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最早的《莫言研究资料》校读札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争鸣》2012年8期 张书群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张书群,石河子大学中文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伴随着莫言小说创作的日益成熟,莫言创作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出现了大量的有关莫言创作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文章更多散见于报章杂志,为了进一步推进学界对莫言创作的深入研究,为了给学者们研究莫言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对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爬罗剔抉”、编选整理,便成为一项极具学术史意义的工作。作为最早的莫言研究资料集,贺立华、杨守森合编的《莫言研究资料》汇集、编选了大量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且以附录的形式展现了莫言作品发表、出版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体索引,既可以为莫言文学研究者继续研讨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也可以使他们在资料查找和检索方面更为便捷,对于深化、拓展莫言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贺立华、杨守森主编的《莫言研究资料》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2年8月第一次印刷。该书大32开本,共444页,37万字,印数4000册,定价12元。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教授为该书题写了书名,著名女画家王颖为该书设计了素朴而又精美的封面,齐涛担任责任编辑。该书目录前为读者提供了十一幅与莫言相关的照片和莫言小说《辫子》的创作手迹,每幅照片下都配置了一些文字性说明,为读者提供了图文并茂的第一手资料。这部资料集是编者历经几年经过认真搜集、整理而成的。编者在1992年6月30日的编后记中明确写道:“几年前,早在动手撰写《怪才莫言》的时候,我们就计划编选一部《莫言研究资料》集,并开始了有关资料的搜集工作。”由此可知,此书从最初着手搜集资料到最后编辑成书经过了长时间的精心准备。
    清代文史专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讲,“沉潜者尚考索之功”,作为学术研究中最基础也最辛苦的一项工作,资料的搜集、编选与汇编既需要编选者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深厚的学术功力,也需要编选者遵循严格的编选原则。为了充分保证资料研究集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编者严格依据选材要严的遴选原则,从海内外数百篇研究莫言的论文中,认真甄别,仔细权衡,反复筛选,主要收录了1985年至1992年关于莫言研究的代表性文章编辑成书,既显得结构科学、体例严谨,也展现出视野开阔的鲜明特点。就内容而言,全书共分三辑:
    第一辑是莫言生平与创作,共辑入相关文章7篇,分别是:1.贺立华的《红高粱歌者的履印》,原载于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怪才莫言》;2.管谟贤的《莫言小说中的人和事》,原载于《青年思想家》1992年第1期;3.赵玫的《淹没在水中的红高粱——莫言印象》,原载于《北京文学》1986年第8期;4.杨守森的《作家莫言与红高粱大地》,原载于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怪才莫言》;5.张世家的《莫言与我和高密》,原载于《青年思想家》1989年第3—4期合刊;6.莫言的《我与农村》,原载于《农民日报》1991年8月29日、30日、31日;7.莫言的《也许是因为当过“财神爷”》,原载于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12月版《三十五个文学的梦》。
