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 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在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何种作用?曾军表示,以往中国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西方文论对中国的影响”,或者“中国对西方文论的接受”和“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本土化”等路径,而从已发现的材料来看,海德格尔、荣格、瑞恰兹、燕卜荪等学者对中国文化格外青睐,都不同程度、直接或间接地讨论过中国文学艺术和思想文化问题。但由于资料来源的局限及对中国问题的隔膜,他们对中国理论的选择、强调与借鉴,对中国问题的解读与发言存在诸多偏误。因此,“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亟待学界清理和辨析。 西方文论对中国问题的关注早已开始,可以上溯到启蒙运动,甚至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对“东方”的看法。因此张政文认为,当研究者讨论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时,有必要向前追溯,在对“东方”的整体看法中来把握。 与会学者表示,虽然西方文论已经成为中国译介西方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但中国学者在借鉴西方理论时存在着明显的简单套用、挪用移植的现象。认真总结当代西方文论在思考中国问题中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片面的误读,将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