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可喜的变化是,相对于前些年文论界对中国古典文论有意无意的忽视,使之长期处于失语或独语状态,近年来研究状况大为改观。特别是两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后,学界包括文论界非常重视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当代文论的创新发展、重构文学经典等话题,成为文论界研讨的一个重点话题,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央党校文史部以及很多大学都举办过专门的学术研讨会,在这方面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如张岂之主编的《中华文化的底气》(中华书局2017年7月版)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中的重要性做了深刻阐发。对中国现实文化的关注和传统文论资源的发掘,正在悄然改变当代西方文论在中国一枝独大的现状。所谓“悄然”其实背后仍然有着现实力量的推动,但它无疑切近了中华文化自信的主轴和脉搏,而有着理论学术逻辑的自然而然,也是一种中国文论自觉的体现。它主要显现于近年来对西方文论研究中存在的“强制阐释论”的探讨、“中西文论关键词的撰写”、“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论争”等话题,这些论证构成了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在这些话题热烈争议背后,有着中国当代文论发展的焦虑,“世界文学”探讨的用意依然是“民族文学”的用心,依然关乎中国文学及其理论的国际话语权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因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发展问题的系列讲话的理论阐释,以及与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关联性研究,探讨文艺的功用、批评标准以及文艺精品问题等,也是这几年文论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在经典文献的重新解读中敞开了新的问题域。其诉求目标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已成为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的指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