    在本辑几篇文章的编选过程中,编者约请了莫言及其亲属、朋友专门为本书撰写了有关莫言生平和莫言作品背景资料的文章,为读者更好地解读莫言创作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成为解读莫言创作的钥匙。如莫言的大哥管谟贤应山东大学贺立华之约,在《莫言小说中的人和事》一文中对爷爷管嵩峰、奶奶管戴氏、父亲管贻范、母亲管高氏和莫言,对《红高粱家族》中出现的人物曹梦九、王文义、大老刘婆子等人物原型的出身、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以及关于他们的一些逸闻轶事作出了详尽的介绍,对曾经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孙家口伏击战和“公婆庙惨案”的历史史实和真正的高密东北乡的地形地貌与历史变迁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为研究者更为深入地探讨、发掘、理解莫言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原型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也为读者拨去笼罩在莫言身上的层层迷雾,还莫言的本真面影,更好地理解莫言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正如管谟贤所言:“莫言成名之后,尤其是电影《红高粱》柏林得奖之后,人们对莫言及其作品的研究很是热闹了一阵子。有人称莫言为怪才。似乎莫言本身就是一个谜,一夜之间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杀上了文坛;也有人把小说与现实混为一谈,凭主观想象或道听途说,把小说中的某些情节强加在我们家庭成员的头上写成论文发表,使得我们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家庭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这几年来,一些旧日的同学朋友甚至不远万里来我们家乡考察。其实,莫言是极普通的一个农民的儿子,甚至可以说直到现在他还是一个农民。他爱农民之所爱,恨农民之所恨,与农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作品,不管怎么‘现代’,如何‘魔幻’,在我看来都是再现实不过的东西。它既不是历史,更不是神话,都是极普通的真正的小说。莫言的作品多用第一人称来写,其中不但有‘我爷爷’、‘我奶奶’、‘父亲’、‘母亲’、‘小姑’,而且有时竟将真人姓名写进作品中去,如《红高粱》中的曹梦九、王文义;《筑路》中的来书;《草鞋窨子》中的于大身、轱辘子张球……”①
    第二辑是莫言创作研究,共辑入相关研究文章37篇,主要包括五个层面的研究内容的文章:
    (一)对莫言小说的艺术创新与主题蕴涵尤其是对于生命意识的极度张扬进行研究。主要辑入以下一些文章:1.朱向前的《天马行空——莫言小说的艺术特点》,原载于《小说评论》1986年第2期;2.程德培的《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原载于《上海文学》1986年第4期;3.朱向前的《深情于他那方小小的“邮票”》,原载于《人民日报》1986年12月8日;4.季红真的《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原载于《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1期;5.大卫的《莫言及其感觉的宿命》,原载于《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2期;6.杨守森的《魔鬼与天使》,原载于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怪才莫言》一书;7.颜纯钧的《幽闭而骚乱的心灵——论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莫言小说》,原载于《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3期;8.黄国柱的《莫言对军事文学的激扬和催化》,原载于《文艺报》1988年6月4日;9.徐怀中等人的《有追求才有特色——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对话》,原载于《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10.丛维熙的《“五老峰”下荡轻舟——读〈红高粱〉有感》,原载于《文艺报》1986年4月12日;11.李清泉的《赞赏与不赞赏都说——关于〈红高粱〉的话》,原载于《文艺报》1986年8月30日;12.蔡毅的《在美丑之间……读〈红高粱〉致立三同志》,原载于《作品与争鸣》1986年第10期;13.冯立三的《祭奠的也应该是能复活的——读〈红高粱〉复蔡毅同志》,原载于《作品与争鸣》1986年第11期;14.罗强烈的《莫言的冲突》,原载于《青年文学》1988年第11期;15.陈墨的《莫言:这也是一种文化——评〈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原载于《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4期;16.夏志厚的《红色的变异——从〈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到〈红蝗〉》,原载于《上海文论》1988年第1期;17.朱珩青的《愤怒,一种新的情感形式的探索——读莫言第一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原载于《萌芽》1988年第9期;18.李洁非的《鬼才写鬼事——莫言〈五梦集〉之四、之五》,原载于《青年文学》1988年第11期;19.丁帆的《亵渎的神话:〈红蝗〉的意义》,原载于《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20.杨守森与贺立华的《说梦:人生之谜的沉思——〈食草家族〉序》,原载于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食草家族》;21.香港学者周英雄的《红高粱家族演义》,节选自七十七年八月十七——廿三日中时晚报时代副刊。
