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中原日月神话的语言基因变异(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第 吴晓东 参加讨论

    第五,《墨子·节用篇》云:“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址,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24]尧即使是真实人物,也不可能管辖整个天下,这段话说的绝对不是事实,它反映的正好说明了尧本身就是太阳。东边到达日出之处,西边到达日落之处,南边到达交趾,也就是南部最远的地方,北边到达幽都,即想象中北部最远处。这描述的正是不折不扣的太阳运行路线:早上从东边升起,中午到达天的中间,是最靠近南边的时候,傍晚日落西山,晚上沉入地下黑黢黢的幽都。最值得玩味的是“北降幽都”的“降”字,活生生地再现了太阳运行的轨迹。
    第六,正如上文所引,《尚书·尧典》中记载了尧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驻守在旸谷、明都、昧谷、幽都四个点观测天象,这也反应了尧与太阳的关系。在古代,授时主要有四种方法,一是靠观测日月在东、西两边的出入点;二是在黄昏时候观测什么星象出现,特别是出现在南中天的星;三是立杆测影,四是利用日晷测量日影的位置。前三种是定一年四季时节的变迁,第四种是测一天的时间。无论哪一种,都是在一个固定的点,无需分为东、南、西、北四个点来进行。之所以说尧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驻守在旸谷、明都、昧谷、幽都四个点,那是从太阳周天运行轨迹演化而来:太阳早上在东极旸谷,中午在南极明都,傍晚在西极昧谷,午夜在北极幽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在这四个点,就是说太阳在这四个点。这一传说后来又演变为舜放四凶,《尚书·舜典》云:“流共工于幽州,放鹱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25]《左传·文公十八年》亦称:“流放四凶族:浑敦、穷奇、楠杌、饕餮。”[26]其实,正如陆思贤所说,四凶即四穷,[27]原指的是四极,后来由于误解,认为是四族或四人。
    上文已提及,尧、富宜(散宜)、鲧(共工)三者的故事可以纳入到大羿、嫦娥、逢蒙,大禹、涂山、防风等关系结构之中。“尧yao”作为“羲和yiwo”、“爷窝yiawo”的急读,在神话故事中依然作为羿、禹的变异出现。富宜(或散宜)是尧的妻子,此名称是“伏羲fuyi”、“常仪”的音变。宋代罗泌《路史》云:“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世本·帝系篇》:“帝尧娶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女皇生丹朱。”[28]一曰散宜,一曰富宜,正是“羲”前加“伏”或“常”的结果。“伏羲(fuyi)”变为“富宜(fuyi)”无需更多的解释,只是“常仪”变为“散宜”需要多费一些口舌,但也并不复杂。“常”普通话读chang,西南官话读sang(湖南湘西一带)或chan(云南一带),可见这有ch—s与ang—an的语音对应规律,致使“散(san)”与“常(chang)”之间的变异。正因为an与ang的对应,“蟾(chan)”与“常(chang)”才得以相通,使“常”成为表示月亮的一个词汇。由此可见,尧的妻子富宜(或散宜),正是由伏羲(或常仪)演变过来的。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共工(鲧)”无论在语音还是故事情节上,都与防风、逢蒙、冯夷等人物有对应性,从天上星宿的屏蓬(pingpeng),到大羿所杀的逢蒙(fengmeng),再到大禹所杀的防风(fangfeng),又到尧所杀的共工(gonggong),其双声叠韵的语音演变何其明显,尧杀鲧[29](共工)的故事作为大禹杀防风的故事,以及大羿被逢蒙所杀的故事之变异也显而易见。鲧偷尧的息壤,而逢蒙偷大羿的不死药,息壤与不死药具有相同的性质。尧、富宜、鲧的关系结构图如下:
    
    既然尧是太阳,不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那么,尧禅让的传说又作何解释?这可能与十日的更替有关。尧是太阳,古人认为太阳有十个,每天有一个太阳在天上运行,其他九个在休息。《山海经·大荒东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30]其中的“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生动地描绘了十个太阳轮班替换的场面,一个刚刚到达东边的休息地,另一个则像拿到了接力棒一样,冒出东方的地平线,冉冉升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种交替的秩序是由神来维护了,《山海经·大荒东经》说:“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其相间出没,司其短长。”[31]尧(太阳)的这种轮班更替,或许就是禅让。我走完了让你走,你走完了让他走,一个一个轮流下去。这种禅让是良好秩序的体现,失去这种秩序,就会出现十日并出的恶果。
    禅让的“禅”从单,有学者认为与立杆测影有关,而禅让与祭单有关。《楚帛书》中有“朱四单”的记载,而甲骨文中有东单、南单、西单、北单的记载。陆思贤认为:“空旷场地上筑高台,上面树立了‘单’形柱子的地方,便名‘单’……‘单’即‘干’(杆),立杆测影的杆,《楚帛书》说‘朱四单’,即地平日晷四侧的立杆,表示春夏秋冬四季。春祭东单,夏祭南单,即春神‘禅让’于夏神。”[32]
    关于尧禅让给舜的问题,也有持否定观点的,证据之一就是有关于舜驱逐尧的文献记载。唐代刘知几《史通·疑古篇》引《琐语》云:“舜放尧于平阳。”[33]这句话一般解释为舜把尧驱逐到平阳。其实,可以把“舜放尧于平阳”理解为舜立表测影。立表测影是用一根杆插在地上,然后看正午时分日影在地面上最远端所处的位置,以次来识别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等时节。既然尧是太阳,那么,“舜放尧于平阳”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舜把太阳影子放在水平的地面上。
    综上所述,表面上看起来相对独立的羿与嫦娥、大禹与女娇、河伯与宓妃、娥皇与女英、伏羲与女娲等五组神话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即由“羲和”分化为羲、和之后演变过来的,日本的国名与族名也是这样演变而来。尧在历史上并非真有其人,“尧”的本义也是太阳,尧的禅让即太阳的运行与日影的变更。另外,中原日月神话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找到其演变的语言“基因”图谱,传统的训诂方式需在此图谱的框架中进行才能更加有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