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傣-泰民族的泼水节起源神话及其祈雨本源(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民族文学网 屈永仙 参加讨论

    (二)类似于泼水节的原始祈雨祭仪
    在不信仰佛教的傣-泰民族文化圈里,虽然没有泼水节,但却有着类似的祈雨祭仪。这一方面,以越南泰族的例子最为典型。越南的少数民族一共54个,其中被官方称为泰族(越南语Thái)自称为傣(Dai)的是越南第二大少数民族,人口1328,725(1999年统计),人数仅次于岱依族[17]。越南泰族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具体在奠边府、莱州、山罗、和平、清化和义安等省。越南的泰族和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中国的傣族都是同源异流,他们与中国玉溪、元江、金平等县市的各“花腰傣”一样,都不信仰佛教。除了一小部分“泐族”是从西双版纳迁入,并依然信仰佛教之外,其他大部分泰族大约是在九世纪沿着云南红河、元江流域往下迁徙的。如今,这部分越南泰族大体分为三个族群,黑泰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奠边府、莱州和山罗的琼涯、北安、符安三县;第二族群是白泰,主要分布在山罗省和奠边省的奠边、巡教两县;第三族群是红泰[18]。主要分布在山罗省木州县、和平省梅州县以及清化省和义安省的山区。这三个族群,有时也总称为“布傣”。他们往西迁入老挝的丰沙里、乌都姆赛、琅南塔省,与从西双版纳往下迁徙的傣泐相逢。两种文化圈的傣-泰民族在这里相遇共处,虽然彼此能够通话、也有婚姻来往,但是各自却坚守着自己的传统,甚至因为信仰佛教与否,而不认同对方为同族。
    我于2012年7月下旬在老挝的琅南塔、乌都姆赛,以及越南的奠边府、莱州、老街等省进行跨境民族田野调查时,发现这些泰族虽然没有泼水节,但却有着类似的祈雨祭仪。例如,在琅南塔县黑傣寨(Ban DongL)访谈一对老妇的时候,我问她们黑傣有没有泼水节和芒非节,她们说那是佬族的节日,黑傣不过,只是作为旁观者偶尔参与。我接着问,每年插秧播种之前,如果天不下雨的时候,有什么活动或仪式,她们回答说要在六月、七月求雨,届时各户准备食物,然后聚集在河头聚餐,互相洒水,祈求“恬神”降雨。这种聚集江边互相泼水祈雨的活动不就是原始的泼水节吗?但是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生产仪式而已,并非一个节日。我进一步问,黑傣的新年是几月份,届时如何庆祝。他们回答说每年的一月至二月就是他们的新年,到时候有喊魂仪式,将各种魂叫回家来过新年,杀鸡杀猪,家族聚餐,每人要拴线。至此,我们明确地得到这样的结论:虽然老挝将宋干节视为新年,但是黑傣却不过宋干节,但是他们在六、七月有类似于“泼水节”的祈雨活动。而且黑傣的“泼水节”活动并非新年。[19]
    
    图7:越南泰族仪式树,屈永仙摄,2012年7月20日,越南河内
    在越南访谈黑傣的时候,发现他们这里也没有泼水节,也只有类似于祈雨的仪式活动。位于河内市的越南民族博物馆内有一个“祈雨树”的模型,是一个竹子做成的树架子,在上面挂着一串串的稻穗。展览牌用英语解释到:“该仪式在一个竹子做成的仪式树下举行。这棵竹子树上挂着轻轻的木制的花朵或动物,例如蜘蛛、鸟、水蛇、猴子和水牛,以及其他一些小的竹子制品来装饰这棵仪式树。彩色的蛋壳悬挂着,表示天和地。然后,村民们围绕着这棵仪式树唱歌、跳舞,敲锣打鼓,敲打竹片和米槽。这些活动代表雷神和其他的自然现象,以表达村民对雨水的祈愿,预祝来年庄稼的丰收。”
    大部分“花腰傣”也声称不过泼水节,但是他们中有的每年过“祭龙”仪式。当我问一个来自新平傣雅支系的朋友,她们每年祈雨的仪式是什么,她回答说是“祭龙(竜)”。其实,“祭龙”也就是 “祭龙(竜)林”,实际上就是祭祀森林神、树神。分部在云南文山的壮族南部支系,他们也有祭龙林的活动。其中,在广南市附近的大革假村,他们将最高神“布洛陀”画成一个树神的模样,树身周边都是水(如下图)。可见,在他们的心目总,森林其实与水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村民说,他们在“祭龙”时,全村男性村民要到很远的山中去迎接回来一个石头,并护送到村子最神圣的小庙中放置。可见,“祭龙”就是祈雨活动,去山中迎接风雨,祈愿来年庄稼丰收。
    
    图8:广南市大革假村,屈永仙摄,2010年8月14日
    从上面种种例子来看,这些不信仰佛教的傣-泰民族,虽然不承认有泼水节(宋干节)的习俗,但是他们的传统文化中却一直行使着与泼水节类似的祈雨仪式活动。
    结语:泼水节起源于稻作生产中的祈雨活动
    傣-泰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稻作的民族之一,他们对水的崇拜,也是源于稻作的需要。也就是说,水对农业生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农业活动的需求,出于祈雨的目的,所以在适当的时间里就产生了泼水祈雨习俗,实质上反映出人们征服干旱、火灾等自然力的朴素愿望。
    从时间上看,泼水节正值高温干旱的播种前时节。在傣-泰民族居住的地方,一年只分旱季、雨季和凉季。缅、泰、老和我国云南西南部的气候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在一年中二至五月为热季,六至十月为雨季。泼水节正值热季顶端,雨季未到的时候。而此时,位于人们正准备撒谷育秧的时节,人们对雨水的渴求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农民必须准备一些捆扎秧苗的绳索,大多是从山林中砍来竹子制作竹蔑。还有的地方,村民将从山谷中砍来树枝插在田头,以示山神、雨神降临田间。所以此时,人们纷纷登山“采花”觅雨。古时候的人们还没有掌握气候知识,他们相信有超自然力的同时,也观察到雨水与树林之间的某种关联。在泼水节时到林中幽谷折来绿枝,做成“鉴树水树”就象征着去迎接雨水,制作高升(芒非)的时候,人们也要进山砍竹子,并向森林祷告。[20]人们过泼水节的时候,都说“如果在泼水节期间能下点雨,则预示当年是丰收之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