们的忧伤和歉疚,但它最终并不令人满意。首先,在判断日常生活事件、活动和物件的形式审美属性的过程中存在哲学困难。形式属性在很多情形中取决于框架,而这些物件通常没有框架或者只有相对框架。④此外,形式主义方法本质上存在浅薄之处。以风景为例,除了风景艺术外,还存在许多流行的展示媒介,如明信片和年历画,这些媒介仅仅强调主要的形状、粗犷的线条和浓厚的色彩。这些形象可能造成误导,导致对事件、活动和物件这些恰当的日常美学题材的粗浅审美。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传统形式主义方法完全没有解决日常美学的困境。形式主义方法不是像斋藤所说的那种捕捉“日常生活的日常性”的与“平凡体验的日常生活”相关的美学,而是将日常事物打磨成其自身的投影,有表无实。
    与形式主义密切相关的一种解读日常生活审美的方法被作者称为审美化。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操纵”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活动和物件,使其成为恰当的审美客体。一种称为“艺术化”的操纵方法得到广泛讨论,它指的是把平凡的事件、活动和物体转化为可以审美的艺术和艺术行为。显然,艺术化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的审美性质。但如果要作为日常审美的一项程序,尤其是作为处理日常美学困境的手段,它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例如,“艺术语境中的日常生活会丢失日常性:成为非凡的事物”,但是日常性的美学恰恰需要掩盖“非凡性”,因此,艺术化的过程最终导致了人们忽略日常生活的美学。
    第二,与形式主义方法密切相关的审美化方法,其表现形式为仪式化或者艺术化。仪式化指的是以仪式、典礼、圣礼、正式礼节等特殊的方式执行或者观察许多十分平凡的事件、活动或者物件的过程。这样做是为了把某些特定的事件、活动和物件分离出来、予以强调并赋予意义,从而附带地使它们成为了审美体验的来源。这种仪式化的典型例子是日本的茶道。它将休闲茶饮提升到复杂仪式的高度。然而,像茶道这样的仪式并不比艺术化更能解决日常美学的困境。简而言之,由于艺术化和仪式化这些过程的关键是把日常生活的事件、活动和物件提升到乏味的日常事务以上的高度,不难看出,它们无法解决日常美学的困境。它们的目的不是从美学的角度欣赏“日常生活的日常性”,而是逃避日常性。
    第三,“家庭壁炉”式方法。这种方法在克服日常美学的困境方面可能比形式主义和审美化都要成功,它的取向与上述方法完全不同。它试图从位于日常生活核心的那些简单、质朴的舒适、愉悦和感受中直接寻找审美享受。由于缺少更合适的叫法,作者将这种方法称为“家庭壁炉”。这种方法在其他日常美学学者的著作中或多或少都有体现,而描述得最清楚的是雪莉·厄尔文的两篇文章。厄尔文认为,即使是最基本的感觉,如“痒和挠痒都可以是审美体验的客体”,而且即使是在像召开哲学系会议这样,的最沉闷的时刻,“也存在着可以从美学角度进行欣赏并获得真正满足的体验感受”⑤。此外,在厄尔文的观点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她明确地拒绝将这些时刻视作特殊的或者非凡的,而其他一些方法正好落入了这一俗套。由此看来,厄尔文的方法不同于形式主义和审美化,它作为斋藤所说的真正捕捉“日常生活的日常性”关注“平凡体验的日常生活”的美学,来应对日常生活美学困境的挑战。
    然而,厄文尔的观点以及类似的其他方法面临着另一个困境。尽管这些方法可能确实捕捉了“日常生活的日常性”,但是它们作为审美体验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当然,厄尔文没有忽略这一点。她主张在将挠痒这样的体验看成审美体验时,可以参考美学家们当前针对审美性质给出的方法。此外,厄尔文像斋藤一样给出了切实的理由,认为将这样的体验当做审美体验,“可以加强我们的自觉,增加特定种类的审美满足感,并且为追求道德和其他价值的项目提供动机。”⑥这些观点确实有说服力,但是不能完全令人信服。首先,她既没有对视觉和听觉这些所谓的“远端”感受,以及味觉、嗅觉和触觉这些近端感受之间长久以来已被证明存在的区别加以处理,也没有对只有前者涉及典型审美体验这一权威论断做出回应。也许她认为驳斥这些观点所需的论证已经做完了。其次,有人质疑她视作审美客体的那些体验实际上只是愉悦感。克里斯多佛·道林(Christopher Dowling)指出,虽然厄尔文讨论的那些体验“看起来具有令人愉悦或者愉快的特点,但是在这里套用‘审美’一词达到了什么效果不得而知”,他进而指出厄尔文“在‘审美价值’和‘愉悦感’之间含糊其辞”,而且“在试图论证我们关注使日常生活充满生机的‘平凡愉快感’的额外动机时似乎将它们互换使用”。⑦面对这样的难题,人们容易采纳哈帕拉的观点,他将自己研究日常美学的方法总结如下:“我认为,我们应该简单地加强对日常生活中令人愉悦的那些方面的感知,而不用把它们转化成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客体。”⑧
    为了刻画对日常生活事件、活动和物件的审美,上述三种方法分别强调审美客体的形态(形式主义法)、操纵(美学化)或类别(简单的愉悦和感观)特征。尽管它们各有各的优点,但却都没能摆脱日常生活美学的困境,前两种方法没有捕捉日常生活的平凡性和日常性,后一种脱离了审美的范畴。既然这些关注日常生活事件、活动和物件的方法没有成功地克服困境,那就应当求助于第二类方法。这类方法强调的不是审美客体的性质,而是体验主体的精神状态。这类方法中的极端例子是西方的超功利传统,认为任何以这种精神状态接收的事物都能转换为恰当的审美客体。然而,这种极端情况意义不大,超功利的审美体验正是产生日常生活美学困境的源头。斋藤认为,困境的源头是这些体验具有的特殊性和稀有性,她认为这些特性将事物同“日常体验的乏味”隔离开来。因此,如果从主体的精神状态角度出发,对审美体验进行概念化,那么必须采取与传统的超功利相比更加细腻或者截然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日常美学的困境。
