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繁荣发展,8月1—3日,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分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大连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世界文学”理念新探索与“比较诗学”学科新路向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来自国内近3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探索“世界文学”新理念 1827年,歌德在与艾克曼的谈话中提出“世界文学”概念,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滥觞。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用“世界文学”表明,人类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精神生产都开始具有一种世界化倾向。此后,这一概念不断被后世学者解读、分析和阐发,并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文学百年来不断追求与世界联结的愿望。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发展以及国际比较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关于“世界文学”的新理念不断涌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耿幼壮认为,“世界文学”概念在当下再次被关注与探讨,是由于现代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文学”的意识在某种程度上逐渐趋于一致。他借用本雅明“光晕消逝”的说法表明,人们应该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世界文学”,从而发展出新的研究主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方维规谈到,“世界文学”从来没有一个确切定义或内容精准的界说,这一概念在当代的最新发展,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文学跨语言、跨国界传播的新走向。与此同时,看到了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认同、文学运行和经典化的生成条件及概念化过程。因此,不能将“世界文学”概念理解为所有文学的整体或世界上最佳作品之经典。“世界文学”应成为理解文学的新视角:若要跻身于世界文学,文学作品必须具备超时代、跨地域的特点,可以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被广泛阅读。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启超借助对法国当代批评家巴斯卡尔·卡萨诺瓦《文学世界共和国》的理论分析提出,可以将对“世界文学”的考量转换成对“文学世界”的勘察。将“世界文学”看成一个整体的、在时间中流变发展的文学空间,该空间拥有自己的“中心”与“边缘”,而这些“中心”与“边缘”并不总是与现实相吻合。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马汉广认为,当谈论“世界文学”概念时,应该注意对文学的同质化与异质化、时间性与空间性、普遍性与超越性三组矛盾范畴的分析,同时要避免文学发展的单极化倾向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误区。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伟昉认为,要实现具有多样化特征的世界文学经典性,需要真正破除“欧洲中心论”,要大力培养和造就小语种翻译人才,使欧美主要国家以外的多样化民族文学得到广泛重视与传播,还要强化对东方文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唯此,那些具有多样化个性特征、能彰显人类普遍价值内涵的民族文学,才有可能在持续的多元化阅读与研究中成为经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