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借鉴应倚重本土研究 借鉴的作用,是窥见对方或自我的观念盲区乃至误区,是为本土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寻求更具对话性的理论启示与方法路径,或是推动既有理论范式的调整、补充或革新。理论借鉴的前提,是尊重差异、承认矛盾乃至不惧冲突。善于借鉴的理论创造者,不是回避差异性乃至冲突性,而是积极地寻求自我理论丰富性的扩展与深刻性的强化。 “草蛇灰线”以诗意化的隐喻表达勾勒出中国古典叙事中的冲淡与缜密的微妙平衡,但能指与所指,或功能层、行为层与叙述层之符号学原理的引入,则可能更明晰地分析那威武的“哨棒”与多情的“帘子”如何在叙事各个层面上流转。“影灯漏月”之妙,遭遇“内聚焦”之后,更可以作一番辨析:“影灯”为了“漏月”,但月光与灯光难免相互干扰,这就意味着中国古典叙事中的内聚焦是容得下更多“杂质”的临时性“内聚焦”的。至于西式“内聚焦”可能更强调个体感知的独特性、偏执性且聚焦内容不“越出”主人公的意识界面。两者都是限知叙事,但“限”的方式、内容与格调各有各的感性区域、感知规模与关注对象。 本土与异域的理论体系与范式可能相互比照、互补,然而,并非异域理论都只是作为某种参照性、补充性的参照。外来理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呈现出本土原创理论所遮蔽了的思想方式与艺术表达。异域的原创性文论,比如,从拉康的现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到鲍德里亚的超真实、拟真、内爆,这些概念对本土文化、文学的阐释未必能“一步到位”,相反,更有可能导致种种排斥性的不适应症状,但这不等于对我们文化、文学的理论阐释无用。外来观念或概念在非原创语境中的不适应、不消化乃至过度的排斥状态,是不同文化板块在挤压、冲突的过程中难免发生的种种可预见的正常状态,而非反常现象。 理论阐释模式,经过反复试错、调整、放弃或改造,考验着理论本身的生命力。通过移植,也测试着非原创语境中接受者的接受力、改造力与创新力。不同文化、文学领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异域理论对于本土问题普遍缺乏可资借鉴的阐释效力,而是更倚重本土研究者借鉴水平与创新能力。 新时期以来的文论“逆差”状态导致了非原创语境中的接受者不时会面临着“本领恐慌”。这种恐慌,来自对“他者”理论背景的不了解,也源自对自我创造力的不自信。当下的“原创焦虑”事实上就是一种本领恐慌。在成系统的异域理论体系的大规模长驱直入情形下,若无积极的自我创造,难免产生集体无力感。也应该看到,如果毫无焦虑感则更可怕,因为缺乏必要焦虑与压力,通常意味着要么照单全收,要么置之不理。故从积极一面看,“原创焦虑”本身潜在着推动、激发创造的动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