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我的理想教育观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中国教育新闻网 newdu 参加讨论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读到作家妈妈张晓风的这句话,或叫作呼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为之震撼,我似乎能看到她充满疑虑而又期望的眼神,分明是在追问我们: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这一呼唤,引我多年思考教育,探索教育,实践教育。
    我曾先后在黑龙江、青岛、昆明、北京等地任公办、民办学校校长长达20年之久,并出访欧美、日本,访问过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罗婷女中,美国著名的US男校和HB女校,日本的山田高中等200多所外国私立学校。对于什么是理想教育、理想学校,我一直在思考、探索和实践着。
    学校为什么要收那么多学生
    在谈理想的教育和学校之前,应该首先对学校诞生的文化背景作个回忆和梗概式的分析。
    学校的诞生,有漫长的农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农业文明的元素,有近些年工业文明形成的规范化式样的模式。无论是城里的还是乡镇的学校,几乎都是教学楼、实验楼(或科技楼)、行政楼、图书馆等。楼型多为一字形。楼里排列着一个个几乎整齐划一的房间是教室。教室里学生的课桌面向黑板。老师面向学生讲课。实验室几十年没有变化,物理、化学、生物等课堂上反复做着验证性实验。借书到图书馆、看书到阅览室天经地义,没人质疑。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清晰划分。校园越来越大,更可怕的是一所中学竟然有5000多名学生,还有的达到了近万名学生,有3000名学生的小学不在少数。
    哈佛大学原校长鲁丁斯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育本质上是人文过程,是要人与人实际交流的。初中或高中三年,一位校长能记住多少学生,能熟悉多少学生?500或800。三年,能直接与校长面对面交流,感受校长人文关怀的学生有多少?500或800。所以,理想教育的中小学校规模不宜太大。
    学校的人数、规模,其实和地域人口的多少没有关系。
    现在的学校基本上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产物,有着典型农业文明的痕迹,兼有工业经济模式的元素,有悖于数字时代的现代教育,有悖于知识社会的时代特征,更不利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学生的生命生长。
    教育遵循“自然律”
    有社会责任、理想信仰和探索精神的文化氛围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古代中国以有德有学的儒者文官入仕途,欧洲近现代化形成了以技术发明而成为企业家的知识产权体制。
    近些年在基础教育领域,人们探索教育改革之路,诞生了许多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制度,为寻求正确的教育前行之路作着不懈的探索。细细品来,其中总有慌不择路的浮躁,或是完全照搬西洋人的复制,或是一些不伦不类的所谓“特色”。
    学校教育的核心应是遵循生命的“自然律”。“自然律”是宇宙的大律。自然即宇宙,宇宙即自然。宇宙乃至万物皆为自然力所驱使,这是“自然律”。生命的“自然律”,是生命进行的规律,人的生长规律。博古观今,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观天道,以立人道。“天道”代表宇宙大自然的规律,“人道”就是人的世界如何生存的道理,生命生长的道理。
    《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道法自然,凡是合乎自然的一定是对的。对宇宙自然我们永远只有敬畏,对生命我们永远只有敬畏。
    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
    遵循“自然律”,就要读懂自然,读懂生命;遵循“自然律”,就不要速成,不能速成。
    每个教育者都应该反问自己这样一个基础的教育问题:我们是否丢掉了孩子们的童年,扼杀了孩子们的快乐?是否拔苗助长,违背了生命的生长规律,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因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过早地灌输知识和技能,忽略传递爱,忽略孩子的发现欲等?
