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中国古典诗歌景物描写:从象喻到写实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王宇根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这不只是这一首诗或陈与义单个诗人身上发生的孤立现象,而是整个描写方式的范型转变。这种新的描写方式呈现出清晰的空间性和时间移动、明确的主客关系。与将物象从斑斓五彩的现象世界抽取出来并赋予其高度象征意义的传统比兴模式相反,它把诗歌意象还原为景物,把景物放入其所置身的理性世界和时空环境之中。
    
    由《诗经》和楚辞所奠定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以言志抒情为中心使命,其基本预设并非现代意义上作为诗歌写作行为的执行者、具有完全主体性的诗人概念,而是由情志到诗这一过程的必然性、自发性——一旦内在情志产生,由内及外的言发过程便被认为无法阻止、必定发生。
    从被动的承载者到抒情主体
    这一被动的诗人概念建立在一种古典文化理想的基础之上,即情志表达和文章写作乃天地运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而共享天地宇宙运行法则。由于确信诗歌生成乃自然自发、不可避免,诗被构想为被动地承载、传递诗人内在情志的介质和媒体,相应地,诗人被构想为这一过程所蕴含的巨大审美、道德和情感能量的携带者和中转站。诗人作为宇宙运行的参与者和诸多行为者之一,对此过程既缺乏主动性,也缺乏控制。在动态的诗歌世界中,诗人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没有固定基点,物与物之间具有多重联结,诗人受不断运动中的物色世界的能量激发和推动,作为其分有者、感受者、传递者而进入诗歌及其意义生成的过程。在对自然景物的处理上,这一经典的抒情和审美范式依赖于经过高度概约的物象的使用,试图在所要表达的观念和用以表达此观念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简明的直线联系。这或可称为古典象喻式的诗歌传统。这一古典诗学对技法的作用保持缄默,因为承认技法的重要性必将削弱作为这一诗学模式之根基的自然自发观念。
    伴随着中世早期五言诗及以之为基础的新的抒情和审美传统的兴起,诗歌声律等技法因素得到关注,诗歌理论和批评话语也逐渐确认技法因素的重要性,这在宋代的江西诗派那里达到顶峰。江西诗派全面而积极地肯定技法在诗歌表述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其诗学的一个基本观念是,诗歌行为并非自然发生、必然发生,而是需要滋养、学习,需要长期和勤苦的磨炼。以技法为中心的新诗学对诗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控制和主导的权力交给了诗人,使之成为诗歌表达的主人。诗的写作者可以通过对规则和技巧的学习,获得控制这一过程的能力,并通过艰苦勤勉的个人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它,对前代大师和经典文本的阅读和学习,也可以增强对此能力的自信。简言之,写诗的人成为诗歌过程的主动追求者、控制者和完成者,由无边无序的宇宙能量的被动承载者变成技法的精确执行者,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写诗的人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诗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