    这些研究文章主要对莫言小说新颖的叙述视角、汪洋恣肆的语言、独特的艺术感觉和文学意象、典型的现代派手法的运用、叙述手法上由“焦点透视”到“散点透视”的转变以及小说对丑恶的渲染和结构的随意性等艺术形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二)关于莫言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继承、融合和超越的研究。这类文章共收入6篇,分别是:1.兰小宁、贺立华、杨守森的《莫言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派》,原载于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怪才莫言》一书;2.王国华、石挺的《莫言与马尔克斯》,原载于《艺谭》1987年第3期;3.李万钧的《试论莫言小说的借鉴特色和独创性》,原载于《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6期;4.美国学者托马斯·英奇著、王林铧译的《莫言与福克纳》;5.日本学者藤井省三的《魔幻现实主义地描写中国农村》,原载于日本ICC出版局1991年版莫言短篇小说集《来自中国乡村的报告》;6.王冲与石挺的《融合与超越》,原载于《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4期。
    (三)关于莫言研究的综述性文章,主要辑入3篇文章:1.灌林的《近年莫言小说评论漫述》(原载于《福建论坛》1987年第2期)认为近年关于莫言小说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对莫言小说的“艺术感觉”、“艺术创新”以及“对红高粱系列小说主题内涵、象征意蕴的阐释”几个方面的研究。2.白烨的《莫言小说研究概述》主要从莫言小说的独特意蕴、莫言小说的文体追求、莫言小说个性的由来、莫言小说存在的不足四个方面对1986年至1988年之间出现的关于莫言小说的研究进行了概述。3.房福贤的《全国首届莫言创作研讨会纪实》对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青年思想家》杂志和中共高密县委宣传部共同发起的莫言创作研讨会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记录、整理。该次研讨会于1988年9月6日至8日在莫言故乡高密县城举行,主要围绕“莫言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莫言创作的基本特性”、“莫言小说的生命意识”、“莫言小说中的‘祖宗崇拜’”、“莫言小说中的‘丑’”以及“莫言小说中的不足”等议题展开了气氛活跃、热烈的学术讨论。莫言本人也在听取与会人员的发言后围绕“农民意识问题”、“写丑的问题”、“关于拯救人类意识的问题”谈了自己颇具见地的看法。
    (四)在本辑关于莫言创作研究的文章编选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贺立华、杨守森作为资深的资料编选者,坚持“无私于轻重,不偏于爱憎”(《文心雕龙·知音》)的编选原则,并未因为是莫言的好友,而只编选肯定莫言创作成就和文学意义的研究文章。本辑还编选了一些对莫言创作存在的不足予以科学性分析和阐释的文章,体现了科学性、客观性的编选特征。如李清泉的《赞赏与不赞赏都说——关于〈红高粱〉的话》、潘新宁的《〈红高粱〉的失误及其原因》、贺绍俊与潘凯雄的《毫无节制的〈红蝗〉》、王干的《反文化的失败——莫言近期小说批判》、杨联芬的《莫言小说的价值与缺陷》等文章都对莫言创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颇具见地的学理性分析和透视。杨联芬的《莫言小说的价值与缺陷》一文值得一读。杨联芬一方面从色彩的运用、意象的营造、陌生的语言、冷静的诗意几个方面深入分析、阐释了莫言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与艺术形式,进而指出莫言创作的意义、价值以及对当代文学创作的独特贡献:“莫言之崛起于新时期文坛,决不仅仅在于其慷慨悲凉的《红高粱》,似乎更取决于他与众不同、瑰丽奇谲的表现形式——这体现着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反映着他的复杂审美情趣,灌注着他个性化的价值判断的艺术形式,使其作品呈现出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这才是莫言小说的价值所在。”②另一方面,她也在文章中客观而诚挚地指出,作家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固然重要,然而如果固守于自己的风格而不寻求新的突破,风格就会成为束缚手脚的镣铐甚至致命的绞索。她认为:“莫言小说的危机正是面临着这种‘突破——新生’与‘循环——衰竭’的选择。”③“莫言小说的缺陷,无论是感觉(直觉)铺陈的泛滥与浮华,还是语言运用的单调,或者写丑的失控,都在于他过分沉醉于感性描写而忽略了理性的引导与选择,结果走到造作的极端,因而也失掉了感性描写的真诚。因此,莫言需要的远不是形式缺陷的补救,而是理性的灌注——真诚的现实主义精神之理性。”④杨联芬对莫言小说客观、公允的分析与评价对于更加科学地解读莫言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注解。
