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我国长篇小说创作面临的三个艺术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郎 伟 参加讨论

    第二个艺术难题是大量作品明显存在着选材不严,开掘不深的问题。
    鲁迅当年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刚刚闯入文坛的沙汀和艾芜,希望他们“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鲁迅的告诫显然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对于一个长篇小说写作者来说,生活经历和个人的心灵经验只能是写作的触发点,而决不是全部。因为在创作长篇小说之前,不能不慎重考虑这样两个创作问题。第一,你的人生经验是否具有足够的“浓度”和强度,可以经得起长篇小说这种“繁复文体”的强力撕扯和锻造。第二,你的人生经验在转变为艺术作品之后是否具有“挥发性”和超越性特征。
    我们并不能苛求作家都是生活的导师,能够回答所有尖端和尖锐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要求作家对你所描写的生活不仅熟知,而且还要从中有所“发现”。由于你的锐意的“发现”,一些本来我们熟悉的事物,经由你的文字,却使我们获得了全新的感受和全新的认识,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意识被挑动,被唤起,被激活了。
    长篇小说创作存在的第三个弱点是许多作家对长篇小说的文体特点认识不足。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诞生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是中国作家向西方文学和俄苏文学学习的结果。由于现代作家的杰出表现,在短短的30年中,他们实际上已经为读者贡献出了许多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然而,究竟有多少长篇小说写作者认真而投入地研究过这些长篇小说的思想内涵、结构特征和语言修辞特点呢?如果艺术眼光再开阔一点,在从事长篇小说写作之前,起码应熟读19世纪以来的最著名的西方长篇。如果连《复活》《安娜·卡列尼娜》《高老头》《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堂吉诃德》《鼠疫》《喧哗与骚动》和《百年孤独》等一系列伟大的长篇作品都没有细细阅读过,我们怎么能指望作家们新创作的长篇小说有足够的艺术含量呢?你的文体从何而来?是模仿还是创新?是继承还是发展?你的小说结构的营造从何说起,是史传传统影响下的讲史模式,还是意识流的穿插和切割方式?是流浪汉体式小说,还是“复调小说”?抑或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天马行空?事实上,经典文学所构筑的传统写作模式包括长篇小说的结构方式,在当代中国还没有任何作家可以轻易绕过去。我们面临的不仅是一个吃透经典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如何将古代小说的民族传统和域外的文学营养转化为自己的血肉的问题。对我国长篇小说创作者来说,写作的道路显然漫长而充满挑战的意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