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吴组缃关于《红楼梦》 的一封佚信(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宫立 参加讨论

    “昆仑同志”并非是指写有《红楼梦人物论》的红学专家王昆仑,而是“电脑红学”的研究者彭昆仑。信中提到的“用最新的科技工具和方法体察情理”的“大著”指的是彭昆仑的论文《关于〈红楼梦〉时间进程和人物年龄问题的探讨——兼论电子计算机在红学研究中的初步运用》的草稿,后来发表在《红楼梦学刊》1984年第2期。文章中提到,“1980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举行了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会上曾有一位学者提出利用电子计算机这一手段来研究《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真假问题,尽管他的研究结论或论证方法能否为大家接受还存在一定的争论,但作为新的探索方法,对笔者颇有启迪”。这位学者指的是美国华裔学者陈炳藻,当时他提交的论文是《从字汇上的统计讨论〈红楼梦〉作者的问题》。正是陈炳藻的论文,启发了彭昆仑开始运用电脑研究《红楼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出版了彭昆仑的《红楼梦疑难问题探索》,张庆善在序中说,彭昆仑是“我国最早用系统论、计算机来研究《红楼梦》的学者,也是最有成就的一位学者”。早在1983年秋,彭昆仑就启动了“红楼梦电脑处理”课题,当时他是江苏省镇江市地震办公室工程师,1986年开始创建“红楼梦数据库”。钱学森1985年9月26日在给他的信中提到,“关于您用系统工程及电子计算机解决了‘红学’中的大难题,我是首先在科普刊物上读到的,当时就很感兴趣。系统工程与文学研究不是无缘……”钱学森1987年1月26日在给彭的信中还提到,“为了帮助您的‘红学’研究,我已把您寄来的材料转《文艺研究》编辑林元同志,他会想办法的”。经笔者查阅,彭昆仑陆续发表了数篇关于《红楼梦》的论文,但发表刊物均是《红楼梦学刊》。尽管《文艺研究》并未刊发彭的论文,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钱学森对彭昆仑研究的支持。
    吴组缃不但是现代著名作家,还是《红楼梦》的资深读者和资深专家,虽然他自谦“我只是《红楼梦》一个很普通的读者、爱好者。若说对这部书的研究,恐怕还谈不上”,但他13岁就开始读《红楼梦》了,只是当时“似懂非懂”。1955年9月起,他就在北大中文系讲授“红楼梦研究”专题课,1956年在《北京大学学报》发表了论文《论贾宝玉典型形象》,1959年在《人民文学》发表了《谈〈红楼梦〉里几个陪衬人物的安排》,又对贾雨村、冷子兴、刘姥姥三个人物形象做了细致分析,1981年还写了《漫谈〈红楼梦〉亚东本、传抄本、续书》对《红楼梦》的几个版本做了梳理。吴组缃在研讨会上作过《略谈红楼梦研究》《〈红楼梦学刊〉要展开论争》等发言。他还参与《红楼梦》学刊的编委工作,并担任过《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红楼梦》学会会长。他还为1981年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写了两首诗,为《红楼梦资料丛书》写前言。
    吴组缃信中提到的“关于古代小说的讲话稿”,指的是他在《文艺报》1983年第3期发表的《关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理论》。在这篇文章中,他坦言“有些红学家寻摘《红楼梦》里的数字之类的实际东西来作考证,我以为也是不必的”。文中提到的 “中国小说还讲究神似。只写得形貌真实还不行,还要神似……我国古代的小说,都讲究形似和神似,更讲究神似。《水浒传》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宋江、李逵、鲁智深、武松、林冲等,都写得神似。《红楼梦》更讲究神似,而且写人与人的关系,也写得神似。比如说,黄莺儿,你仔细看看,她必然是薛宝钗的丫环;紫鹃,一看就是林黛玉的丫环;还有,侍书是探春的丫环,入画是惜春的丫环,一看就有这种特点。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写得入神了”,“黛玉葬花,一边哭着,一边念着葬花词。贾宝玉隔着好几十米,在那个山石后面就听清了,把它一句句,一字字记录下来。实际生活里这不可能,这就不形似。林黛玉的声音本来就小,又是哭哭啼啼的,念出来的葬花词你离那么远就听清楚了……黛玉葬花,抓住了林黛玉典型性格中一个最精要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丢开了形似,而只抓神似。黛玉葬花构成一个盛传久远的画面,就因为它画了‘神’”,可以看作吴组缃信中提到的《红楼梦》《水浒传》“重‘神似’不顾‘形似’的信念”的最好的注解。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