    (五)对两本莫言研究专著《怪才莫言》和《莫言论》进行研究的文章,也即是张军锋的《纵向剖析与立体透视——谈理论专著〈怪才莫言〉与〈莫言论〉》,这也是笔者所见目前学界唯一一篇对莫言的比较早的研究专著进行观照与探讨的学术性文章。
    第三辑是莫言谈创作,共辑入相关文章10篇,分别是:1.《天马行空》,原载于《解放军文艺》1985年第2期;2.《与莫言一席谈》(此乃《文艺报》记者陈薇、温金海对莫言的访谈),原载于《文艺报》1987年1月10日与1月17日;3.《十年一觉高粱梦》,原载于《中篇小说选刊》1986年第3期;4.《〈奇死〉后的信笔涂鸦》,原载于《昆仑》1986年第6期;5.《黔驴之鸣》,原载于《青年文学》1986年第2期;6,《也算创作谈》,原载于《钟山》1988年第1期;7.《还是闲言碎语》,原载于《中篇小说选刊》1992年第1期;8.《两座灼热的高炉——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福克纳》,原载于《世界文学》;9.《几位青年军人的文学思考》,原载于《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10.《圆梦——〈食草家族〉跋》,原载于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食草家族》。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附录对于“莫言作品目录索引”与“莫言研究资料索引”做得较好,作为第一本《莫言研究资料》汇编,编选者显然花费了很大一番功夫。“莫言作品目录索引”主要包括中短篇小说(共辑入从莫言第一次在《莲池》1981年第5期上公开发表的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起到1991年发表的中短篇小说72篇,包括即将在《长城》发表的小说《战友重逢》、《屠户的女儿》、《姑妈的宝刀》和即将在《作家》发表的小说《模式与原型》四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四部、长篇小说五部(包括花山文艺出版社即出的《食草家族》和台湾洪范书店1992年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即出的《酒国》)、报告文学9篇、创作谈及杂文18篇、散文3篇、电影文学剧本3部、莫言作品海外版13部(其中台湾版5部、香港版1部、法文版2部、日文版2部、美国企鹅出版公司即出的英文版《红高粱家族》一部、意大利理论出版社即出的意大利文版《莫言短篇小说集》一部、德国汉莎出版社即出的德文版《莫言小说集》一部)。“莫言研究资料索引”共辑入从发表在《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的《有追求才有特色——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对话》起到1991年底的相关研究文章、专著目录131条。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l版出版发行的张志忠的《莫言论》(这也是第一本专门研究莫言创作的专著)和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的贺立华、杨守森合著的《怪才莫言》。本索引截止到1991年底,由孙东、王克安辑录。
    
    

    贺立华、杨守森编选的《莫言研究资料》内容丰富,为莫言研究提供了许多便利,两位编选者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劳动,只是可能由于校对的原因,该书有一些讹误之处,有必要在此指出:
    首先是文字上的讹误现象。虽然有些人或许会说这只是非常简单的文字性错误,对读者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讹误现象过多也会造成意思的歧义而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困难。徐建伟在《〈说苑〉研究》中曾指出刘向校书时即特别重视传本中的讹字现象。⑤解志熙在《考文叙事录》一书中也曾经忧虑地指出:“有些文字讹误,的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不校理,文章是读不通也不能援引的。”⑥鉴于此,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通过对校和理校相结合的方法对本书的讹字现象作出统计,并一一指出。据笔者初步统计,本书共有69处文字讹误现象。具体而言,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脱字现象,共有两处:1.第289页“眼花□乱”中的“□”疑为脱字“缭”;2.第379页“涅□”中的“□”疑为脱字“槃”。