    第四,借助现象学概念的超功利主义方法。莱迪提出的观点与超功利有几分相似,但又比它更加细腻,在同类观点中发展得最为完备。他主张研究日常美学中的审美属性,特别是简洁、凌乱、有序、整齐、合适、有趣、美味、幸福、悲伤、可爱、装饰、闪耀、精细、惬意、舒适、祥和等——以上是他提到的属性里的一部分。但是,他的方法显然既不定义日常美学,也不提供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的方法。那么,莱迪关于审美属性和审美体验的办法是什么呢?他的基本想法是审美属性是审美客体在体验中带有的“气息”,他效仿胡塞尔,将气息描述成一种现象学特征,并声称“存在一种以特定的方式进行观看或者感受审美态度,这种态度会在我们处理日常现象时生成审美体验”⑨。当采取了这种审美态度后,“事物就具有了气息,与之相关的体验意义就得到了升华”,“它似乎超越了自身,或者比自身更加重要”,“它看上去更真实、更生动”,“它的自身或者具有的特质得到了强化”,⑩一般的平凡体验从而成为了非凡体验。遗憾的是,莱迪的办法没能构成斋藤所说的关注“平凡体验的日常生活”的美学,他的著作书名本身就决定了他的方法不能解决日常生活美学的困境——《平凡中的非凡》。
    莱迪认为,如果从主体的精神状态角度出发,对审美体验进行概念化,那么要摆脱日常美学困境,就必须采取与传统的超功利相比更加细腻或者截然不同的方法。柏林特的介入美学就属于后者,它彻底抛弃了超功利、距离以及审美态度等传统概念。柏林特认为超功利理论错误地分析了审美概念,超功利审美持有的分割的、保持距离的和客观的视角与审美体验格格不入,因为它错误地把审美客体和审美者从原本应处的和审美发生的适当位置分离出来。他质疑主体和客体等传统二分法的重要性,号召审美者将自己浸没于审美客体之中,尽可能地缩短他们自身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这样,柏林特以介入取代了超功利及相关概念,把它作为审美体验的真正标记。简而言之,审美体验指的就是审美者对审美客体的完全介入。
    第五,介入法。介入法针对的是审美体验的全部范畴,包括艺术和自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活动和物件。但它似乎特别适合作为后者的审美体验方式,为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事情的审美体验提供了一种解读方法。柏林特阐述了大大小小的环境中的审美成分,这些环境包括小镇和大城市、主题公园和博物馆,以及形形色色涉及家庭、工作、旅行、娱乐和甚至人际关系的日常事件、活动和物件。因此,介入美学似乎确实能够解决日常美学的困境。如果我们接受这种对审美体验的介入性分析,那么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件、活动和物件的审美就是真正针对斋藤所说的具有“日常生活的日常性”的“平凡体验的日常生活”进行的。这是因为在介入的概念中,介入客体完全可以是平凡的、世俗的、普通的、成规的、乏味的、平庸的,甚至是彻底无趣的事物。然而,介入美学虽然可以摆脱上述困境,却面临着一个新的相关问题:就是如何保持在平凡事物中的介入,亦即如何保持对平凡事物的审美。
    这个新问题实际上是日常生活美学困境的新形式。由于审美是特殊的、非凡的体验,而日常生活美学致力于欣赏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平庸事物,因此,美学和日常事件、活动和物件之间似乎存在着观念的对立。但是新产生的问题不属于观念上的对立,而是一个现实问题。该问题是,当我们用介入法或类似的其他方法取代“将审美视为特殊、非凡体验”的观点后,我们的审美焦点就从伟大的艺术和壮观的自然等本身具有特殊性和非凡性的事物,转变成了日常生活这样真正平凡的事物。此时,我们很难甚至根本无法激发审美兴趣、维持审美状态并最终保持审美活动。鉴于这是困境产生的新形式,那么日常美学的困境也许根本无法避免。这样的结论使整个日常美学界显得不合逻辑。
    第六,认知法。这种对日常生活审美的理解方法可为处理新形成的困境提供一些依据。这种方法也从主体精神状态的角度出发,将审美体验概念化,但它在本质上与超功利、距离和介入等精神状态的性质无关。相反地,它强调的是主体精神来源的另一个方面,即认知来源,它主张知识是恰当审美的关键。例如,要对艺术作品进行恰当的审美,本质上要求我们在了解作品真正性质的前提下体验作品的本真——这就需要艺术史和艺术评论方面的知识。它认为,就像专业、恰当的艺术审美需要具备艺术史和艺术评论的知识,对自然的审美同样需要具备自然历史的知识——这些知识来自自然科学,尤其是地质学、生物学和生态学。(11)根据这种方法,艺术史和艺术评论方面的知识能帮助展示艺术作品的真实审美特质,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也能对自然物体和自然环境的审美提供同样的帮助。
    认知审美的基本观点也适用于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知识来源不再是艺术史和艺术评论或者自然科学。对于农村和城市风景或者农业和工业风景等更加宽泛的人类环境,恰当审美所需的知识是它们的历史、功能以及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这些属于常识,是由历史和社会科学提供的。(12)一些认知法还强调文化传统在人类环境的审美体验当中可能存在的审美价值。(13)这些传统似乎与所谓的文化风景关系甚密,文化风景指由特定人类群落的重要历史文化场所构成的环境。所谓的地方感连同民俗、神话和宗教,在人们对家乡风景的审美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活动和物件这些较细微的方面,正好与日常美学的主要聚焦点吻合。了解这些日常事物的性质、运转方式和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有助于驱动、解释和丰富对它们的审美体验。要了解这些事物中惊人的细节、复杂的运作和细腻的机能——这些可以统称为“运转方式”。
    那么,认知美学如何解决日常美学的新困境呢?当我们把审美的目光从伟大的艺术和壮观的自然等本身具有特殊性和非凡性的事物上转移到日常生活这样真正平凡的事物上时,我们很难或者无法激发审美兴趣、维持审美状态并最终保持审美活动。这个问题又该如何处理?答案很简单:日常世界的运转方式给它赋予了趣味性,并能激发和保持审美活动。
