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稍稍来回顾一下过去不久的往事。1990年代末,网络文学揭竿而起,慢慢树起了一面旗帜。到了2012年前后微信等新媒体出现后,传播的速度更加快捷,大量的草根写作开始影响中国,使中国从民间到官方都出现一种“影响的焦虑”。网络文学真正地影响着中国。到这个时期,官方才开始引导,现在,官办的网络作协成立。网络文学似乎名正言顺了,也有了必要的地位,但其实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正视。 去年11月22日参加在西安召开的当代文学研究会年会,有一个议题是“新媒体文学的生产与传播”,当时一个疑惑便产生了:什么是新媒体文学?它与网络文学又有什么区别?难道网络文学已经属于过去时了?新媒体文学与传统的大文学又有什么质的不同吗?在考察这些概念与问题时,便发现自网络文学这一概念陡生之时起,便隐藏了无数未知的问题,于是也就自然地给后来者留下几枚“炸弹”。故而十多年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争执不休,后来因为无力解决,争执越来越少,似乎已经解决了问题,实际上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明显。如果再不清理这些问题,恐怕以后会生出无数的难堪。 概念需要重新确定 既然要重新探讨网络文学的概念,我们不妨以网上流布的概念来进行分析。在百度中输入“网络文学”一词,出来一段解释:“网络文学,指新近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 我们发现,网络文学是以媒介来进行定义的一个概念。那么,我们就要问,什么是文学?文学可以有题材的划分,也可以有民族国家地域的划分,也可以有时代的划分。它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将文学或以体裁或以时间清楚地划开。但网络文学这一个临时起意的概念在当时还可以理解,在运用的过程中就越来越显得不能自洽了。 网络文学在当时是相对于传媒媒介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而言的一种存在。因为这些媒介有门槛,限制了很多文学的发表,自然也限制了很多人从事文学的可能性。文学被压抑着。网络的诞生解放了文学,打碎了原有的文学发表的门槛。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是进步。但人们对网络文学的看法却正好相反,对网络文学的不屑一顾司空见惯。为什么呢?因为在人们的理解中,文学因为长期的压抑自然生成了一种评价的机制。在当时,这种机制还一直在起作用。但是,到了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心理机制已经在慢慢瓦解。这是网络传播所导致的革命。当然,新的压抑必然来临。文明永远是有界限的,自由是有边界的,艺术一定是戴着时代的镣铐跳舞的。网络也一样。现在,这个界限正在生成。 将近20年之后再来看媒介,人们对网络的青睐已经远远超过期刊与报纸这些纸媒。现在,手机阅读虽然还受到各种诟病,但人们在习惯。在这种习惯中,纸媒已经成为官方意志或评价文本的一个显征,但不再是意义与信息的主要载体,甚至更不是价值的主要表征。 现在,很多文学特别是随笔、政论和带有草根性的文学已经首先在网络尤其是新媒体上发表了,余秀华,这个草根诗人在新媒体上走红。范雨素,一个北京的育儿嫂因一篇《我是范雨素》的文章而红遍中国。期刊或报纸因为受众的原因再也不能产生这样的影响,即使要产生这样的影响,也要借助于新媒体。人们越来越习惯首先在新媒体上发表自己的作品,期刊或报纸仿佛成了新媒体文学的摘选。虽然期刊或报纸一再地向作者重申,投来的稿件不可在网络上发布,只有在期刊或报纸发表后方可去发布于网络,但这更进一步说明无论是报刊还是网络,只是发表的媒介而已,文本本身并无二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网络最终还只是一个媒介,而所有的文学包括古典文学都已经呈现在网络上,或者说在网络上被N次发表了。那么,在这个时候来看网络文学就是文学的总体了,还会有什么真正的网络文学吗? 研究网络文学的学者因为要捍卫这个概念的狭隘性,所以寻找了很多网络文学的特征,如超级链接、多媒体、及时评论、首发等特点,但除了首发外,哪一种文学在网上没有这些特点呢?《论语》发表后读者依然可以留言评论,也可以有超链接,把过去人们的研究成果都链接上,也可以有多媒体参与。首发,成为唯一的特点。还是一个媒介的问题,并非文学的问题。 从媒介的角度来看,我们从来没有过甲骨文学、竹简文学、纸文学的概念,尽管这些媒介本身能带来文学新的样式,如甲骨时期因为雕刻的困难只能产生少量的文本,最早的诗歌和古代散文产生了。网络的产生就产生了超文本,或者说产生了更短的文学,如微博。它们与传播有关。但是,我们无法用媒介来代替文学。如果可以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就要为新媒体确立它的文学性。之后还可能产生另一种媒体,那么,是否还要以那种媒介来确立文学呢? 故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网络文学只是一个权宜的概念,甚至是一个文学的伪概念,必须得以重新确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