    (二)衍字现象,共有3处:1.第178页“杀花花脖子”根据莫言小说《红高粱》可知“花花脖子”应为“花脖子”;2.第170页“他只想想以死来挽回他那丢失的‘面子’”中后一个“想”疑为衍字;3.第255页“能诱使多少个时代的读者有兴趣进入于其中”中的“于”疑为衍字。
    (三)因字形相近而误排形成的文字讹误现象,共有32处:1.第30页“尖兵车上载重机枪一梃”中的“梃”疑为“挺”;2.第61页“竞被一条汉子花四倍的钱买去”中的“竞”疑为“竟”;3.第46页“日冠屠杀公婆庙村民136人”中的“冠”疑为“寇”;4.第54页“横棱两可的狭长脸庞污染着高密东北乡纯洁的空气”中的“横”疑为“模”;5.第108页“但是这些东西一次次地被写进书页,一次次她被搬上银幕”中的“她”依据上下文意思疑为“地”;6.第138页“既已渫血沙场”中的“渫”疑为“喋”;7.第155页“象征、隐喻的出寄创新”中的“寄”疑为“奇”;8.第163页“因为他写得汪洋恣肆、色彩斑澜”中的“澜”疑为“斓”;9.第168页“他有着一颗尚未氓灭的,对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追求的童心”中的“氓”疑为“泯”;10.第170页“通过主义公的内心独白、心理回忆、自由联想等等来反映学校生活和社会风俗”中的“义”疑为“人”;11.第177页、179页中两次把“戴凤莲”中的“凤”写为“风”;12.第181页“不平凡的岁日”中“岁日”依据用语习惯显然应该是“岁月”;13.第188页“必须真的杀一个人或强奸一个人并将其全部过程完全暴露在观众而前一样地荒唐可笑”中的“而”疑为“面”;14.第192页“边篇小说的艺术构思”中的“边”疑为“这”;15.第203页“原载《当代文艺挥索》”中的“挥”疑为“探”;16.第211页“喻示着原欲的罪衍”中的“衍”疑为“愆”;17.第220页注释④“袁柯著《中国古代神话伟说》”中的“伟”疑为“传”;18.第228页“我曾经于过两件投石的事”中的“于”疑为“干”;19.第231页“由于作者的毫无节制而破环了这一主题的实现”中的“环”疑为“坏”;20.第236页“最环的畜牲也坏不过人”中的“环”疑为“坏”;21.第242页“道德败环”中的“环”疑为“坏”;22.第263页“真接原因”中的“真”疑为“直”;23.第271页“便人目眩”中的“便”疑为“使”;24.第271页“山洪瀑发”中的“瀑”疑为“暴”;25.第272页“怒我直言”中的“怒”疑为“恕”;26.第317页“余吕鳌”中的“吕”依据莫言小说《红高粱》原文应为“占”;27.第320页“向大地万物索取精神的慰籍”中的“籍”疑为“藉”;28.第321页“却断然不是这些以横仿为源的‘准现代派’之作”中的“横”疑为“模”;29.第376页“朱衍青注重其对语言常规的超越”中的“衍”依据期刊以及本书编选文章疑为“珩”;30.第377页“终于可以不避污秽地直感话鲜也是沾满污垢的生活的人生态度”中的“话鲜”令人费解,疑为“鲜活”;31.第418页“像淮海大战、平律大战”中的“律”依据历史常识疑为“津”。
    (四)因读音相近或相同而形成的文字讹误现象,共有28处:1.第62页的《天堂蒜台之歌》中的“台”疑为“薹”;2.第142页“现实成份”的“份”疑为“分”;3.第147页“情感抒泻”中的“泻”疑为“写”;4.第161页“使他不得不寻找一种超自然,超现实的人物、故事和情节来反映拉美错纵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政治情况”中的“纵”疑为“综”;5.第171页“比用第一人称自说自划更有效力”中的“划”疑为“话”;6.第217页“湖光敛滟”中的“敛”疑为“潋”;7.第218页“莫言模写声音”中的“模”疑为“摹”;8.第222页“恰如其份”中的“份”疑为“分”;9.第236页“人跟狗跟猫跟粪缸里的蛆虫跟墙逢里的臭虫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中的“逢”疑为“缝”;10.第238页“为了予卜‘押花会’的输赢”中的“予”疑为“预”;11.第245页“痛心嫉首”的“嫉”疑为“疾”;12.第256页“善罢干休”中的“干”疑为“甘”;13.第270页“老百性也不是猪狗牛羊”中的“性”疑为“姓”;14.第280页“苍促和疲软”中的“苍”疑为“仓”;15.第283页“两分手稿”中的“分”疑为“份”;16.第292页三处出现的“消谴”疑为“消遣”;17.第293页“它附着在慧星的尾巴上”中“慧星”疑为“彗星”;18.第299页“哪怕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总体意向”中的“那”疑为“哪”;9.第299页“循规蹈矩的读者受不了这等刺戟”中的“戟”疑为“激”;20.第301页“四老妈脸上的表情与性的刺戟有直接联系”中的“戟”疑为“激”;21.第305页“或曰插科打浑”中的“浑”疑为“诨”;23.第307页“新的想反的审美经验”中的“想”疑为“相”;24.第361页“贺立化”中的“化”应为“华”;25.第394页“为命请命的作家”中的前一个“命”疑为“民”;26.第424页“蝎子窝里桶一棍”中的“桶”疑为“捅”。
    (五)因次序颠倒或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文字讹误现象,共有4处:1.第169页“使他自愧形秽、无地自容”中的“愧”依据行文习惯似乎应为“惭”更恰当些;2.第243页“一种人性的潜在的好奇与潜目冲动的结果”中的“潜目”令人费解;3.第244页“人与兽本原就没有什么根本区别”的“本原”疑为“原本”或者是二词同用;4.第330页“罗汉大汉”中的第二个“汉”依据小说《红高粱》原文疑为“爷”。