    斋藤把棒球比赛的审美体验描绘得引人入胜。然而,即使我们把触觉和嗅觉这些近端感受和运动员动作之类的“准艺术元素”加在一起,也难以激发这种体验的兴趣,更不可能长久保持这种体验——除非我们具备有关比赛的知识。棒球比赛的审美体验需要审美者了解比赛的历史和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尤其是要了解比赛的传统和规则。通过这种方式,认知美学解决了日常美学的新困境。这种强调日常生活审美方式的是认知法,同它在其他艺术与自然学科中的应用一样,它从知识中为丰满和适当的审美寻找资源,对日常生活来说,认知法即了解它的有趣细节、复杂的运作方法和细微的运转方式。这种方法也许最能克服日常生活美学的困境。
     
    注释:
    ①Arnold Berleant, Living in the Landscape: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Environment,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97; Thomas Leddy, "Everyday Surface Qualities: 'Neat', 'Messy', 'Clean', 'Dirty'",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53(1995): 259-268.
    ②Andrew Light and Jonathan M. Smith ed.,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Arnold Berleant and Allen Carlson ed., The Aesthetics of Human Environments, Broadview Press, 2007; Yuriko Saito, Everyday Aesthe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Thomas Leddy, The Extraordinary in the Ordinary: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Broadview Press, 2012.
    ③Allen Carlson,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nd the Dilemma of Aesthetic Education",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10(1976): 69-82.
    ④Allen Carlson, "Formal Qualitie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13(1979): 99-114.
    ⑤⑥Sherri Irvin, "Scratching an Itch",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66(2008): 32-33, 43-44.
    ⑦Christopher Dowling, "The Aesthetics of Daily Life",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50(2010): 226-228.
    ⑧Arto Haapala, "On the Aesthetics of the Everyday: Familiarity, Strangeness, and the Meaning of Place", in Light and Smith ed.,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p. 52.
    ⑨Thomas Leddy, The Extraordinary in the Ordinary: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Broadview Press, 2012, pp. 131-134.
    ⑩Thomas Leddy, The Extraordinary in the Ordinary: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Broadview Press, 2012.
    (11)Allen Carlson, Aesth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rt and Architecture, Routledge, 2000.
    (12)Allen Carlson, "On Appreciating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43(1985): 301-312; Allen Carlson, "On Aesthetically Appreciating Human Environments", Philosophy and Geography 4(2001): 9-24; Allen Carlson, Nature and Landscape: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9.
    (13)Yrj Sep  nmaa, The Beauty of Environment: A General Model for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Second edn., Environmental Ethics Books, 1993; Yuriko Saito, "Appreciating Nature on its Own Terms", Environmental Ethics 20(1998): 135-14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