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神助:文才禀赋性特质的灵异演绎(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 赵树功 参加讨论

    (二)神梦
    神梦的传说十分丰富,历代都是文士自异其迹的包装手段,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中有“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的记载,与江淹梦人索彩锦有近似之处,皆以锦绣喻示文艺之才。涉及艺能者如《霓裳羽衣曲》的传说,这个传说有多种版本,《异人录》《逸史》《鹿革事类》三种皆言与唐明皇有关,以《逸史》为例:
    罗公远中秋侍明皇宫中玩月,以拄杖向空中掷之,化为银桥,与帝升桥,寒气侵人,遂至月宫。女仙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上问曲名,曰霓裳羽衣。上记其音,归作《霓裳羽衣曲》。[7]卷三
    此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演绎,曲之美绝、润色者之才异,二者合而为一。且曲从天上来与成之于异才也是一体二象,从另一个角度表彰了艺术之能得之于天的内涵。
    《朝野佥载》也记载王沂生不解弦管,一夜醒来,“索琵琶弦之,成诸曲,人不识闻,听之者莫不流涕。其妹学之,总不成”。曲中《迎君乐》《思归乐》等,亦为广陵倡崔氏女梦其亡姨所传。胡震亨认为,此类梦中得悟,实则“亦如琵琶梦授故事”,其本质无非“借托之以神其艺术”。[8]卷十四问题是这种自神其技的手段,一方面通过梦这种非常规的形式表达,一方面又强调他人欲学竟然不能,其本义就是在强调:此中有着非他人所具、非学所能的本然之虚灵。艺能之外,大量的异梦则指向文章诗歌著述。典型者有梦鸟与梦笔。
    或为梦鸟。《西京杂记》记载扬雄轶闻:“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字之上,顷而灭。”[9]卷二这个异梦与文才相关,从此“吐凤才”便成为赞誉文人文学才华的事典。另一个异鸟之梦的传说出现在晋代,《晋书》记载罗含:“少有志尚。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起,惊说之。朱氏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10]卷九十二二梦所涉及的凤与鸟,在毛羽斑斓、文采异常上一致,而梦鸟之人也由此文彩卓著。
    或为梦笔。文人以笔为施展才华的资本,笔也是文士自占身份的道具,因而有关的传说本来就多,如《说郛》卷三十一有孙绰为著作郎时每自暗中见笔端吐光若火的记载,这个轶闻出于阙名《采兰杂志》,不见于正史,《佩文韵府》卷二十二“吐光”类引之,标注为出于元人《瑯嬛記》,当为宋元文人杜撰。李日华《六研斋二笔》也引用了这个传说,并称“杜少陵作诗句,精绝者其子宗武毎觉纸上作金字”,他认为“此皆文章精气所结也”。[11]卷四从笔异转移到文章之神异,这恰是笔吐光焰、笔吐光华的用意所在。
    梦笔的传说也首见于魏晋之际,屡见于中古著述,且都与文宗巨匠相关:
    王珣。《晋书·王珣传》云:“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10]卷六十五1756所要撰著的文章与梦中所获如椽大笔的暗示相关,表面上属于没有验证的自神其技,但此“神”正是强调此事非易事,亦非人人皆能,强调了天的赋予,是“天赋”这个词的具象。
    江淹。《南史·江淹传》江淹才尽传说中有郭璞索五色笔,江淹还笔之后,从此诗歌绝无佳句的记载(详见下文)。王珣系梦人授笔,江淹则梦人索笔,一授一索,一兴一衰,此笔皆关乎创作。
    纪少瑜。《历代吟谱》记载:“梁纪少瑜尝梦陆陲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云:我此指可用,卿自择其善者。文词因此遒进。”[12]卷四十九
    李峤。《唐诗纪事》记载:“(李峤)儿时,梦人遗双笔,自是有文词。十五通五经,二十擢进士第。”[6]卷十145自此文册大号令,多出其手。
    以上传说,三个表达梦中得笔而文才超卓,一个表达梦中失笔从此文才失落。其用意是一致的,梦中之“笔”作为一种神秘能量的载体,与文学创作密不可分。到了明代,才子解缙也假此道自誉:“予未能言时,颇知人教指。梦五色笔,笔有花如菡萏者,当五六岁来,遂盛有作。”[13]1354这实则是民间所谓“梦笔生花”的敷衍。
    众多与文学著述相关的异梦,其效用首先集中在文思兴会的保持与秀语佳篇的创生上。谢灵运自道“池塘生春草”为“神助”的传说,便与其梦相关。元代韦居安《梅礀诗话》记载:“历阳李士选,肄业郡庠,斋舍与尊经阁相近,每夕梦一青衣童吟诗登梯而上,仿佛仅记四句云:‘带白双双鹭,拖青点点鸦。晚风吹不去,留于伴芦花。’嘉定丙子乡举省试,出‘凉叶照沙屿’诗,思颈联结句未就,忽忆旧梦,以所记四句足成之,有司称赏,以为神悟,遂领荐。”韦居安认为:“兹事与唐人钱起《湘灵鼓瑟》诗颇相类。”[14]卷下
    再者异梦还能助成文章命意与架构。如《唐诗纪事》记载林藻等人试《珠还合浦赋》,“藻赋成,梦人谓曰:何不叙珠来去之意?既寤,改之。(杜)黄裳谓藻曰:‘叙珠来去,如有神助。’”[6]卷四十二644题为“珠还”,则必有曾经离去的经历,赋由离合之中叙述明珠归来,不仅有了波澜起伏,也更加动人情思。
    异梦除了与创作相关,还表现于鉴赏之中,如《绀珠集》记载:“盛文肃梦朝上帝,殿上扇题诗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意谓天人诗,乃记是杜诗尔。”[15]卷十二本诗写乱后生还,惊喜猜疑,情景如见,所以天上之人方如此赏誉。这实际上是以一种神异又高不可攀的权威来确定诗的价值,同时表达对不识真美之庸俗批评者的嘲讽。如此一来,文学批评成了代天立言,其间也有着自我文学思想的推销策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