    其次,本书附录“莫言作品目录索引”中8处讹误现象值得引起读者注意:
    1.附录中,《放鸭》发表在《无名文学》1984年1期。经笔者核对,发表于《无名文学》1985年第5期“小小说”栏目,同期发表在“小小说”栏目的作品还有刘洪安的《渴望》、李颂今的《马路上的辩证法》、邓开善的《晨曲》、谢功全的《院墙那边》、宋新英的《天理良心》。《无名文学》是河北沧州创办的一份文学期刊,以发表“无名小辈”的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作品,扶持新人,为他们登上文坛铺路作梯为办刊宗旨。2.附录中,短篇小说《大风》发表于《小说创作》1984年9期,《小说选刊》同年转载。经笔者核对,《大风》发表于《小说创作》1985年第6期,《小说选刊》1985年第8期,第117~121页转载。3.附录中,短篇小说《五个饽饽》发表于《当代小说》1984年,经笔者核对,该小说发表于《当代小说》1985年第9期,第45-47页。4.根据附录,《白狗·秋千架》发表于《中国作家》1985年第4期。经笔者核对,发表时名为《秋千架》。5.根据附录,中篇小说《金发婴儿》发表在《钟山》1985年第5期。经笔者核对,该小说发表在《钟山》1985年第1期,第42~74页。6.根据附录,中篇小说《爆炸》发表于《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经笔者核对,该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1985年第12期,第19~38页,卷首“编者的话”指出:“这一期我们向读者重点推荐两篇小说:莫言的《爆炸》,刘心武的《公共汽车咏叹调》。都没有惊心动魄的‘事件’,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前者重在心灵感觉映像——纷至沓来,真切强烈,且又互相冲突纽结;……两篇作品反映现实角度与取材迥异,却都贴近时代,直面人生,令人思考。”7.根据附录,中篇小说《高粱殡》发表在《北京文学》1986年第2期。经笔者核对,该小说发表在《北京文学》1986年第8期,第2~33页。后附作者后记:“本文可以说是一部中篇小说,也可以看成是一部长篇小说中的相对独立的一章,其中某些有悖传统抗日程式的厮杀场面,并非作者杜撰,而且作者将在今后的小说里揭示这种残酷厮杀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以及这种必然性中和合理性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悲剧意味。”8.根据附录,中篇小说《弃婴》发表在《上海文学》1987年。经笔者核对,该小说发表在《中外文学》1987年第1期,第12~24页,责任编辑是张英。《中篇小说选刊》1987年第3期,第162~169页转载,后附莫言创作谈《人有时是极难理喻的……》。
    当然,瑕不掩瑜。把散见于国内外报刊杂志的数百篇文章汇集到一起并进行严格筛选毕竟是一项需要付出艰辛劳动的工作。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贬值、人心浮躁,编选研究资料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更需要编选者耐得住艰苦与寂寞。正如有人所感慨的那样:“凡是对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有点兴趣的人,大概都会记得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出版社陆续出版过不少现当代著名作家研究资料集。这些书对研究者来说,的确受益不少。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这项工作就基本中断了。其中主要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从出版社方面考虑,研究资料集不仅赚不了钱,而且肯定要赔钱;而从编选者方面看,做资料集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与其花很多的精力搜集资料,还不如自己写文章。特别是一些资料集还涉及到文章的版权问题,联系起来更是麻烦种种。”⑦因此,作为第一本《莫言研究资料》,尽管出现一些讹误现象,但是该书的出版,对莫言创作的资料研究与积累,自有其引领先路的显赫地位和文学史贡献。我在这里指出书中一些讹误之处,实乃把学术研究作为社会公器之考虑。唐突之处,敬请编选者和责任编辑原谅!若有不妥,欢迎批评指正!


    注释:
    
①②③④贺立华、杨守森编:《莫言研究资料》,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第309页,第318页,第321页。
    ⑤徐建委:《〈说苑〉研究:以战国秦汉之间的文献累积与学术史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⑥解志熙:《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页。
    ⑦杨扬编:《莫言研究资料》(后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24页。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