    教育应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不能按大人的主观意志左右孩子,而是遵循客观规律。
    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放孩子回归大自然吧!世界上再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教师了,它能给孩子无穷的力量,给孩子无穷无尽的知识。
    学校遵循自然规律,把爱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留住爱,保护孩子的“发现欲”,帮孩子养成一生受益的好习惯,让生命自然前行,经历春夏秋冬,我们所需要或希望的有社会责任、理想信仰和探索精神的人才一定会出现。
    校长应是读书人
    理想学校要有理想校长。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对于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是航船,校长无疑是舵手。校长每天都在处理事情,有小事,有大事,有阶段性的事情。校长们视轻重缓急,视远近左右,对每件事都要把握好度。什么时候扬,什么时候抑,都要审时度势;什么时候考虑公平,什么时候考虑效率,都要有法可依。校长的风格气质,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校,影响着师生。校长高尚的情操,丰厚的文化底蕴,执著的工作态度,娴熟的工作方法,校长对教师的宽容,与同事的合作,无不影响着学校。
    理想校长应是读书人,读书会使人积气,积势,积厚重。读书是校长们的力量所在。读书之后会晓得,书是呵护心灵的绿地,书是建设精神的家园,书是灵魂的出口,书是心智的飞扬,书是精神的提升。读书之后会发现,书中自有花似锦,书中自有草如碧,书中自有春如画,书中自有秋飞雁。
    校长还要带领老师们勤于读书、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养成广博而扎实的学术涵养,深入研究教育规律,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只有校长和老师是读书人,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学校才会真正成为读书的地方。
    善者因之
    理想校长应善管理,即愿景管理,这是使学校长久发展的根本所在。古人司马迁提出的“善者因之”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管理的理想境界。“善者因之”是用愿景,即组织的发展方向、价值取向、文化、管理,包括组织形成的优良传统等,把有共同教育理想的人集聚到一起,做理想的教育。
    愿景是组织中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开始时可能只是一个想法、一个创意,然而一旦发展并获得一个群体的认同和支持时,就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是具体存在并且可以实现的。
    愿景必须是每个成员发自内心的意愿,并只有变成全体组织成员的共同信仰和共同追求,才能产生伟大的力量。建立共同愿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它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细致的工作和漫长的过程。愿景解决的问题是我们要创造什么,它往往是一种相对宏观和抽象的概念,又需要长期的奋斗才能接近或实现的目标。而使命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创造和实现。使命对于愿景来说格外重要,没有使命支持的愿景往往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学习的最佳状态
    “学而时习之”本来就应是“不亦说乎”的。理想教育是在自然中播下爱的火种,吟唱真理的篇章。我们秉持读书应当是乐事,而不是苦事;求学不应当总是补课和应考,不应仅仅是为了得一技之长学谋生之术,求建设本领,而是让每个孩子在这里像叶子一样舒展,像小树一样自然生长,让孩子们留下金色的童年。
    对学生,请不要只给他们答案,请教给他们热情,教给他们发现,请启发他们去质疑,请教他们尊重生命,请让他们学会交流、分享和对话,请同他们一起探索,请教他们去观察、触摸那些难以名状的东西,请让他们认识世界,请让他们的理解远远超越表象,请教他们投入一次更热烈的生命。
    在理想的小学,教师会以游戏、故事为主要上课形式,释放孩子玩的天性,不约束、不限制孩子的自主权,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理想学校,学生将在以下时刻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①有兴趣时;
    ②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③教学内容用多种形式呈现(不仅是多媒体)时;
    ④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高难度);
    ⑤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对自己的影响);
    ⑥能自由探索、创新时;
    ⑦被鼓舞和被信任做重要事情时;
    ⑧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
    ⑨学以致用时。
    在理想学校,教师会明晰学与教的关系:
    ①学教原则——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奠基;
    ②学教目标——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③学教关系——民主、合作、互动;
    ④学教过程——主动、生动、活泼;
    ⑤学教方法——启发、内化、转化、升华;
    ⑥学教环境——和谐、愉悦、共振,师生流连忘返;
    ⑦学教过程——学习知识,生成习惯,提升能力,形成品质。
    鲜明的八个标志
    在理想学校,学生身上会有鲜明的八个标志:
    一是独立。从生活到心理都不依赖别人,事事自己思考,问题由自己解决,这是一种能力。
    二是包容。同窗学友建立起的友谊会维持一生。同学既分享共同成长的喜悦,也有分担麻烦的感激,还有彼此宽容对方的弱点和毛病。
    三是自约。自约是自我意识的成熟,学生们体现自身创造性的天地实在太广阔了。
    四是忠诚。忠诚是原则,是一个人至高的道德。
    五是勇敢。勇敢是面对竞争、迎接挑战,在处于优势时不张狂、不喧躁、不得意忘形,在弱势时不气馁、不放弃、不轻易认输,强调对自我的“挑战”等。
    六是合作。合作是心胸,合作是品质,合作是能力。
    七是幽默。幽默来自高超的智慧与机智,同时也是修养和文化的体现。你不必靠嗓门大、声音高把人“压倒”,而是在一句妙语中令人会心微笑,心悦诚服。
    八是风度。绅士淑女们必须在任何情况下,特别是在麻烦降临之时保持理智、平静,那不能只是外表的,必须在内心也要冷静、清晰、有条不紊,这是一种修炼功夫。平静和彬彬有礼的底蕴是克制、含蓄、内敛。当着众人的面“失态”,被视为一件极其丢脸的事。
    理想学校的学生有民主思想,并体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举手投足之间,存在于个人回转的空间以及更广阔的愿景里。我们的学生自信、开朗、包容,有力量、更柔韧、更长远,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和平都会有重大的贡献。
    分享三句话
    最后,我分享三句话:
    一是,我们是教育人,在做教育,而不是在做“××教育”。所以,我主张在“教育”前不加定语,不是“什么什么教育”,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素质教育”等。在“教育”前加定语都会窄化教育。
    二是,教育其实很简单,不必搞那么多“模式”“方法”“概念”,也没有必要提那么多“创新”和“创造”。
    三是,教育不分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我们做的是教育。在学校没有老板、董事长和公司之说,学校是校长在引领和管理。也只有这样,民办学校在教育界才会被正名,才有生命,才能办成理想学校。(来源:摘编自《美的邂逅》,作者:包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